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整個戰爭德軍生產了超過600萬支“鐵拳”火箭筒)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甲部隊可以說是在戰場上無敵的存在,一旦有一方有裝甲部隊介入,戰場的天平就會瞬間傾斜,這種優勢尤其是在東線戰場最為明顯,二戰時期德國的裝甲師,僅僅一個月就能夠打到蘇聯的縱深地帶基輔地區,並且以3.2萬人的代價,殲滅了蘇聯紅軍80萬大軍,就是靠著德軍的裝甲部隊大顯神威。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德軍士兵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攜帶一支“鐵拳”火箭筒)

“鐵拳”出世

如果當時蘇軍有著高效的反坦克武器,可能局勢不會變的如此糟糕,但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之一,卻是善用裝甲部隊的德國人發明的,或許他們早早已經認知到坦克、裝甲部隊的重要性。所以在1943年初,在突尼斯作戰的德軍,繳獲了美軍的巴祖卡(Bazooka),敏銳的認知了反坦克武器的重要性,於是仿製出了一款“坦克殺手”(Panzerschreck)的火箭筒。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德軍的“坦克殺手”火箭筒,前面需要加裝護盾,防止發射炮彈時產生的尾焰燒傷發射員的面部)

美國是世界上首個研製出肩射式反坦克火箭筒的國家,60毫米口徑的巴祖卡火箭筒,而德軍的“坦克殺手”就是仿製它而研究出來的,但是使用效果並不佳,德軍前線部隊還需要更加有效的,單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反坦克武器,於是二代坦克殺手被研製出來,取名為“鐵拳”(Panzerfaust)。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坦克殺手”和“鐵拳”同時出現在戰場上,一個可以單兵操作,另一個需要雙人操作)

“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榴彈發射器)

“鐵拳”為筒式結構,主要是因為彈頭像拳頭一樣而得名,“鐵拳”口徑為44mm,整體長1050mm,炮彈發射初速為90m/s,早期的射程只有30米左右,到了後期才衍生到120~150米左右,它的構造類似於那種無後座力炮,和我們傳統的火箭筒卻不一樣,彈頭在飛行時不依靠火箭發動機推動,而是類似於子彈、炮彈一樣,依靠引燃時的發射藥推動彈頭髮射。因此“鐵拳”可以不用使用肩射式的發射方式,可以夾在腋下即可,但依靠發射藥助推的火箭筒,火藥在燃燒後大部分能量都會從尾噴管逸出,產生巨大的尾焰,甚至武器的說明上都特別提示了“鐵拳”後面3米範圍內都是致死區域,10米外才是安全區域。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隨著戰爭的進行,有著不同型號的“鐵拳”火箭筒)

反坦克武器的“尷尬”

由此看來“鐵拳”並不是十分優秀,除了體型輕巧,方便易攜帶以外,並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當時的反坦克武器要打穿敵軍的坦克裝甲,必須依靠穿甲彈的助力,而當時的穿甲武器僅僅依靠硬鋼製成的射彈,只能憑藉出色的動能在敵軍坦克的裝甲上“鑽”出孔來,達到殺傷的目的,甚至到了今天現代,還有一些穿甲武器仍然依靠著此原理運作。

因為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炮口的初速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炮彈也需要大尺寸的強威力才能擊穿裝甲,反坦克炮也變得越來越巨大,如此一來,想要單兵攜帶的想法瞬間就化為了泡影,到了1943年,戰鬥力很強的反坦克炮,必須要拖拉前進或者安裝在車輛上搬運,即便是剛剛研製出來的“坦克殺手”也是需要有兩人操作,一人負責扛著火箭筒點火,一人負責搬運備用的火箭炮並填裝炮彈。因此非常笨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夠使用反坦克武器,“鐵拳”的出現恰恰代表了單兵攜帶反坦克武器的可能性,而且操作十分簡便,甚至到了戰爭末期,一些國民衝鋒隊都在使用“鐵拳”。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鐵拳”火箭筒,威力大,造價便宜,當時被德軍大量列裝)

創新的“鐵拳”

那麼“鐵拳”如此小巧,它的殺傷力能夠擊穿厚重的坦克裝甲嗎?答案是肯定的,德國人的“鐵拳”出世以後引領了一種新型的破甲彈,採用空心裝藥技術。該技術改變了利用動能破甲炮彈的這一現象,空心裝藥技術是通過形成超高溫熔融金屬射流,然後穿透裝甲進入車輛內部後飛散開來,最後達到殺傷的目的,這種高溫熔融金屬射流常常會引爆彈藥和燃油,發生巨大的爆炸,有時候甚至連坦克上的炮塔都會被炸掉。

空心裝藥技術無需大量的炸藥就可以對坦克進行巨大的殺傷破壞,因此整體炮彈都十分輕巧,即便是加上發射器也沒有負擔,單兵即可攜帶。“鐵拳”在使用一次性發射管的情況下,也能夠發射空心裝藥的炮彈,光是最開始研製成功的“鐵拳”也能夠穿透接近20cm厚的裝甲。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只需要夾在腋下即可發射“鐵拳”,操作十分簡單)

價格低廉,可靠性強

小小的“鐵拳”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並且它的造價也十分低廉,光是德國整個戰爭過程中就生產了逾600萬支“鐵拳”火箭筒,著名的柏林會戰德軍累積使用投入的火箭筒達到了上百萬支,幾乎整座城市每一個角落都會有一支“鐵拳”火箭筒,手拿“鐵拳”火箭筒的士兵在做著激烈的抵抗,但事實上能夠進入柏林的蘇軍坦克是有一定數量限制的,也就是說即便有再多的火箭筒,也毫無用武之地。

飛來橫“拳”:讓單兵反坦克成為可能,一場戰役投入百萬支鐵拳

(到了戰爭後期,德國的人民衝鋒隊都能夠使用“鐵拳”火箭筒)

結語

“鐵拳”火箭筒的出現,代表了單兵反坦克武器的可能性,在建築物密集的地區或是樹木繁茂的鄉村地帶,“鐵拳”火箭筒帶來的進攻效果是非凡的。一支步兵小隊埋伏起來,當敵軍的坦克從身邊通過的時候就使用“鐵拳”火箭筒向其背面或者側面開火(當時的坦克側面或者背面的裝甲是最薄弱的地方)。盟軍的坦克乘員都十分害怕“鐵拳”,只要通過樹木繁盛,多灌木籬牆地形時,就會極度謹慎,生怕不經意間一支“鐵拳”就會飛到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