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整个战争德军生产了超过600万支“铁拳”火箭筒)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甲部队可以说是在战场上无敌的存在,一旦有一方有装甲部队介入,战场的天平就会瞬间倾斜,这种优势尤其是在东线战场最为明显,二战时期德国的装甲师,仅仅一个月就能够打到苏联的纵深地带基辅地区,并且以3.2万人的代价,歼灭了苏联红军80万大军,就是靠着德军的装甲部队大显神威。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德军士兵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携带一支“铁拳”火箭筒)

“铁拳”出世

如果当时苏军有着高效的反坦克武器,可能局势不会变的如此糟糕,但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之一,却是善用装甲部队的德国人发明的,或许他们早早已经认知到坦克、装甲部队的重要性。所以在1943年初,在突尼斯作战的德军,缴获了美军的巴祖卡(Bazooka),敏锐的认知了反坦克武器的重要性,于是仿制出了一款“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的火箭筒。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德军的“坦克杀手”火箭筒,前面需要加装护盾,防止发射炮弹时产生的尾焰烧伤发射员的面部)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研制出肩射式反坦克火箭筒的国家,60毫米口径的巴祖卡火箭筒,而德军的“坦克杀手”就是仿制它而研究出来的,但是使用效果并不佳,德军前线部队还需要更加有效的,单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反坦克武器,于是二代坦克杀手被研制出来,取名为“铁拳”(Panzerfaust)。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坦克杀手”和“铁拳”同时出现在战场上,一个可以单兵操作,另一个需要双人操作)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榴弹发射器)

“铁拳”为筒式结构,主要是因为弹头像拳头一样而得名,“铁拳”口径为44mm,整体长1050mm,炮弹发射初速为90m/s,早期的射程只有30米左右,到了后期才衍生到120~150米左右,它的构造类似于那种无后座力炮,和我们传统的火箭筒却不一样,弹头在飞行时不依靠火箭发动机推动,而是类似于子弹、炮弹一样,依靠引燃时的发射药推动弹头发射。因此“铁拳”可以不用使用肩射式的发射方式,可以夹在腋下即可,但依靠发射药助推的火箭筒,火药在燃烧后大部分能量都会从尾喷管逸出,产生巨大的尾焰,甚至武器的说明上都特别提示了“铁拳”后面3米范围内都是致死区域,10米外才是安全区域。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随着战争的进行,有着不同型号的“铁拳”火箭筒)

反坦克武器的“尴尬”

由此看来“铁拳”并不是十分优秀,除了体型轻巧,方便易携带以外,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当时的反坦克武器要打穿敌军的坦克装甲,必须依靠穿甲弹的助力,而当时的穿甲武器仅仅依靠硬钢制成的射弹,只能凭借出色的动能在敌军坦克的装甲上“钻”出孔来,达到杀伤的目的,甚至到了今天现代,还有一些穿甲武器仍然依靠着此原理运作。

因为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炮口的初速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炮弹也需要大尺寸的强威力才能击穿装甲,反坦克炮也变得越来越巨大,如此一来,想要单兵携带的想法瞬间就化为了泡影,到了1943年,战斗力很强的反坦克炮,必须要拖拉前进或者安装在车辆上搬运,即便是刚刚研制出来的“坦克杀手”也是需要有两人操作,一人负责扛着火箭筒点火,一人负责搬运备用的火箭炮并填装炮弹。因此非常笨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够使用反坦克武器,“铁拳”的出现恰恰代表了单兵携带反坦克武器的可能性,而且操作十分简便,甚至到了战争末期,一些国民冲锋队都在使用“铁拳”。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铁拳”火箭筒,威力大,造价便宜,当时被德军大量列装)

创新的“铁拳”

那么“铁拳”如此小巧,它的杀伤力能够击穿厚重的坦克装甲吗?答案是肯定的,德国人的“铁拳”出世以后引领了一种新型的破甲弹,采用空心装药技术。该技术改变了利用动能破甲炮弹的这一现象,空心装药技术是通过形成超高温熔融金属射流,然后穿透装甲进入车辆内部后飞散开来,最后达到杀伤的目的,这种高温熔融金属射流常常会引爆弹药和燃油,发生巨大的爆炸,有时候甚至连坦克上的炮塔都会被炸掉。

空心装药技术无需大量的炸药就可以对坦克进行巨大的杀伤破坏,因此整体炮弹都十分轻巧,即便是加上发射器也没有负担,单兵即可携带。“铁拳”在使用一次性发射管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射空心装药的炮弹,光是最开始研制成功的“铁拳”也能够穿透接近20cm厚的装甲。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只需要夹在腋下即可发射“铁拳”,操作十分简单)

价格低廉,可靠性强

小小的“铁拳”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并且它的造价也十分低廉,光是德国整个战争过程中就生产了逾600万支“铁拳”火箭筒,著名的柏林会战德军累积使用投入的火箭筒达到了上百万支,几乎整座城市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一支“铁拳”火箭筒,手拿“铁拳”火箭筒的士兵在做着激烈的抵抗,但事实上能够进入柏林的苏军坦克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也就是说即便有再多的火箭筒,也毫无用武之地。

飞来横“拳”:让单兵反坦克成为可能,一场战役投入百万支铁拳

(到了战争后期,德国的人民冲锋队都能够使用“铁拳”火箭筒)

结语

“铁拳”火箭筒的出现,代表了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可能性,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或是树木繁茂的乡村地带,“铁拳”火箭筒带来的进攻效果是非凡的。一支步兵小队埋伏起来,当敌军的坦克从身边通过的时候就使用“铁拳”火箭筒向其背面或者侧面开火(当时的坦克侧面或者背面的装甲是最薄弱的地方)。盟军的坦克乘员都十分害怕“铁拳”,只要通过树木繁盛,多灌木篱墙地形时,就会极度谨慎,生怕不经意间一支“铁拳”就会飞到脸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