“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在電視劇《新世界》中,兇手“小紅襖”出場時,總會有一峰駱駝跟著,這也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除了這峰特定出現的駱駝,劇中,解放前夕的北平街頭,也有很多駱駝出沒。那麼,舊日的北平街頭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駱駝?駝隊的主人是誰?它們為何而來?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電視劇《新世界》截圖,賈小朵旁邊正在經過一峰駱駝

為什麼是駱駝?

不僅是北平,舊時中國北方的很多城市都有駱駝,這些駱駝,大多隸屬於長途販運的駝隊,是舊時代的“重型卡車”。相比於牛馬,為什麼駱駝更受歡迎?這一問題在清代早有回答。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駱駝作為運輸工具歷史悠久,圖為進京駝隊,遠處是景山

公元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朝廷正在向西北的準噶爾部用兵,從腹地到西北漫長的補給線令軍需官們頭疼。不僅如此,運輸工具牛馬也不能讓他們滿意。負責籌運糧草的甘肅巡撫吳達善上書朝廷:“(牛馬)各有水土,離其所服,即易生病,且成群趕解,氣息傳染,轍多疑症。”

在實際運輸過程中,牛馬水土不服,容易感染疫病,造成折損,導致運輸成本升高。相比之下,駱駝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駱駝駝運能力更強,每峰駱駝可運300到500斤的貨物;駱駝對環境的要求不高,不像馬需要經常飲水,駱駝最大的特點就是耐旱,可以連過兩三個商站的路程不需要飲水。除此以外,北方荒漠草原上的的植被大多帶刺,會傷及牛馬口腔,而駱駝具有特殊的口腔,可以採食針刺灌木。種種原因,使得清廷以駱駝為遠途運輸工具,並下令籌辦官駝,清代張家口外的遠程貿易運輸,大多采用了駝運為主,牛車為輔的運輸方式,當時的駱駝以喀爾喀蒙古、張家口、阿拉善地區產出的最為優良,藉助駱駝這一運輸形式,清廷打贏了對準噶爾部的戰爭。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北京處於乾旱區與溼潤區的交界

駱駝生長在乾旱、半乾旱地區,處於半乾旱地區的張家口就是優質駱駝的產地,而兩百公里外的北京則處於半溼潤區,一條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橫亙於此,使得北京這一地區受到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雙重作用,因此處於溼潤、乾旱兩區交界的北京出現駱駝也不足為奇。但是北京畢竟不產駱駝,是什麼原因促使駱駝進京呢?

晉商駝隊連起草原與京城

駱駝強大的運輸能力使得政府重視、籌辦官駝,同樣,商人團體也看到了駱駝身上的巨大潛能,駝運比牛馬運輸更加節省成本,使用駱駝貿易最有名的商人團體就是晉商,晉商“駝幫”聞名長城內外。

早在明代,隆慶和議結束了明朝與蒙古遊牧民族近兩百年的敵對狀態,雙方通貢互市,晉商借此,向廣袤的草原進發,開通了山西到蒙古、到張家口、進京的商業路線。清廷在反擊準噶爾部等敵對勢力後,穩定了草原地區,同時也要開發此地,晉商們再次踏足蒙古草原,全盤繼承了清廷平準過程中的運輸經驗,駱駝隊建立起來,與晉商一起,將商業網絡散佈北方各地。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休憩中的蒙古駝隊

晉商中有名的大盛魁商號,就是在戰爭中依靠隨軍貿易起家的,做大之後擁有專職的駝隊與駝夫,鼎盛時期擁有駱駝兩萬多峰,包攬了長途販運、蒙古王公進京納貢、軍需供應等各方面的業務。貿易與運輸齊頭並進,使大盛魁、興盛魁等商號幾乎壟斷了蒙古草原的市場。晉商的一支支駝隊從草原開進京城,帶來口外的皮毛、駝絨、羊絨、新疆土特產品等,又將茶葉、鐵器、綢緞裝上駱駝,再回到草原,建立起了草原與京城的經濟聯繫。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北京鼓樓下的駝隊

清廷除了依靠晉商開發草原經濟以外,也要通過晉商達成對草原蒙古貴族的控制。蒙古貴族們喜歡消費駝隊從京城帶來的奢侈品,外蒙古王公要定期晉京值班,產生的花銷費用全都轉嫁到了當地牧民的頭上,這逐漸成為了一種慣例。王公們向晉商商號借貸,按人頭向下攤派,使得王公們在自己屬地上的收入全數交給了晉商,而商號也就實際掌握了不同的盟旗的稅收,達到了朝廷限制蒙古貴族權力的目的。王公們在享受奢侈品和晉京之時卻不知道,駝隊帶來的商業利益在不知不覺間使他們受控於京城的朝廷。晉商與駝隊聯繫起了草原和京城。

拉駱駝的規矩

駝運被稱為拉駱駝,從事駝運的人被稱為駱駝客,無論是草原還是城市,拉駱駝也是有很多規矩的。

駱駝多用騸駝,相比於沒有去勢的公駝,騸駝體能更好,不會引頸長鳴,免去了叫聲引來土匪的麻煩。駱駝的計量單位是“房—把—鏈”,在大商號的駝隊裡,約15峰駱駝為一鏈,2鏈駱駝為一把,5把為一房。對於一般的小商號和短途販運的駝隊,一般7峰駱駝為一把。每一支駝隊第一峰駱駝為頭駝,其頸下系一小銅鈴,駝隊行進時會有節奏地發出清脆的聲響,使得駝隊保持步伐一致。頭駝鼻下穿起細細的韁繩,將其身後的駱駝依次牽引栓掛,最後一峰駱駝會戴一隻大鈴鐺,狀如木桶,內有木芯,敲擊發出沉悶的咚咚聲,駱駝客可以通過聲音判斷隊尾的駱駝是否掉隊或韁繩斷開。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駝隊中繫有駝鈴的駱駝

駝運行業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即駝夫在拉駱駝時只能步行,只有在卸貨返程中才可以騎駱駝,商號的掌櫃、先生要乘其他牲畜。一支駝隊中,靈魂人物是“領房人”,不僅要熟悉沿途地理,更要會沿途各民族的語言,尋找駐紮地;駝隊中的二頭也稱“幫鍋”,是駝隊中的主廚與助手;一般駝夫的工作最為辛苦,不僅要保證貨物的安全,也要承擔駝隊公共性的工作,如拾駱駝糞、值夜、卸貨等等。

駝隊的主要在春、秋、冬三季經營,夏季休息。駝隊在經歷了一冬的長途販運後體力消耗殆盡、駝峰坍塌、瘦弱不堪,急需休養,草原稱為“坐場”,北京稱為“放青”。初夏時節正是駱駝脫毛的時候,北京的駱駝會帶到居庸關、古北口等長城以外地區放青,春夏兩季再灌上兩副湯藥,駱駝就能儲存下一個秋冬運輸的體能了。

西山的煤與進京的駝隊

除了草原上進京的上百峰駱駝的大駝隊,北京京西一帶也有大大小小的駝隊,這些駝隊所在的村莊幾乎每家都養駱駝,許多以“駱駝鍋坊”命名的小村莊就是當時專門為駝隊提供服務的專業村,東起阜成門、廣安門一線,西到永定河畔,南起豐臺、盧溝橋,北到玉泉山下的廣大範圍裡,星羅棋佈許多養駱駝的村莊。在老舍的《駱駝祥子》中,祥子在兵變中發現了無主的三峰駱駝,由此來推斷黑夜中自己所處的位置:

忽然的他會想了,好像迷路的人忽然找到了一個熟識的標記,,把一切都極快的想了起來。駱駝不會過山,他一定是來了平地。在他的知識裡,他曉得京西一帶,像八里莊、黃村、北辛安、磨石口、五里屯、三家店,都有養駱駝的。

——老舍《駱駝祥子》

上述的幾個村鎮是主要的養駱駝的村莊,這些村莊中的駝隊主要從事短途販運,即每七峰為一把的小規模駝隊,它們向城裡運磚、石灰修房,把糧食從碼頭運進城裡,將山貨卸下運到城裡的市場中。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北京西郊的一座駱駝村

北京西郊的駝隊販運的貨物很多,但大宗貨物只有一種——煤。北京西山產煤,尤以門頭溝地區質量最佳。僅乾隆二十七年的統計中,官方登記造冊的西山煤礦就有兩百多座。駱駝經過一夏天的放青,等到秋風一起,便走京西古道,向西山門頭溝的產煤區緩步邁進,將煤裝入柳條筐後向北京出發,北京的百姓稱拉煤的駱駝為“煤駱駝”。清代《燕臺口號一百首》竹枝詞對此吟詠:“鑿斷山根煤塊多,拋磚黑子手摩挲,柳條筐壓高峰處,闊步搖鈴擺駱駝。”而煤黑子,就是對造煤磚者的稱呼。煤駱駝自門頭溝出山,過三家店、麻峪,到八里莊回合,向正對著西山距離最近的平則門行進,這座城門,即今天的阜成門。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阜成門城樓下的煤寨

由於阜成門多走煤駱駝,阜成門甕城內也有煤棧,因而阜成門有“煤門”之稱,甚至城門樓子前的土路都被煤渣子染黑。舊日的阜成門被稱作“三多一市”,“三多”即駱駝多、煤棧多、“煤黑子”多。隆冬臘月,在北京阜成門外可以看到這樣的光景:城門緩緩打開,一峰峰跪地的駱駝站起,駝鈴叮噹,慢悠悠地向城裡行進。

據傳說,駐守阜成門的官兵對煤駱駝頗為反感,因為每天煤駱駝進城就是一件事——倒煤,而倒煤與倒黴同音。京西煤棧的老闆們因此集資,為阜成門甕城門洞內雕刻梅花一束,煤與梅又同音,商人們寄託梅花盛開,煤業興旺的願望,京城百姓感念煤駱駝運進阜成門的煤使人們溫暖如春,正如“阜成梅花報暖春”。當然,這個傳說很有可能不是真的,在對拆除前阜成門的考察中好像並沒有發現這一雕刻,更多的是人們的美好願望罷了。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阜成門內駝隊與汽車並行的別緻景觀

駝隊是北平的記憶

駝隊是許多北京人對老北京冬日的印象與懷念。談到童年時的冬天,他們會想到什剎海的冰場、大雪下的北平,還有那安詳的煤駱駝。駱駝、駝隊,也成為了舊日北京的一個懷舊的符號。

在老舍的筆下,人力車伕祥子通過賤賣駱駝得到了三十五塊大洋,並由此第二次發跡,得到了“駱駝祥子”的稱號,而“駱駝”這一外號和駝隊中的駱駝有著相似之處:沉默、肯幹、能吃苦,這也是舊社會的底層民眾們真實的反映。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駱駝祥子》中,祥子將三峰駱駝以三十五塊大洋的價格賣給村中一位老者,老者將這三峰駱駝與家中四峰湊成一把

《駱駝祥子》中,如同駱駝一樣的性格註定了人力車伕們悲慘的命運,而林海音筆下《城南舊事》中的駱駝,更多的體現了小孩子的童趣:

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著,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幹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氈帽,頭上冒著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入乾冷的空氣中。爸爸在和他講價錢。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兩麻袋煤。拉駱駝的說,他們從門頭溝來,他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爸爸和他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裡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鬍鬚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林海音《城南舊事》序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1983年版電影《城南舊事》截圖。《城南舊事》序被選入語文課文,課題為冬陽·童年·駱駝隊

與小孩子的懵懂不同,在背井離鄉的人眼中,駱駝就是北平這個家的符號,睹物難免思人,身在中國臺灣的梁實秋看到了困在動物園中的駱駝,也想到了遙遠的北京:

兒時在家鄉,一聽見大銅鈴叮叮噹噹響就知道送煤的駱駝來了......一根細繩穿繫著好幾只駱駝,有時是十隻八隻的,一順的立在路邊。滿臉煤汙的煤商一聲吆喝,駱駝便乖乖的跪下來給人卸貨,嘴角往往流著白沫,口裡不往的嚼――反芻。有時還跟著一隻小駱駝,幾乎用跑步在後面追隨著。......生長在北方大地之上的巨獸,如何能侷促在這樣的小小圈子裡,如何能耐得住這炎方的鬱蒸?......它們嘗受這一段酸辛,使得我們也興起‘人何以堪’的感嘆!

——梁實秋《駱駝》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姜文電影《邪不壓正》截圖。《邪不壓正》復原了舊日北平的很多景緻,而駝隊進城這一老北京的符號也被還原到電影中

在文藝作品中,駱駝指代舊日北平,是創作者們追不回的記憶。而在歷史中,駝隊與煤駱駝的消失,是鐵路、公路等現代化交通運輸方式發展的結果。在抗日戰爭中,草原上的大駝隊被強徵走駝馬,很多大商號從此一蹶不振。新中國成立後,包蘭、蘭新鐵路的修建,使駝隊徹底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興盛的駱駝運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悄然消失。

解放後,北京近郊鋪設了更多的道路,汽車的廣泛生產使得駱駝不在作為運輸的主力,煤駱駝所拉的貨物隨著“煤改氣”“煤改電”工程的推行,北京居民告別了幾百年的用煤歷史。其實不僅僅是煤駱駝,搖煤球的漢子、街角的煤鋪、蹬三輪的送煤工、捏煤餅的傻小子,和駱駝一樣成為了北京的記憶。駱駝因長途販運與煤進入北京,也因交通運輸和生活方式的進步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駱駝雖然不在街頭,駝鈴聲也不再回蕩,但阜成門下的煤駱駝雕塑似乎在向路人們訴說北京居民的這一特殊記憶。

“小紅襖”身邊的“目擊者”:民國北平街頭為何有那麼多駱駝?

北京阜成門立交橋東北,二環路東邊的綠地上的煤駱駝雕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