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藍的?海是鹹的?"別用成人固化思維,封閉了孩子的想象力

科學巨人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在一個親子互動課堂上,活動內容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一個手工作品,自由創造發揮,可以是畫一幅畫,也可以是用紙板做一個模型,而創作時間後還要請每個孩子都上臺展演自己的作品。

有一個孩子選擇繪畫,他選了一個大白紙,決定畫他和爸爸媽媽一家人之前去過的一次海邊旅遊。


孩子畫的很細心,很多看到的東西比如貝殼和海鷗以及岸邊嬉戲玩耍的人都畫了上去,雖然在畫功上比較拙劣稚氣,但是內容很豐富。

在上色的時候,他的母親看到孩子拿著黃色畫筆去填塗大海,立馬阻止道:"你怎麼能用黃顏色的畫筆去塗大海呢?"

孩子眨了眨眼睛:"我看到的大海就就是黃色的啊,而且有的時候還是五顏六色的呢,就像彩虹那樣,還是金燦燦的。"

而家長聽了過後,搖了搖頭,否定道:"這樣是不對的,天空是藍色的,映照在海面上,所大海也應該是藍色的才對,你應該用藍色的畫筆去塗色。"

聽了家長的話,孩子雖然有抗拒,但還是在母親的指責下選擇了藍色畫筆去填塗。

在大家都完成作品後,輪到這個孩子上臺展示,老師又向其他小朋友提問:"海水是什麼味道的呢?"

有一個小女孩舉起手,說:"我沒有見過大海,不過我覺得海水應該是甜甜的!"

此話一出,立馬引起一些人的鬨笑,而小女孩的家長也很侷促的打斷孩子的話,面帶羞歉的看著其他家長,再扭頭嚴肅的告訴孩子:"海水怎麼可能是甜的,不是告訴過你麼,是鹹的!"


小女孩委屈的垂瞼:"可是動畫片裡說也有甜的吖…"

"天是藍的,海是鹹的""這個事情是錯的""你應該這樣做"這樣的決斷式話語相信大家都有聽到過,而最多的來源就是我們的家長們,憑藉著生活經驗,我們經常以此來作為指引孩子行動的依據,同時對孩子的想法提出判斷。

可今天我在這裡想給各位家長們說一句:快停止吧!別再用成人固化思維,封閉了孩子的現象力!

一:成人固化思維

有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定義為思維定勢,又叫慣性思維。慣性思維會讓我們簡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讓我們的行為變得刻板重複,這種心理會讓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得簡單。不過一旦情況發生改變,我們不能隨機應變就容易犯錯誤,甚至會犯下大錯。

很簡單的解釋,成人由於生活經驗的豐富積累,會在腦海裡形成一個固定化的邏輯思維方式,雖然這種固定化思維可以幫助更加迅速的進行判斷,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但我們也要注意,世間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相對應的解決方法也在不斷地發生的改變。

而站在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的想法意識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他們求知慾望很強烈,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主動進行探索和發掘,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有的時候很簡單很直接,但又受到一個較為特殊的因素影響,那就是想象力。

二:孩子的想象力

哲學家狄德羅說過:"想象,這是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有機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為人"。

一個人一生中,想象力的萌發點在幼兒時期,也正是由於思想上的束縛並沒有這麼多,也正是因為判斷能力的薄弱,所以他們對某一事物和某一想象的看法,也是更多站在自我主觀意識上進行發表。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礎,有想象力才有創造性勞動,不然只能是機械地重複性勞作。

美國一個權威諮詢機構調查結果表明:

孩子1歲時,想象力、創造力高達96%,可這種情況在7歲上學以後發生逆轉。到10歲時,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只剩下4%。

人類的發展離不創造力,同樣的,也可以說想象力尤為重要。


當孩子在想象力迸發下產生的奇思妙想,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孩子以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角度去思考,本身反映出的就是孩子思維的活躍,而家長如果在這個時候加以正確的引導,就可以幫助孩子增添相關方面的興趣,從而點燃思考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成為孩子努力奮鬥的目標所在。

所以家長們不要再用成人固化思維,封閉孩子的想象力。

三:如何發揮孩子的想象力起到正確的激勵作用

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說:想象力比文憑更重要。

中國孩子的想象力情況也不容樂觀,真實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村上春樹曾說:我寄望於學校的只是不要把擁有想象力的孩子的想象力扼殺掉,這樣就足夠了。

而站在家庭教育的角度,這對家長的引導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長們要注意幫助孩子發揮想象力,並且利用想象力達成激勵作用。

1.增加知識積累

培養想象力,需要紮實的知識基礎和廣泛的興趣。想象力是建立在孩子認知的基礎之上的,平時生活中,多讓孩子去體會、感受和認知事物,對之後的想象力的培養會有非常大的好處

所以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去探索和發現,並且引導孩子通過自身力量去解答內心產生的疑惑,這種這樣才能培養更加自覺的求知慾望。


2.養成閱讀習慣

心理學家勒維認為:看書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書中的世界真的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那是凝聚下來的智慧結晶,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孩子不僅從書中滿足精神世界的需求,而且還能通過書中所描述的各種景象展開想象,迸發想象力暢遊在書的海洋。

3.培養廣泛興趣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說過:"看書的面要廣,年輕的時候要對什麼都感興趣,要敢於提出問題。"廣博的閱讀,廣泛的興趣,都是形成寬廣思路的必要條件。

一個對生活沒有熱情,沒有興趣的人是無趣的,同樣因為缺乏對生活的喜愛從而缺乏的想象力,而興趣廣泛的孩子卻不一樣,他們會在自己興趣領域展開大膽的創想,會為了自身的進步而不斷的進行創新。

4.家長表示肯定和引導

當孩子展開想象,並且將自己的看法分享出來的時候,家長們應該表示接納,而不要以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話語的對錯,即便孩子的想法天馬行空,家長也應該學著去肯定,並且給予正面積極的引導,讓孩子制定一個目標,並且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


想象力就像是一對翅膀,家長們應該抓住機會促進孩子的發展和提升,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成長環境,助推孩子迸發想象力。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