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坑、忍痛退保、學習、重新配置

2014年,在娃出生後,喜當爹的興奮和責任一起到來,想給孩子買個保險,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因為有娃之後開始和保險打上交道的。

一個偶然的下午,在小區遛娃,這時候一個保險業務員來聊天,就沒有拒絕,這時候瞭解到的一個重要的點是:保險要給大人/經濟支柱先買 很多人想不明白這一點,一是認為小孩容易生病;二是像很多其他方面一樣,我要對小孩好,自己可以先將就一下。但是保險不一樣。

我對保險的理解:保險是一種金融工具,用一些少的錢,轉移大的財務風險,避免家庭陷入財務危機

我思考了一下,會面臨什麼財務風險,誰遇到風險的時候,讓家庭陷入的危機最大?當時媳婦懷孕沒多久,就辭職了,所以我是家庭的唯一收入來源,如果我患病,那對家庭經濟造成的傷害最大,其他人沒有收入來源,治病造成的負債償還困難。如果孩子患病,大人砸鍋賣鐵給孩子治病,因為大人的收入沒有喪失,債務壓力是可以緩解的。所以這就是先給大人買保障的原因。當然如果有條件,肯定是都要準備的。

當時有兩個方面理解有誤區:

一是對於保險市場比較擔憂,所以選了中國人壽這家大保險公司,造成保費略貴;

二是總想著返還、保本,所以選了帶分紅和返還的理財性質保險,這造成了保費提升很高,但保額很低。以為自己買了保險,但是生病之後可能根本不夠用。

當時買的保單如下:

我的保險配置心路 - 踏坑、忍痛退保、學習、重新配置

中國人壽保單

從上圖可以看到,給媳婦買的保險,每年繳費 7430,但是保額只有 5W,重疾3倍賠付,15W。給娃買的保險每年繳費 11000,保額 8W,重疾保額 350% 賠付, 28W。

當時買的保險主要有以下問題:

  • 重疾保額太低,達不到風險保障的目的
  • 保費太貴,每年需要繳費 25000 以上
  • 只配備了重疾險,保障太單一
  • 看上圖最後一列,有返還和分紅,累計幾十年後,似乎有很多錢,但是算一下,收益很低

在繳費了 5 年,總交保費 129715,接近 13W 之後,我退掉了上面的所有保險,拿回現金價值6W多,重新規劃了保單。

其實我不是退掉了中國人壽的那些保單,才去更詳細的瞭解保險,給家庭配置保障的。而是反過來,

我買好了新的保單,等新保單過了觀察期,才去退掉舊保單的。不然在新保單生效前,會有一段時間處於裸奔的狀態。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有些保單可以減保,不再交保費了,就按現在已交保費,對保額做相應的減少,很遺憾我買的保險都不支持。

保險是為應對家庭風險而存在(當然還有一些財富相關的)的,在計劃保單之前,要先對自己家庭狀況進行一個梳理:

  1. 我和媳婦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出現意外或收入中斷對家庭經濟狀況的打擊最大。
  2. 老人養老和小孩教育,都需要很大一筆錢。
  3. 有一個房貸正在還款中。
  4. 收入太過依賴工作。

對保障類保險的分類進行了學習:

  1. 醫療險:應對高額醫療開支、實報實銷
    有了社保還需要買醫療險嗎?
    社保是一項國家福利,為了儘可能的滿足更多人的基本保障需求,所以報銷範圍和報銷額度都會有很大限制。比如很多自費藥,社保的報銷額度是20W 左右,這些是無法滿足重大疾病的大額需求的。商業醫療險的保額一般100W 起步。
    有了重疾險還需要醫療險嗎? 簡單說,醫療險是看病報銷用的,花多少報多少。重疾險是一次性賠付保額,患病即賠付保額,一般用於康復及患病期間導致的收入減少的補充。醫療險一年一交,保費比重疾險保費便宜很多。
  2. 重疾險:一次性賠付一筆錢,用於康復和補充收入的減少
    對於重疾險有一個最大的疑惑就是不懂醫學知識,有的保險寫著100種重大疾病,有些是135種,看都看不懂,怎麼辦? 所有的重疾險的前25種重疾,都是一摸一樣的,這是保監會規定的,這25種重大疾病,其發生概率超過90%的疾病種類。所以重疾的數目不是最重要的,一般的重疾都有輕症、中症附加,要看輕症、中症的賠付標準。
  3. 定期壽險:給家人留下一筆錢

    身故/全殘賠付。
    上有老下有小的必備。
  4. 意外險:很便宜能買到高保額
    一般“猝死”不包含在意外險裡,要仔細看保險條文。
    沒有等待期。

我對保費的預算:年交保費是年收入的8%左右。
這樣即不會對當前生活有太大影響,保障也相對充足。

在瞭解了保險的分類和特性,再結合我的預算,總結了我配置保障的一些原則:

  • 保險是必須要配置的
  • 以保障為主,不要帶理財功能
  • 重疾險保額要夠,只做重疾,不要返本,不要加壽險
  • 壽險買10 - 20年的,不買終身壽險
  • 保障配置完成後,再考慮教育/養老,通過儲蓄/理財/年金。

結合以上原則,所以我現在的保障規劃是這樣的:

我的保險配置心路 - 踏坑、忍痛退保、學習、重新配置

現在的保單

  • 全家醫療險
    支付寶好醫保購買,很方便
  • 我、媳婦、孩子配備重疾險
    50W 保額不太夠。想法是做基礎保障,通過自己的投資能力,通過淨資產的增加來應對。
    沒有給老人配備,老人年紀大了,已經買不到合適的重疾險了。
  • 20年的定期壽險
    20年基本覆蓋主要收入階段、小孩已長大。
  • 意外險
    50W保額一年只需要158 塊錢。

其他的一些想法:繳費年限一定要選最長的。這樣一方面可以減輕每年的經濟壓力,儘可能的提高保障。二是放大保險的槓桿作用。面對利率下行的趨勢,我還配置了一點養老年金。



我創建了一個知識星球 ‘成長和自由之路’,記錄每日的成長,希望和你們一起交流。

我的保險配置心路 - 踏坑、忍痛退保、學習、重新配置

‘成長和自由之路’ 知識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