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白龙山

知名线路今何在?更待你我去拓展 ------探路拓展昔日国内三十条心跳小线路之一:徒步穿越白龙山

图/文 车爱平

徒步穿越白龙山

[从迎客松眺望白龙寺]

徒步穿越白龙山

[白龙山主峰圣顶]

徒步穿越白龙山

[白龙山晨雾中的白龙寺]

徒步线路上千万,
让人心跳却也难;
国内知名好线路,
穿越山西白龙山。
回想环线探路穿越白龙山,至今仍然掩饰不住兴奋心跳和激动的心情。这不仅因为是首次完成白龙山主峰圣顶的环线穿越;也不仅是巧遇到了仿若仙境的云海绝美风光;也不仅是一路上经历了阴晴雾雨雪多种天气的体验;也不仅是领略了金秋时节古岚州十景之首的白龙山五彩斑斓的秀美风景;也不仅是探路夜行千米大陡坡的忐忑不安;而是因为这是对昔日曾经是国内知名户外“徒步白龙山”线路新的体验和首次拓展,打通了并成功穿越了白龙山主峰圣顶,形成了一条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绝佳徒步线路。所以,值得推荐广大户外徒步爱好者去体验与感受。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旧书市场发现有一本《中国徒步穿越》一书,眼前一亮,于是有了想买的冲动。然后又反复搜索,一口气买下了出版年度不同,封面内容不同的6本《中国徒步穿越》。书到手后,打开2003年第一版《中国徒步穿越》一看,忽然发现国内25条险路(大线路)和30条心跳线路(小线路)中,竟然有咱吕梁的徒步白龙山线路。其中,山西仅有三条线路,除了徒步白龙山线路外,还有一条是徒步五台山,一条是穿越太岳山(亦称霍山)。再翻看2005年《中国徒步穿越》修订升级版中,山西的知名徒步穿越线路增加为8条,徒步白龙山线路仍然列入其中。真是没想到吕梁也有一条国内知名线路,于是萌生了必须走一走这条徒步白龙山的线路。

徒步穿越白龙山

[2003年第一版《中国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白龙山线路列入国内30条心跳小线路之中]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中国徒步穿越》中介绍的白龙山简介和线路图]

《中国徒步穿越》一书中介绍的徒步白龙山,是从山西太原出发,行程2天。线路图所显示,第一天游历白龙山包括白龙庙,古井,高“寿”石,迎客松等十景;第二天登山至山上垭口原路返回。最远位置是白龙庙北侧山上的垭口草甸与森林,并没有登上白龙山主峰圣顶。经过搜索两步路路网,竟然没有一条驴友走过的穿越主峰圣顶的轨迹,因而可以推测出这条线路近年己罕见有驴友穿越主峰。因此,心想曾经的徒步白龙山线路过于简单,行程也很短,所以计划重新规划一条环线穿越白龙山主峰圣顶的线路,进一步拓展一下曾经的国内知名的心跳线路,让这条路线活起来,重新换发原有的生机。

徒步穿越白龙山

2019年10月I3日,相约志军、利平、卫平、海平、高旭、宝兴、老王、老苗和我共9名驴友,开启了探路穿越白龙山主峰圣顶的行程。
一大早从吕梁市区出发,车行至岚县普明后,左拐向西直奔白龙山前行。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清早雾气蒙蒙,一片茫茫白色。心想今天这样的天气登上山顶也是不识白龙山真面目啊哈哈。谁知进入景区的山脚下,突然天开雾散,白龙庙所在的山凹里却天空晴朗阳光明睸。大家下车徒步,先游览白龙庙诸景。

徒步穿越白龙山

我和老苗因为要把其中一辆车放到环线终点的位置,所以最后才到达徒步起点,其他驴友去看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提写的“高寿石”去了。我和老苗没有从据称360个石台阶上山,而是从古道石坡路直奔白龙庙。
《山西山河大全》载:白龙山,位于岚县西部普明乡西北边缘,与兴县的交界处。周长15公里,主峰海拔2253米。山上生长有树木和灌丛。原名大万山,相传明代正统年间,山上修了一座白龙神庙,故更名为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只见路边一块巨石上刻有“白龙山”三个大字,白龙山中的白龙庙在晨雾的笼罩之中。没走几步,晨雾忽然飘散的无影无踪,新建的庙宇建筑展现于眼前。

徒步穿越白龙山

[白龙庙中的戏台]

徒步穿越白龙山

[白龙庙戏台]

徒步穿越白龙山


据传,白龙庙内供奉的白龙神,是陕西米脂人,姓李名大。在陕西任州官时,因私放无罪难民被贬为岚县县令。他体恤下情,爱民如子,深受当地百姓拥戴。某年久旱无雨,县令率民众遍寻水源,来到大万山后忍着饥饿爬到半山腰,忽见石岩下显露出泥水,忙与民众撬石挖泥,挖至六七尺时,清泉自溢而流。县令此时倚石而眠,过了很久,众人不见醒来,便觉不妙,急忙呼唤,竟无反应。原来心力交瘁的县令己然溘逝。乡民在县令坐化之处盖了一间小庙,塑了神像,人们遇有灾病危难之事,便来祈祷敬香,多有应验。因挖出的清泉飞流直泄,翻岩穿谷,势若白龙滚动,人们便将小庙取名“白龙庙”。

[白龙庙正殿]

徒步穿越白龙山

[重修白龙庙石碑]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据白龙庙现存石碑记载,宋、元、明、清、民国年间均有修葺,逐步形成完整的庙宇格局。白龙庙为四合院建筑,正殿三间,进深两间。东西廊房各3间,历代石碑16通。正殿后有圣水古井1眼,井深约2米,井水用之不竭。相传,“村人有疾,饮而愈之”。

徒步穿越白龙山


[白龙庙正殿后面的白龙神池古井]
白龙神还有一个传说,说是白龙神看上静乐县泊水村一名韩姓女子,便变化为一白髯老者,常常牵马到韩氏女子挑水的河边。问她“曾许人否?”女子害羞低头不语,迅速挑水离去。一连数日,日日如此。姑娘诧异,告于母亲。母亲道,“倘再问,可以未许实对”。第二天姑娘又去挑水,又遇白髯老者如前所问,姑娘回答“未许”。于是白髯老者一把将韩姑娘提上马背向西而去。此时韩姑娘兄长正在对面山梁犁地,见状持鞭急追,追至白龙山白龙庙前,不见人影,进庙搜寻,见其妹与白髯老者并坐于神位之上。他怒从心起,扬鞭便打。老者抬手一指,兄长就不动了。原来白髯老者就是白龙神,韩氏姑娘取来为妻成为白龙娘娘,白龙庙中扬鞭站于殿中的即为韩氏兄长。

徒步穿越白龙山

白龙庙右侧,有条小路,通往白龙山十景之一的迎客松。
大家纷纷在迎客松前拍照留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站在迎客松处向东眺望,只见云海飘渺,远处山尖忽隐忽现,仿佛置身仙境一般,真是美仑美奂,令人叫绝!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回头北望,白龙庙掩映在金秋十月五彩斑斓的树丛之中,美不胜收!

徒步穿越白龙山

向北侧观看,远处巨大的寿字石清晰可见。据说这个石刻寿字,为国内最大的寿字石刻。

徒步穿越白龙山

转过迎客松,来到“白龙胜境”牌楼前,大家集体合影留念。

徒步穿越白龙山

[回望白龙庙]

徒步穿越白龙山

离开牌楼后开始徒步登山,景区开发过的小路上撒满了红叶。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一路上满山红遍,层林尽染,美的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一路陡坡上行,不足三公里,便爬到了垭口的位置。

徒步穿越白龙山

垭口处立有岚县与兴县的界碑。界碑一侧有兴县通往山上垭口的停车场。大家在两县界碑处拍照纪念。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离开界碑,按照规划轨迹,开始向主峰圣顶的方向行进。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第一个小山头,位于海拔2228米处的防火站。防火站建在仅低于主峰的一个山顶上,一侧是树林山坡,一侧是悬崖峭壁。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站在悬崖边上拍照留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一条公路直通白龙庙下]
从防火站下行到垭口,前面是行程中的第二个小山头。

徒步穿越白龙山


[回望防火站所在山头]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沿着山脊与林间互换行进,不一会儿又遇到行程中的第三个小山头。。

徒步穿越白龙山

穿过一片片灌木丛林后,又穿越一片片茂密的松林。遇到奇葩树形纷纷拍照留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林中小憩后,又继续前行。

徒步穿越白龙山

绕过一座山头后,前方又遇到了行程中的第四个小山头。

徒步穿越白龙山

天上晴空万里蓝天白云,山顶一侧松林一侧草甸,风景美不胜收。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一会儿在松林中行走,一会儿在桦林中穿行,一会儿又行进在杂木灌丛之中。

徒步穿越白龙山

刚才还是太阳当头照,忽然之间就变作乌云翻滚、雨急风劲。不一会儿又雨中夹着雪花,飘飘洒洒漫天飞舞。,

徒步穿越白龙山

[回望走过的第四个山头]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一会儿在山脊行走,一会儿在林中绕行。不知不觉之中,雨雪骤停,云开日出。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穿过好几处林子,开始向行程中的第五处小山头爬升。到达这个山头,就是白龙山主峰圣顶。

徒步穿越白龙山

经过起起伏伏,迂回曲折,阴晴雨雪,终于到达了海拔2253米的白龙山主峰圣顶。站在主峰之巅,感觉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
有资料讲,白龙山海拔2275米,为岚县最高峰,这个说法其实有误。《吕梁乡镇志》岚县卷中记载,岚县海拔最高点为大蛇头乡南侧的于家贤山,海拔2275米。此山与白龙山紧邻,所以有人误将此山当作了白龙山主峰。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白龙山主峰上拍照留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迎着西斜的太阳,大家依依不舍,开始下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这一段下山路,主要是沿着山脊行走,比较顺利。

徒步穿越白龙山

回望白龙山主峰,风景如画,分外壮美。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经过一片桦林,又顺着山脊崖壁边行走一段后,遇到行程中的第六个小山头。按照规划轨迹,翻过这个小山头就可以沿沟下行了。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走到下行垭口处时,太阳己经落山,视线渐渐昏暗。大家抓紧时间快速下山。由于刚刚下过雨,下坡路很陡且滑,一不留神就会滑倒。

徒步穿越白龙山

下行几百米后,夜幕就己降临。大家打开头灯、电筒和手机,摸黑前行。有驴友担心沟底无路,问我是否有路,正巧我曾遇到当地一老农,经问询告知沟里有小路通向山顶,所以我心中有数,并不象同行驴友那么担心害怕。小路时有时无,或隐或现,大家顺沟前行,终于穿过了千米大陡坡,走到了明显的古道上。此时,悬着的一颗心放松踏实了许多。再往前就是更明显的三轮车可以通行的道路了。一路快速行进,当一轮明月当空时,终于安全顺利地走到了预定的终点。

徒步穿越白龙山

徒步穿越白龙山

此次环线穿越白龙山主峰圣顶的全部行程为13点6公里,累计爬升916米。
如果这次活动在白龙庙游览的时间抓紧一些,在登顶后下山途中将放慢的脚步再紧凑一点,完全可以在太阳下山之前完成全部行程,而不至于夜徒千米大陡坡了。下次穿越就会更完美了。

徒步穿越白龙山

总结探路穿越白龙山主峰圣顶这条徒步线路,的确是一条非常好的经典线路:
其一,这条线路不同于普通徒步线路的上坡登顶,下坡到底的简单行程。而是全程起起伏伏,翻越六个小山头,行程弯弯曲曲,虽然总距离不长,但感觉路途遥远,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其二,人文历史景观丰富多彩,既有历史悠久的古寺庙,古景观,又有新时期名人巨型石刻“高寿碑”;既有古代白龙神传说故事,又有重新修建的白龙庙众多的精美建筑;
其三,自然风光美景变幻多样。奇树异石令人难忘,金秋时节层林尽染,山顶沿途草甸、松林、桦林、灌木丛林交替变换,美不胜收。
总之,穿越白龙山主峰圣顶这条徒步线路,绝对是一条经典的把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户外徒步线路。这次探路穿越,在原来国内知名线路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从而使这条路线增添了新的意境和内涵,特别值得推荐。
[注:个别照片选自同行驴友和网络,在此一并致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