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80載!濱海父子為何川(初)蘭烈士尋親

揚子晚報4月4日訊(通訊員 徐冬芹 徐碩/攝 記者 範木曉子)“希望可以讓忠魂早日回到故鄉,回到親人身邊!”4月3日,鹽城市濱海縣78歲的楊盛仁老人和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徐振理等人一起向犧牲在濱海縣陳李村的何川(初)蘭烈士敬獻花籃。

據瞭解,這座何川(初)蘭烈士的紀念碑是江蘇省濱海縣八路軍、新四軍老戰士楊維傳和其他老幹部自發修繕的。目前的守墓人就是楊維傳之子楊盛仁,其全家守墓已80載。

烈士戰友自掏腰包,建烈士墓幫尋親人

昨天,楊盛仁向記者道出多年心願:“何川(初)蘭烈士的身份信息已得到確認,希望媒體和社會能夠幫助我們一起尋找,讓烈士可以‘回家’。”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濱海各階層人士前往烈士墓掃墓

據楊盛仁介紹,何川(初)蘭烈士於1941年犧牲後,逢年過節,其父楊維傳都要為何川(初)蘭烈士填墳燒紙,一直堅持一輩子,楊維傳的義舉也影響村子上的黨員幹部群眾自發的一起參加。

2001年清明節,楊維傳、楊維立、孟和南、孟來奇四位共產黨員、離退休幹部自願出資400元,以陳李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名義,在何川(初)蘭烈士墳前豎立了紀念碑。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守墓人楊盛仁為何川(初)蘭烈士敬獻花籃

2009年,90歲的楊維傳在去世前,囑託兒子楊盛仁逢年過節要繼續為何川(初)蘭烈士填墳燒紙,直到烈士後人認領回鄉。

10年前,守墓人尋求專家幫助

“老人的家在哪?誰能幫助他找到親人?”2010年,楊盛仁把自己的心願告訴了紅色基因傳承者傑出個人、江蘇省道德模範、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徐振理,委託其幫助尋找他父親楊維傳的老首長、八路軍老5團供給科長何川(初)蘭烈士的家鄉和親人。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何川(初)蘭烈士紀念碑前擺滿了鮮花

據介紹,楊維傳1940年秋入伍,是八路軍阜寧大隊1營1連文書。1940年10月初,八路軍5縱隊開赴鹽阜建立抗日根據地。1941年4月,2支隊老5團供給科長何川(初)蘭來到楊維傳的家鄉大套、崗墩套一帶徵集軍糧和馬料,路過陳舍自然村楊維傳的家門口。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鹽城野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理欒紅成為何川(初)蘭烈士敬獻花籃

“恰巧那一天父親在家,就進屋歇歇腳,喝了白開水後,父親送何川(初)蘭300多米到達廢黃河南大堆。”楊盛仁說,當何川(初)蘭由南向北,走到了外灘約400米四座墳處時,被尾隨已久的土匪開槍打死。

堅持10載,烈士的身世被考證

接到楊盛仁的請求後,徐振理分析楊盛仁提供的信息是可靠的,但僅憑楊盛仁一己之言和紀念設施,無法確認何川(初)蘭的具體信息,徐振理查閱大量史料,但都沒有找到任何有效線索。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上海紅旗果蔬公司總經理孫永旗為何川(初)蘭烈士敬獻花籃

2020年3月9日,徐振理在查閱《濱海縣革命史料》和《抗戰時期阜東縣的除奸鬥爭》時,“於莊匪首於望周,乘我新四軍8旅供給科長何初蘭至大套、崗墩套一帶催繳公糧、馬料之機,派出匪徒追至曠野地段,將何殺害,劫去手槍一支”。這短短64個字,讓徐振理倍感欣慰,何川(初)蘭烈士的歷史信息初見端倪。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何川(初)蘭烈士的掃墓現場

3月12日,徐振理邀請楊盛仁及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專家、當地幹部群眾代表,來到何川(初)蘭烈士墓地祭祀。組織陳舍所在的陳李村幹部群眾代表和親歷者、傳承者座談,確認何川(初)蘭烈士信息證據鏈成立。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濱海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欒海洋為何川(初)蘭烈士敬獻花籃

經過徐振理長達10年查閱史料,走訪調查考證,何川(初)蘭烈士信息最終得以確認:何川(初)蘭的家鄉是河南省,是新四軍第3師第8旅供給科長。1941年3月1日由東坎經大套、崗墩套去石湖徵集軍糧、馬料途中遭土匪殺害,犧牲於江蘇省阜寧縣(今濱海縣)大套陳舍(今屬陳李村)。因何初蘭與何川(初)蘭中的初、川讀音,在濱海縣是一致的,究竟用初、川要等烈士親人認定。

守墓80载!滨海父子为何川(初)兰烈士寻亲

掃墓現場

“努力沒有白費,堅持了10年,父親的遺願肯定能完成。”楊盛仁堅信。

據瞭解,當天一起前去祭掃的還有濱海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欒海洋、書記員陳金標、上海紅旗果蔬公司總經理孫永旗、孫永紅,鹽城野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理欒紅成、濱海縣新四軍研究會部分代表、江蘇濱海現代農業產業園陳李村村主任楊應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