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小時候,我想養頭神牛

小時候我想養一頭神牛,因為這是我聽老師講過的第一個故事。

那個年代,大部分的小朋友老大不小了,還會在街上瘋玩。

因為家家戶戶孩子多,父母以散養為主。

我正在村裡玩泥巴,遇到了一個爺爺。

雖然他不是傳說中的點石成金的白鬍子神仙老頭,可如今看來,他確實是我的領路人啊。

村裡的趙爺爺,無意中從我土堆邊經過,我也無意中問了一句:“爺爺,你們做什麼去啊?”

趙爺爺說:“我送孫女去上學啊。”

這句話超級關鍵,因為早些年,好多父母不知道送孩子上學,我也老大不小了,還在大街上玩泥巴,我的父母還是感覺我太小,上學?晚兩年再說。

我就隨口一句:“我也去吧。”

爺爺說:“好啊。”

就這樣跟著爺爺,還有他的兩個孫女,溜溜達達的走進了育紅班,現在叫幼兒園。


隨筆:小時候,我想養頭神牛


進了幼兒園,才發現別的同學都有自帶的馬紮,我沒啊,就一屁股直接坐在水泥地上。

老師是位和氣的女老師,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老師的名字,我們習慣叫她阿飛媽媽。因為她兒子叫阿飛,本村本院的,大家都這樣叫。

阿飛媽媽正好講了《神牛的故事》,這是我從課堂聽過的印象極其深刻的故事,因為那是我頭回進學堂。

阿飛媽媽的講述很有感染力,窮人家的孩子去地主家打工,當時地主承諾三年後會給一頭牛,結果竟然給了一頭紙牛。。。。

這故事彷彿給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的想象瘋狂生長。

我彷彿就是那個放牛娃,特別夢想有一頭神牛。

村裡養著幾頭牛,尤其是那頭大黃牛,健壯有力,很有神牛的氣質,我琢磨,這牛會不會是神牛啊。

那年代,沒電視、沒廣播、村裡連張報紙都沒有,或者有,但我沒接觸過。

感謝阿飛媽媽,您打開了啟蒙之門啊。


隨筆:小時候,我想養頭神牛


這個幼兒班,是分半天上課的。上午,北街的孩子來,下午是南街的孩子。

我不知道啊,第二天,我又興沖沖的跑來學堂。

有個阿姨來打預防針,問:需要打預防針的請舉手?

我舉手,阿姨給我打了一針。

下午,阿姨又問,我又舉手,另個胳膊,又來一針。

後來,我看周圍同學怎麼不一樣啊?不見北街的小夥伴,他們告訴我,上課就半天,打針一次就行。

我才恍然大悟。

父母發現我上了好幾天的學了,才趕緊給我縫製了一個書包,我就每天哼著歌,蹦蹦跳跳去上學。

從此,開啟求學之路。

人生有很多的第一次,阿飛媽媽我都記不清面容了,但依稀記得她的微笑。

還有那溫暖舒緩的聲音,猶在耳邊。

我後來給其他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神牛》是我的首選,我會學習阿飛媽媽的樣子,把小朋友們唬得一愣一愣的。


隨筆:小時候,我想養頭神牛


隨筆:小時候,我想養頭神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