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的玉被小姑子打碎,婆婆護短:又不值錢,沒必要大驚小怪

陪嫁的玉被小姑子打碎,婆婆護短:又不值錢,沒必要大驚小怪

在人的情感中,有一種叫念想。

那是跨過很長一段時間線後殘存在記憶裡的輪廓,這種感情多半寄託在某個特殊的物件上,且被寄託感情的物件往往並不起眼。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東西在旁人看來只是個物件,在其主人心中卻是沉重的念想。

有些孩子白天玩的挺開心,每到晚上要睡覺的時候總會抱著固定的玩偶或者別的什麼玩具,一旦這個伴他入睡的東西被拿走,他便會表現出極度的脆弱和不安,並大哭大鬧不肯入睡,這種行為被稱為戀物情結。

說白了就是情感上的一種依賴,所戀之物能夠為其提供足夠的安全感,長大後很多人表面上已經獨立成年,其實內心深處仍舊殘留著戀物的不安,於是有些東西顯得格外珍貴,成為了一種念想。

陪嫁的玉被小姑子打碎,婆婆護短:又不值錢,沒必要大驚小怪

之前曾寫過發生在以為讀者身上的真實故事,自她遠嫁後每年回孃家的次數屈指可數,等生完孩子更是每年只有春節才難得回去一趟,於是每次從孃家返回時,後備箱以及空下的座椅都被塞滿各種來自母親的“特產”。

那些東西雖然在超市裡就能買到,但每年母親依舊堅持親手做好留給遠嫁的女兒帶回。

偏偏這位遠嫁的女兒有個“大方”的婆婆,每次她都會將兒媳從孃家帶回來的特產分給親朋好友,一次兩次也沒什麼,次數多了之後遠嫁的兒媳心裡就有些難受,她寧願再多出幾倍的錢讓婆婆從商場買特產送人,也不願將自己母親親手做給自己的特產送出去。

為此婆媳倆鬧了一場很大的矛盾,婆婆怪她小氣,明明是些不值錢的東西,每次又都帶回來很多根本吃不完,她想不明白送人怎麼就激怒了兒媳。

後來這位讀者給我留言問:“是不是真如婆婆所說我這個人太小氣了,那些東西的市場價值確實並不貴,我也明白另外拿錢從商場買來送人,一點都不如直接將從孃家帶來的東西送出去來的划算,但每次只要婆婆拿我媽媽給我帶的東西往外送,心裡都會冒出莫名的火。”

這件事其實根本不是商品價值和一個人是否小氣的問題,感情上的事情不能用太理智的方式去分析,畢竟有些東西雖然不值錢但卻飽含著濃厚的情,正是感情的寄託才讓原本不值錢的物件顯得尤為珍貴。

陪嫁的玉被小姑子打碎,婆婆護短:又不值錢,沒必要大驚小怪

生活中很難有人能夠對別人的感情感同身受,同時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也極難用妥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讓身邊人懂。類似的事情無獨有偶。

一向好脾氣的雪珍為了塊普通的玉鬧的差點離婚,那塊玉確實不是什麼值錢的寶貝,不過是在她讀中學時母親送給她的生日禮物。

雪珍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了婚,具體原因她不清楚,但長大後雪珍隱隱猜出大概是因為她是個女孩的緣故,當年父親又找了個女人,生了兒子,這個弟弟只比她小不到一歲。

父母離婚後,父親再婚母親再嫁,而她自然就留在老家跟著奶奶長大。

一轉眼過去很多年,父親離她越來越遠,母親卻好幾次都試圖將她接到身邊,各種原因所致母親最終沒能如願。

在她過十三歲生日那年母親風塵僕僕趕來陪了她一天,然後送了個玉墜給她,雪珍一直記得母親當時說的那句話“男戴觀音女戴佛”隨後就在她脖子裡掛了個冰涼的小玉佛。

陪嫁的玉被小姑子打碎,婆婆護短:又不值錢,沒必要大驚小怪

後來她見母親的次數越來越少,再後來乾脆杳無音訊,每次她想打聽關於母親的事情,奶奶都會嘆氣不語,父親的回應永遠是惡狠狠的斥責。

長到二十歲的雪珍性格好模樣也不差,奶奶走後她才知道母親早幾年已病逝。

無依無靠的她在當地找了個婆家便嫁了,老公和婆婆也都是普通人,婚後日子過得相對平穩,一日三餐平淡生活。

由於有了後媽且雪珍的父親在那個家裡兒女雙全,所以她的嫁妝單薄到幾乎可以忽略,好在婆家沒挑理,對此她打從心底感激。

婆家有個小她兩歲的小姑子,相比雪珍這個小姑子非常任性,從小到家都是家裡的小公主,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藏不住,只要她在,那些東西一定都得歸她所有。

嫁進門的雪珍雖然覺得小姑子這樣不好,但沒辦法只能“入鄉隨俗”跟婆家人一起寵著她。

就在前不久小姑子不知是失手還是賭氣,摔了雪珍已經收起來很久不戴的玉,當看到地上碎片的時候她整個人都懵了,一反往常對小姑子包容的態度,黑著臉說:“誰讓你私自動我東西了?真沒教養!”

陪嫁的玉被小姑子打碎,婆婆護短:又不值錢,沒必要大驚小怪

大概是“教養”兩個字抑或是雪珍說話時強硬的態度刺激到了小姑子,她不僅沒道歉還哭著跑了出去,已經成年的小姑子轉臉就將事情告給了婆婆。

婆婆見寶貝女兒哭的傷心,又聽說被兒媳罵沒教養,打從心底就已經憋了火氣,但考慮到自己女兒從小任性,兒媳又一向好脾氣,這才找到雪珍屋裡要弄明白女兒究竟闖了多大的禍。

等看清地上的碎玉,馬上變了臉:“我還以為多大的事,不就是塊普通的玉,又不值錢,碎就碎了,沒必要大驚小怪,至於張牙舞爪說那麼難聽的話嗎?”

看著一直小心翼翼收著的玉,轉眼變成了碎片,自己還要被婆婆指責,她頭都沒抬:“就你閨女值錢,那是我媽媽留給我的東西……”

旁邊有人撐腰的小姑子這時候輕蔑地接話:“你不是孤兒嗎,還有媽呢。”本該過去的事情被這句話挑的更加複雜,姑嫂二人當著全家的面吵罵了起來。見老公始終不說話,氣急了的雪珍逼著他在自己和小姑子中做出立場的選擇,為此差點離了婚。

雖然事情說開後婆家逼著任性的小姑子給她道了歉,但那塊珍貴的玉終究已經碎了。

陪嫁的玉被小姑子打碎,婆婆護短:又不值錢,沒必要大驚小怪

有一種感情叫觸景生情,有一種牽掛叫睹物思人。

用專業一點的詞語說,睹物思人屬於情感投射,當把一份感情投射到一個物件上後,那麼無論物件原本的價值是多少,對情感投射者來說它早已成為無價之寶。

情緒是每個人都躲不開的東西,哪怕平時看起來極好說話的人,一旦被人觸碰到內心的底線,照樣一反常態暴跳如雷。

在這裡唯晨只能說,學會尊重別人是修養更是積德。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睹物思人”的感情?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