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中的"爭議":武將能力太弱,"不務正業"者太強


秦時明月的第六、七部已經在製作中,這也是第五部結束之後給漫迷們的一個念想,整部作品在國漫當中帶來的反響是不俗的。其中對於一些歷史人物的塑造,也讓喜歡歷史的漫迷們感覺到很過癮,能夠從中獲得不少有趣的知識和故事。但是在劇情當中,卻讓一些漫迷們產生了"爭議",那就是關於人物戰力的設定問題,武將的能力太弱,而一些"不務正業"者太強。

秦時明月中的

之所以說他們不務正業,主要是因為一些人的主要能力不在武功上,但是卻能夠表現出那些正統武將們還要強,這並不是一個讓人感覺到很舒服的設定。就拿項羽的定位來看,項羽其實在歷史中的定位是非常高的,勇武有力還有大將氣概,他的性格雖然讓他陷入了困境,但是就實力這點來看,其實是能夠排在上等水準的,即便是後世的五虎將也難和他抗爭。

秦時明月中的

項羽在史料當中記載的戰績也是讓人驚駭的,他曾經斬殺過千人,這項成就是很多人所不能及的,也曾經打出過不少以少勝多的戰役。章邯就曾經被他打敗,那時的項羽帶領的人裝備也沒有那麼精良,但是就能夠有如此成就,其實和項羽的能力不無關係。但是在整部動漫的劇情當中,這位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戰鬥力卻很低連一流高手都評不上,反而是白起、李牧的能力夠強。

秦時明月中的

這其實也能夠接受,可能對於人物的戰鬥力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是那些並非是武將的人,卻能夠有著很強的戰鬥力,確實讓人難以接受。其中也有著一些強得離譜的人,比如說趙高,他在歷史當中雖然也很有名,但是顯然並不是武將,在調兵遣將方面並不擅長。但是趙高在動漫當中卻有著超強的戰鬥力,這一點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秦時明月中的

還有就是曉夢大師,即便是那些多年投身於實戰的人也難以和她對比,比如說章邯和蒙恬,原本都是浴血奮戰多年的人物,但是遇到曉夢大師的話,就感覺有些不夠看了,這一點也是能夠證明"不務正業"者更強的又一力證。或許是作者對於世界觀的塑造有著自己特殊的思路,也因此在人物刻畫上確實有著一定的傾向,也造成了這種情況。

秦時明月中的

從人物設定上看儒家的人士,諸如伏念、顏路此類人,他們主要潛心修煉的地方是儒家經典,但是在戰鬥力上卻能夠排在前列,他們在武功方面其實只能夠算作是一個副業,但是卻能夠有著如此高的實力,難道是天賦異稟嗎?就連連勝七這樣的人物都不能夠佔便宜,確實有些讓人意想不到。除此之外陰陽家東皇太一、大司命等人都強得過頭了,難免會讓人感覺到有些不合理,和歷史上的原型存在著一定的出入。

秦時明月中的

但是從整個劇情和人物的安排上,其實還是很緊湊的,但是也難免會在遵從原史的基礎上出現熟疏漏,以至於在安排上出現這樣的爭議,大家對此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