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屋頂上的“走獸”有哪些?有何寓意?

看慣了現在的高樓大廈,偶爾想到古建築屋頂上的“走獸”,卻有一種遙遠的神秘感,有多少次在問,那些走獸是幹嘛用的,可是沒有人給我一個滿意的解釋。老人說是辟邪的,年輕人說好看的。唉!白問了!現在終於搞明白了。

在古建築設計和施工階段,對於屋頂翹腳處的走獸都要按照規定佈局屋頂上的走獸數量,樣式都有著特殊的含義。在中國古建築裝飾中,這些小動物一般被稱作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等,而行業內部則形象地稱它們為小跑或 “走投無路”,這種稱謂十分形象、貼切,因為它們已經“走”到了簷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會掉下去,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歷代帝王及達官貴人均喜歡把它塑在宮殿、廟宇和住宅上,以示清明、吉祥。我國許多古建築的屋脊上還塑有一排奇特走獸,而且是建築等級越高,其走獸就越多,最多可達11個。如北京天安門城樓的翼角上就雕有九種走獸:龍、鳳、獅、麒麟、天馬、海馬、魚、獬、猻,這些都是古代神話中的吉祥物。

那麼,究竟這些屋頂上的走獸都有哪些,又有何寓意呢?

古建築屋頂上的“走獸”有哪些?有何寓意?


一般的古建築屋頂的走獸佈置,順序如下:歇山式屋頂戧脊(廡殿式屋頂垂脊)的最前端通常都會有一個騎著小獸的仙人作為領隊,走獸便在仙人之後,順序依次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之後還有戧獸收尾,旁邊還有一隻垂獸保駕。房屋品級的不同決定了走獸的數量,清代以來,對走獸的大小、奇偶、數目等都做了嚴格的規定,必須是一、三、五、七、九等單數。

重脊的頂端為騎鳳仙人,後面依次排列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1、龍,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簷上。

能在水裡遊,雲中飛,陸上走。龍的角似鹿、鱗似魚、爪似鷹。唐宋視為祥瑞的象徵。明清將之象徵帝王,皇帝稱自己為真龍天子,由此這龍是皇權的象徵。

2、鳳

比喻有聖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它是一種仁鳥,是祥瑞的象徵,它的出現預兆天下太平,人們生活幸福美滿。

3、獅子

在佛教中為護法王,是勇猛威嚴的象徵。《傳燈錄》記載:“……-獅子吼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4、天馬、海馬

前者追風逐日,凌空照地,後者入海入淵,逢凶化吉,在我國古代神話中都是忠勇之獸。

5、狎魚

古建築屋頂上的“走獸”有哪些?有何寓意?


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與下雨諧音,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6、狻猊suān ní

古建築屋頂上的“走獸”有哪些?有何寓意?


形狀象獅子,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它頭披長長的鬃毛,因此又名“披頭”,兇猛殘暴,吃虎,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古書記載是外貌與獅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常出現在中國宮殿建築,佛教佛像,瓷器香爐上。

7、獬豸

古建築屋頂上的“走獸”有哪些?有何寓意?


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徵。

8、鬥牛

傳說中是一種虯螭,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虯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雨鎮物。它是一種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的吉祥物。

9、行什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一共有十個,其中最後一個就是行什。行什一種帶翅膀猴,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是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壓尾獸。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頗像傳說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徵。古代中國建築上的脊獸,可見的行什僅一處,就是在太和殿上,把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簷角處,象徵著消災滅禍,逢凶化吉,還含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