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经济的疯狂还能持续多久,最后还是能回到2毛一个的原价吗?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雷军

风口过去,摔死的都是猪——马云

2020年1月20日,国家级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媒体上表示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并首次有医务人员感染。一时间曾经2毛钱一个的口罩身价暴涨数十倍,而且是供不应求。淘宝,天猫,京东上的店家爆单,口罩很快就售罄了。口罩一时间成了生活的刚需品,甚至于2月14日的情人节送的礼物不是代表爱情的玫瑰而是口罩。在城市出门没有口罩寸步难行,不过没有口罩也不敢轻易出门。

口罩的蓝海市场就这样被新冠病毒打开了,各大中小企业迅速进入这个市场,比亚迪、格力、鸿星尔克、百丽等制造业大厂都跨界转入口罩行业。自2020年1月起,新注册成立的有关生产口罩的企业数量多达5600余家,这些企业注册资金在100万以下的占了近50%,可见中小企业居多。

口罩经济的疯狂还能持续多久,最后还是能回到2毛一个的原价吗?


再看看口罩日产能:

1月23日每天约800万只;(春节假期间)

2月2日每天约1200万只;(企业召回员工)

2月25日每天约1亿只;

2月29日每天约1.2亿只;

3月底每天约3亿—4亿只;

口罩经济的疯狂还能持续多久,最后还是能回到2毛一个的原价吗?

口罩的日产能增长之快,可谓是日新月异。现在的产能足以满足了国内的需求,已经取消了预约购买和限购的管理。那些能及时生产出口罩的企业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国内口罩需求大,海外同样是口罩紧缺。截止4月3日,还在确诊人数95万余人,海外口罩资源面临窘境,价格也开始暴涨。媒体报道,美国每只口罩在实体店的售价已上涨5到6倍;西班牙一盒5只医用口罩售价甚至已高达99欧元(约合人民币763元;德国拦截瑞士口罩60万只;法国向中国订购10亿只口罩……诸如此类海外缺口罩的报道几乎是铺天盖地。

口罩经济的疯狂还能持续多久,最后还是能回到2毛一个的原价吗?

口罩机在制造商眼中就是印钞机,高利润让投机的口罩生产商们疯狂,都想在疫情中分得口罩利润的一杯羹。但是疫情总会过去,口罩需求不会一直这么高。那时候该如何全身而退呢?当年盛极一时的共享单车是否还记得么?小黄、小蓝、小红等为城市添彩,解决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当时也是火的一塌糊涂。但是OFO倒下后,小鸣单车也开始摇摇欲坠,昔日为城市添彩的共享单车获得的回报是城市里面共享单车的“坟墓”,如今多达几十亿的押金也没退回,公司和办事处也是人去楼空。现在口罩制造商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这么大规模的产能在疫情结束后怎么消耗呢?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本来就比较弱,免不了自生自灭或者大鱼吃小鱼的结局。到时候口罩价格降下来,供大于求时还是会回归疫情前的价格2毛吗?这样大企业也是有很大的损失的,最终结果是互相伤害。

行业的正常发现需要的投资,不是投机,投资才会有良性发展,投机只会扰乱发展。希望经过这次能有像3M这样的口罩制造商突出重围成为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这才是最后的赢家,这次疫情为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