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時代的白銀戰略決策

目前的世界第一大白銀生產國是中國,年總產量大約在1萬噸,其中5000噸用於出口創匯,2008年以前中國還有出口退稅政策鼓勵白銀出口。這5000噸的白銀足以彌補世界工業需求造成的4000噸白銀短缺,使得華爾街—倫敦軸心的金銀市場能夠把1個瓶蓋維持10個瓶子的魔術繼續玩下去!

去美元時代的白銀戰略決策

出口白銀去創匯?這是一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思路!這就好比用真錢去換假錢,而且還有出口退稅的政府補貼!從2009年初到2010年10月白銀價格從每盎司11美元暴漲到23美元,翻了一番還有餘!而同期美元的實際購買力不斷下滑,反覆“量化寬鬆”下的美元江河日下,經濟二次衰退的陰雲再度密佈。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8000噸白銀出口“創回”的是近200億人民幣的財富損失!同時帶來的是更多的除了買美國國債之外無路可去的美元白條!

白銀不僅過去是貨幣,現在仍然具備貨幣的功能。在美元、歐元、日元和其他紙幣風險日益加大的今天,白銀具備著明顯的對沖整個信用貨幣體系風險的作用。這也正是2008年9月18日當美元體系出現崩盤危機的時刻,白銀價格一天暴漲20%的根本原因。2008年7月中國終於取消了白銀5%的出口退稅,這一政策無疑是正確的,但其出發點仍是在於緩解中國外貿順差過大的矛盾。考慮白銀戰略時,應該將其放在與黃金同等的高度來看待。無論世界其他國家現在如何看待白銀,在美元“周天子”日益式微的當今世界,各國貨幣勢必出現“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的局面。未來的白銀將是炙手可熱的硬通貨,這一趨勢隨著美元的衰落將會更加明顯。

去美元時代的白銀戰略決策

實際上要擠兌國際白銀市場,根本不用1200億人民幣的規模,只要國內投資人將中國每年出口創匯的5000噸白銀全部吃掉,動用250億人民幣足矣。僅此一招就足以動搖世界白銀價格體系。紐約和倫敦的白銀市場可動用的白銀不過1.25億盎司(約3900噸),基本上只夠一年工業消耗的供需差額,白銀實物交 割將十分艱難,期貨合約違約會很難避免。250億人民幣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幾支股票基金就能搞定的事。如果有1萬人,每人購買250萬元白銀實物(約450千克,每克5.6元);或者100萬人,每人購買2.5萬元白銀實物(約4.5千克);或者1000萬人,每人購買2500元白銀實物(約0.45千克);則世界白銀市場將很可能觸發擠兌的鏈式反應。

投資人需要明白的是,你不是在買白銀而是在出售美元紙幣!白銀是儲蓄是投資,白銀是老百姓的貨幣!你不僅是在為個人進行投資,而且是在對世界金融霸權投下一張否決票!是對竊取中國財富的國際銀行家的自衛還擊!這樣的投資行為,利國、利民、利己!金是一張弓銀是拉滿的弦,人民的意志是箭,靶心是國際貨幣霸權!如果平民百姓能有什麼機會改變歷史的發展軌跡,如果人民群眾能夠起來反抗世界金融霸權,如果普羅大眾不甘在各種危機中被痛“剪羊毛”,如果人民真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那麼行動比任何言語都更具說服力!

去美元時代的白銀戰略決策

自2010年白銀的投資渠道逐漸開通以來,中國民眾對白銀期盼已久的投資熱情就像火山一般地爆發出來。繼投資黃金大獲豐收之後,全國各地又掀起了投資白銀的熱潮。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白銀的價值,它不僅承載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基因,更肩負著現實的重任,它不僅是人民大眾保護自己財富的可靠工具,更是反擊世界貨幣霸權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