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的死都是諸葛亮的一手策劃?


陰謀論: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的死都是諸葛亮的一手策劃?

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關羽、張飛都是劉備創業班成員,從涿縣起兵,到入主荊州,雖說沒有特大功勞,但也有不離不棄的苦勞。所以,按年限來說,關羽跟張飛絕對是元老級別的成員。並且,劉關張親如兄弟,就憑這1+1大於2的關係,是無人能及的。

可是這層關係卻在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

那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傳: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自劉備三訪茅廬請出諸葛亮後,諸葛亮為其量身定做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劉備便以此為國策,進圖天下。諸葛亮確實是功不可沒的,從加入劉營起,就擔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比如出使江東,促成孫劉聯盟,給了劉備勢力絕處逢生的機會。

後來劉備進入西川反攻劉璋時,卡在雒城,便召了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入川支援,僅留下關羽鎮守荊州。這件事在劉備傳、諸葛亮傳、張飛傳、趙雲傳中皆有記載,卻唯獨趙雲傳中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趙雲傳: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

注意,劉備召的是諸葛亮,然後諸葛亮率領了張飛、趙雲一起朔江西入,留下了驕傲的關羽孤守荊州。從這裡開始,就會令人產生諸葛亮此舉另有企圖的猜測。但從人物關係上來看,張飛視關羽為兄長,馬首是瞻;趙雲又只是兼管內務的留營司馬,在職位上根本壓不住關羽。但如果能留下其中一個,是否能對關羽北伐襄樊時所面臨的困境起到作用,就有想象空間的了。

陰謀論: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的死都是諸葛亮的一手策劃?

但,這並不是唯一的猜測點。

劉備傳:二十四年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於漢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長史領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劉備取得漢中,繼而派出孟達、劉封相繼拿下上庸三城,並於同年秋季進位漢中王,而此時的關羽正在北圍襄樊,還打了一處水淹七軍的好戲。

陰謀論: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的死都是諸葛亮的一手策劃?

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漢中、上庸三郡、襄樊的情況

如圖所示,漢中、上庸三郡已經連成一線,只要關羽拿下襄樊,三地便成掎角之勢,再度北伐,或攻或守,就比較得心應手了。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劉備既然都知道要拿下上庸三郡,為何在稱王之後,哪怕是派支隊伍從側面支持關羽都沒有就返回了成都。

要知道,此時鎮守成都的可是諸葛亮。劉備是因為不放心把成都交給諸葛亮,還是被諸葛亮給‘叫’回了成都?這無從考究。但蜀記倒是記載了一件事情:晉初鎮守關中的官員經常討論諸葛亮,基本上都是嘲諷他託身非所,勞困蜀民,力小謀大,不能度德量力。倒是金城郭衝給出不同看法,他認為諸葛亮權智英略,有逾管、晏,只是功業未濟。如果諸葛亮當初不出茅廬,便沒有如今論者的話題。不過裴松之覺得郭衝說得太過了,就列舉了一件事情:就是入蜀初期,由於諸葛亮刑法嚴峻,刻剝百姓,因此導致士族百姓皆有怨氣。

說白點,諸葛亮對於管理偏死板了,以致於他認為自大的關羽是眼下最有可能會是危及劉備集團的不利因素。好比當初劉備進入成都前,因為馬超的歸降,關羽還寫信給諸葛亮,親自詢問馬超的才幹如何。在他看來,關羽的驕傲是會影響劉備,或者是他管理集團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爾後關羽在兵敗徐晃,荊州被偷的情況下,並沒有第一時間入川,反倒南下麥城試圖奪回荊州,可見關羽已經‘自認為王’,自認荊州是自己的。

同樣的情況也落到了劉封身上。

陰謀論: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的死都是諸葛亮的一手策劃?

關羽於臨沮不屈就義之後,因為早先有向鎮守上庸的劉封、孟達求救過,所以集團內部自然會把此次事故的責任分一半落在他們倆頭上。孟達是牆頭草,知道難辭其咎,早早就暗通曹魏。而劉封的身份不同,他可是劉備的養子,按年齡,比劉禪更為年長。有這層關係在,即便是劉封身負雙層罪名,他仍然是主動往成都去認罪,而不是畏罪潛逃。

況且劉封是遭到了孟達、申氏兄弟的雙重背叛,不敵城破,才被迫退回成都的。所以劉備責備劉封的理由僅是:欺負孟達,不救關羽。但諸葛亮卻在此時勸劉備,劉封剛猛,應該趁此卸磨殺驢,以免以後難以駕御。這裡的以後,是指劉備死了以後。

劉封傳: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諸葛亮的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劉封雖然是養子,也是長子,還有本事。而劉禪是親生的長子,溫室裡的花朵,難以壓制是很有可能的。但僅僅是因為如此嗎?不,劉封的存在對於諸葛亮來說,同樣也是威脅。一個是皇帝的長兄,一個是朝廷股肱,分別作為宗親大臣和士大夫存在,這種矛盾對立面的關係,由古至今,或者是魏蜀吳三國都是存在的,且是互相牽制的力量。對於諸葛亮而言,劉備一旦去世,這種關係將會給弱小的蜀漢更加難堪,他需要的是一個統一集權的政治局面。

倘若劉封起初救援了關羽,守住了上庸,劉備一旦去世,封他做個地方王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倒不如趁此殺之,以除禍患。

魏延跟劉封的情況其實有點類似。

陰謀論: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的死都是諸葛亮的一手策劃?

魏延跟隨劉備後,通過實際的功績,從伍兵一直做到了牙門將軍,更是在奪取漢中後,由劉備欽點,成為漢中都督。可以說,劉備是很看重並且承認魏延的才能。但自劉備去世,諸葛亮作為輔國大臣上臺後,卻有意地在削減魏延的影響力(諸葛亮駐守漢中前,魏延作為漢中都督已有八年之久)。

比如第一次北伐時駐守街亭這麼重要的任務沒有交給實戰多年的魏延,而是交給紙上談兵的馬謖。何況劉備生前已經提醒過諸葛亮了,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重用。

比如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遭到諸葛亮的反對(雖說後來曹真用血與淚驗證了此路有多兇險)。

加上魏延的性格跟關羽極其相似(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是個堅持己見且不服他人的主兒。諸葛亮知道,一旦他不在了,是沒有人能壓得住魏延的。這跟他對於關羽、劉封的擔心是一樣的,關羽是連劉備都可能壓不住,而劉封是諸葛亮壓不住。

所以諸葛亮在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便秘密召開了一次調度會議,會議的其中一項內容就是: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此內容,等同於是放棄魏延。

在諸葛亮死後,沒人能壓得住的人還有楊儀。跟魏延不同的是,楊儀是受到諸葛亮重用的,他也自認為自己是諸葛亮的意志繼承人。但由於性格狹小,跟魏延勢如水火。可笑的是,兩人在諸葛亮去世後,都以為自己是接下來的掌權者,沒想到都被諸葛亮放棄了。而睚眥必報的楊儀更是趁機報復魏延,上表朝廷,追殺魏延,致使魏延最後死於馬岱刀下。

最後說說張飛,張飛跟以上三人的情況不同,他是在劉備稱帝后舉兵伐吳時被部下範疆、張達所殺。對於此事,各處記錄都非常簡要,就連張飛傳也僅是一筆帶過。

陰謀論:關羽、張飛、劉封、魏延的死都是諸葛亮的一手策劃?

張飛傳: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反倒是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將其刻畫成張飛要求範疆、張達要再三日內趕製白盔白甲,二人知道任務過重必定完成不了,且張飛性格素來輕待士兵,於是先發制人,趁著張飛醉酒熟睡時,割了他的腦袋。

但這是小說,由於史料缺乏,作者是憑藉想象將其合理化。歷史上的張飛可是被世人稱為萬人之敵的存在,倘若不是真發生了什麼事情,怎能被部下如此輕易割頭,還是臨近發兵的時刻。要是單純把問題根源安在張飛的性格上,這樣的暗殺或早或晚都會發生,恰在這個時間點,未免太巧合。

雲別傳: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法正傳: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根據記載,劉備東征是很多人勸阻過的,其中包括諸葛亮、趙雲。可是劉備一意孤行,只要是曾經勸阻過的人,一概不用。而張飛作為劉備、關羽的忠實粉絲小弟,自然是不會反對,還得跟上。加上他還有一個蜀漢開國元老功臣的頭銜,因此作者便有了如此猜想。

諸葛亮與劉備的理念(蜀漢首要敵人)產生分歧,又無法明面上跟劉備強硬叫停,作為此次東征的唯一大將,諸葛亮為阻止劉備,不惜暗通範疆、張達殺害張飛,希望就此叫停戰事。沒想到卻是火上澆油,令劉備更加堅定討伐孫權的決心。

結語

此次文中提及的關羽、張飛、劉封、魏延彼此之間都有聯繫,那就是劉備。作為統治者而言,往往其最信任的人,無非就是親人,兄弟以及親信。關羽、張飛是兄弟;劉封是親人;魏延是親信。這四人既有舊臣,也有重臣,亦有雙重兼任。所以作為股肱大臣的諸葛亮來說,劉備一旦撒手人寰,這一個一個,自然就成為統治集權下的不安定因素。加上關羽為何至始至終都沒有得到支援;張飛為何臨近發兵卻死於兩個無名小卒手上;諸葛亮為何勸諫劉備賜死劉封以及放棄魏延,都是蹊蹺事件,因此作者才以此為基礎大膽猜想。

陰謀論只是作者一些偏見,請諸葛亮的粉絲們不要怪罪。


資料出處:《三國志》、《雲別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