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在上個世紀,我國出現了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他的出現可以說是國家的幸運,也是世界的幸運。他就是我國

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他可是位大師級的人物。

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梅蘭芳的聲譽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那今天咱們要講的梅蘭芳就是這樣一個把靈魂注入到國粹裡面的一個人物。在他的演繹之下,原本支撐線在劇本里或者書籍裡的沒有血肉和樣貌的紙上的人物,一下子就活了過來,活靈活現的呈現在世人的眼前。在他的演繹之下,這些個人物彷彿就就是坐著時空機穿越過來的,和梅蘭芳合為一體,他們就是梅蘭芳,梅蘭芳就是他們。

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梅蘭芳不僅有著可以將戲本里的人物演活的本領,他還有一個更為了不起本領,那就是把民族魂注入到他的角色中去,用角色來傳遞思想,感染世人,激起民族的鬥志。這就是梅蘭芳厲害的地方。他把自己熱愛的這片土地——舞臺,當作了自己反對日本人的主要戰場,他要在自己的地盤上,用自己的方式來向日本人和為日本人服務的漢奸們反抗。

梅蘭芳的“戰場”

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梅蘭芳一生演過不少的作品。在他的演藝生涯中不缺乏觀眾,他們花著大價錢就為能夠目睹梅蘭芳先生年的戲曲功底。梅蘭芳演義的場次,幾乎都座無虛席。上文說到梅蘭芳是一個有著民族氣節的好演員。他用自己在舞臺上進行精心的人物塑造來向場下的觀眾傳遞愛國熱情。

近代的社會總是那麼的不平靜。這不僅是百姓不願意看到的,也是梅蘭芳不願意看到的。梅蘭芳痛恨列強的魔抓毫無人性地伸向自己生長的這片廣大的土地和這裡那些喜歡看他演出的可愛的百姓。

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其中,張學良就是他的一個粉絲。有一次,張學良聽戲聽到一半就走了。起初梅蘭芳還很疑惑,但是事後發現是“九一八”事變爆發了。列強又再一次來入侵。

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梅蘭芳覺得自己要做點什麼,可是在自己畢竟不是武士出身,一點功夫都沒有,所以他覺得既然無法走上真正的戰場,做真正在前線抗爭的戰士,那就安心的做一個幕後工作者。畢竟要打勝仗不僅需要兵力,還需要民心,民心所向,百姓團結起來,就有可能會取得勝利。

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所以,就像現在很多明星在重要時刻也會發一些正能量的作品一樣。梅蘭芳拿起了自己的筆,在“靖康之難”的大背景下,結合梁紅玉的故事,寫下了著名的抗戰大劇——《抗金兵》。

這部作品一出來就得到了很好的反響,民眾的愛國熱情一下子高漲了起來。“團結”這個詞有時候爆發出來的力量是很驚人的,對於隊友來說團結意味著好事、意味著強大,可是對於敵人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對手團結那就意味著自己有威脅了。當時看到梅蘭芳通過表演而給群眾帶來的那股熱血,日本人這時候就嗅到了這股巨大的“團結”的味道,他們害怕了。所以採取了一些舉措,他們為了擾亂民心,讓梅蘭芳沒法繼續鼓舞群眾時期,日本人特地派了一撥人前去搗亂。又想方設法的禁止梅蘭芳的演出,可是最終都沒什麼效果。

梅蘭芳拒絕日本人的邀請

再到後來,梅蘭芳所在的上海淪陷了。日本在這裡建立了偽政府,現在的上海是漢奸當道,原先的精神家園已然不在了,梅蘭芳覺得沒意思,畢竟現在的觀眾已經混入了不少的敵人。梅蘭芳可不想為這些敵人登臺獻藝,他要為真正的喜歡他演出的老百姓表演。所以,梅蘭芳懷著悲憤的心情和這個舞臺做了告別,他當時一定是非常難受,但也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之前的觀眾。

後來,日本人久仰梅蘭芳的盛名,想看他的演出。他們不使用請,而是直接用逼的。可梅蘭芳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登臺的,為了讓日本人死心,梅蘭芳主動請求醫生,讓他幫自己注射了三次傷寒預防針。這預防針會是人的體溫變高。梅蘭芳這是用自己的生命當籌碼,來向列強下了賭注。最後,梅蘭芳贏了,日偽因為這樣也就沒再胡攪蠻纏。

最有志氣的“戲子”,堅決不為日本人表演,不惜摧殘身體

梅蘭芳的這次勝利,體現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那種對京劇負責,對觀眾負責,對國家負責的愛國情操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