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鑑於本週我主要梳理的“家電行業”,而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作為我股票池中的個股,也屬於白馬股之一,所以我著重會把這2只個股及所屬的家電行業進行一個底朝天的篩查,為2只股的估值定量和盈利發展定性再一次做一個診斷體檢,為合適的股價買點機會出現之前做一個功課。

此外,週末把家電行業細分龍頭的個股的合理估值股價做了一個修正,會放道文中,其中的個股供大家投資參考!

01

[投資策略]

價值板塊抱團方向

最近“科技板塊”、“特斯拉概念”如火如荼,為什麼要講“價值板塊”這個概念呢?

因為,其實從我近期交流的一些專業投資人,尤其是偏“價值投資”思想的投資人,有的不僅沒去追特斯拉概念,連科技板塊這麼火的主線都完全放棄掉了,是不是很可惜呢?

確實很可惜,但是從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的“堅守”,做人如投資,有時候確實要“忠貞不渝”,這樣才能最終取得好的結果!如果今年這個概念,明天哪個風頭,有可能到頭來因為一次失誤而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也不是說追科技板塊投資不好,只是說,這些人內心中有“取捨”。既然有“舍”,後面就會有“得”,尤其是堅守在自己能力圈中的“得”。

近期梳理當下的低估值行業,發現瞭如下幾個:家電、銀行、建材等,對於“價投”這類“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人來說,肯定會在這裡面撿金子,當然可能沒有追科技板塊賺得多,但是他賺得穩,賺得長穩和安心!

我所知道的投資人,知名的如茅臺的擁簇者、“否極泰”基金經理董寶珍先生,在去年就開始佈局銀行,去年我們在上半年在重慶見過一面,董先生已經在開始募集資金準備對銀行進行一箇中長期的佈局。

除了銀行,近期我股票池中的兩隻家電龍頭,格力和美的,也有一定的配置機會。而在此次疫情的衝擊下,除了科技、特斯拉之外,白馬類的這類股票目前也迸發了“報團取暖”的態勢。

抱團的其實是背後的投資人,因為肺炎疫情影響的只是短期的波動,而中長期仍然是由企業的基本面決定的,而且抱團的白馬都是各行業的龍頭股。龍頭股和非龍頭股在本質上就存在區別,是由投資人對於二者之間的偏好導致的,具體的“偏好因素”可以用“股利貼現模型”DDM的公式來解釋:

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白馬抱團主要是“企業價值”(公式中分子)分化的結果,企業價值包括“資產價值、盈利價值、增長價值”三個方面,而市場上投資人近期的白馬抱團,其實質的看重其“增長價值”。而增長價值又可以細分為“2種可能”:①增量市場的行業紅利,這是從產業角度來看待行業增長;②存量市場下競爭優勢的邊際提升,這是從企業競爭優勢角度來看待的。由於我們這裡主要是針對我股票池中的2字家電龍頭來進行分析和找出投資機會,所以低估值的銀行、建材等在這裡均不做分析,只把家電行業進行深度剖析,由上及下再次診斷體檢個股的當下投資機會!

02

[行業分析]

存量市場中的家電行業

這裡放一張“疫情相關行業的市場分類表現”的四維象限圖:

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家電行業屬於圖中的第(2)象限,也就是說疫情有可能激發新的市場需求,從而導致中期產生增量需求,而這個“增量需求”並不都是新增加的市場規模的需求。其中大部分是以“更新產品功能”的需求,也就是俗稱“消費升級”, 比如空調的定頻功能換成變頻功能;剩下以小部分就是肺炎疫情環境下推動的需求,比如大家對有能除菌、淨化等功能的家電產品也有了更多的需求。但整體來看,家電行業是一個存量市場,行業內的整體“洗牌”早已完成,家電行業的整體競爭格局也已經穩定。

其細分領域中除了小家電領域屬於增量市場外,剩下的白電、黑電、廚電等都已經是存量市場。龍頭公司的品牌成熟度和產業鏈構架,都已經構築了深厚的公司競爭壁壘,後者很難超越。目前行業集中度仍然在往頭部聚集,未來2至3年行業大格局基本上已經穩定,尤其是近期的肺炎疫情的短期集體負面衝擊,使得細分領域以及非頭部的公司會加速被清除出去,但對於龍頭公司如美的、格力來說綜合競爭力反而會進一步提升,因為龍頭公司憑藉優質的產業鏈管理能力和現金流保障水平會更能夠度過難關,從而吞噬掉非龍頭公司的市場份額,提高市場佔有率,使得行業集中度更快的上升!

而對於我們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對於家電行業盯住行業龍頭前三即可:分別是美的、格力、海爾。其次除了龍頭三家之外,我把其中的細分領域的部分龍頭的股價合理估值區間在週末也梳理出來了,這裡放在這裡供大家投資參考:

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此外,如果我們把美的、格力的股價當前所在的位置,疊加來看(下圖),並對比上表的合理估值股價區間的話,我反而覺得當下,從投資回報和安全墊來看,美的比格力更有投資優勢!

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而對於美的 的個股分析,正是下面我要講的,尤其是其估值的問題。

03

[個股分析]

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

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首先在本月21號,美的發佈了一條公告,將回購52億以下的股票,回購的股票將與用於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回購的價格不超過65元/股。

其實近三年以來,美的陸續從二級市場進行流通股份回購至今已購近百億規模,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表看到美的回購的時間點及金融:

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按照美的2019年三季報賬面上的淨現金規模773億來看,預估美的集團的“股票回購方案”將逐步走向常態化,其實這背後的本質並不是在於是否回購後用於員工激勵或持股,雖然公司可以通過“股權回購”和“股權激勵”的組合拳,使得在公司股價較低的時候買入,維持股價穩定,從而也增強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信心。但是其實是揭示了另外一種公司資金運作化的規律:

公司考慮到賬面上這麼多現金的“現金回報率”是遠低於“公司經營資產的回報率”,現在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ROE保持在25%左右,而剔除掉“現金拖累”後則會更高!並且增大現金分紅和股權回購可以提升賬面閒置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提升股東的回報率,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再把這個行為放大來看,我們可以計算美的分紅背後的股權激勵規模以及潛在的每股收益EPS的增厚空間, 從個股的投資回報來看:股息分紅和股權回購的增厚,將帶來的確定性投資回報率在4%~5%區間。

再把這個行為放大在市場上對標其他個股,美的集團的大額化、常態化回購方式,將使得美的成為A股首個這樣操作的龍頭公司,也將對美的以及後續此類操作的A股公司的估值體系帶來重塑的影響!

我們借鑑海外市場成熟的估值模型“PB-ROE”,也就是“市淨率-淨資產收益率”的估值框架,這是對消費品行業和成熟公司的投資框架。因為企業生命週期處在成熟階段的消費品公司,其往往面臨的下游需求相對穩定,不需要大額資本開支和現金支出即可保障穩定的盈利和現金流,所以ROE的高低直接代表了股東所能夠取得的現金回報水平和核心資產價值的高低。

而“現金+分紅”是成熟消費股價值的兌現,也是估值切換的重要邏輯鏈條。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麥當勞在規模擴張放緩的成熟期,對於經營獲取的現金都會採用“現金分紅+股權回購”的方式來向股東兌現高ROE的回報,而美的集團的這類操作,將使得美的成為A股走向美股優質消費股估值邏輯的最佳範本。此外,也釋放了優質消費龍頭價值兌現的積極信號,目前來看A股的消費板塊的“估值體系”將有望迎來結構性切換:從原來的“PE-G(對擴張指標的關注)”轉變到“PB-ROE(對ROE和現金回報的確定性)”!

美的集團3年內百億回購,吹響A股估值體系變化的號角

所以,從當下來看,雖然短期疫情對美的等家電行業個股有所影響,但是從2020全年的行業存量市場動態發展以及美的集團的當下充裕的現金流基本面來看,美的集團近期的回購除了有利於短期穩定住股價之外,從中長期來看也是不錯的投資收益率確定性信號之一。之前我自己的2020年薪賬戶的持倉,家電個股是配置的格力,本週也會切換一部分倉位配置到美的集團。測算2020年美的集團的每股收益在4元上下,對應的相對估值PE為13倍左右。我倒覺得短期的疫情導致的價格回調,是個不錯的中長期資金介入的買點。而且目前來看,從合理估值股價區間以及當下的股價對比來看,美的比格力的投資回報及安全性更好一些!

個人筆記,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意見!


(公號:財富自由的大富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