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行刺後,朱棣的安檢防護措施達到武俠程度

皇帝上朝在一般情況下是安全的。

皇帝上朝主要有兩種風險

官者有俸祿、工作坐辦公室,除了爾虞我詐外,大部分皇帝龍威怎樣爆發、為何爆發,大部分官員也都是知道的,犯不著去行刺皇帝。如果上朝時的安檢工作得當,你想行刺也上不去。

上朝的安檢主要就是點卯。官職、模樣都在點卯者手中,幾乎經常見面兒誰都認識,你想喬裝也不可能。深藏匕首者摸摸也能摸出來。所以,官員行刺幾乎可以去掉絕大部分可能性。

但古代在上朝時行刺皇帝者也大有人在。

典型案例就是荊軻刺秦王,拿著一把匕首,結果被秦始皇刀背長劍揮斬之。

景清行刺後,朱棣的安檢防護措施達到武俠程度

另外一個典型,就是景清刺殺朱棣。去早朝的路上,景清穿著大深紅色的朝服(這是有心做厲鬼呀)懷著匕首,結果被朱棣覺得可疑。滿朝文武就他獨一個這身打扮,永樂大帝立刻讓人搜身,結果搜出匕首。

由上可知,皇帝上朝可能遇到行刺主要是兩種情況:一者,不認識的人被宣上朝,例如外官來朝;二者,改朝換代之時。前者其實最危險,後者皇帝的安檢措施比較嚴格。由此,歷史上的行刺皇帝的事情非常少。

像什麼“呂四娘刺雍正”那是民間故事、小說,真把它當真了,那自己就是棒槌(無惡意)了。

刺殺景清之後,朱棣有何防範措施

那麼,為了安全起見,皇帝其實是最怕死的了。誰不想當皇帝呀,特別是統一時期的和平皇帝們。

為何皇帝們“亂食金丹”者特別多?一者為了性慾,二者就是為了延年益壽。

景清行刺後,朱棣的安檢防護措施達到武俠程度

當然,“吃金丹”的皇帝們大多也都死在了這兩點上。所以,百姓都想“好死不如賴活著”,更何況帝王!

為此,永樂皇帝這位改朝換代的“篡位者”(只是為了表示他在那時,一些行刺者對其憤恨。對我來說,朱棣和朱允炆誰當皇帝都無所謂,當了且當得不錯又長遠者,在我的思想裡無所謂“篡”“不正”),也很擔心有更多的景清出現。

萬一有人“演技高超”騙過了自己和所有人,既位高權重又深得信任,最終來到自己近前給一匕首的話,那就麻煩了。

永樂遷都後,離開了讓他“心緒不寧”的南京,身在北京的他,仍然有些“懼怕”。懼怕那些“餘黨”混入自己的“愛卿”中。

某日,皇帝無意間看到一份貢品,表面上是一把扇子,實則是一個武器。

景清行刺後,朱棣的安檢防護措施達到武俠程度

永樂連忙問尚寶監太監這叫何物,太監回答說這叫“卓影辟邪”。

可惜,這個武器現在已經找不到了,只剩下傳說。

卓影辟邪的傳說初始自誰?發揚於誰

據明朝正統到弘治年間人陸容(1436—1494年)寫的《菽園雜記》中說“奉天門常朝,御座後內官持一小扇,金黃絹以裹之。常聞一老將軍雲,非扇也,其名卓影辟邪。永樂間外國所進,但聞其名,不知為何物也。”

這個陸容曾在兵部任職職方郎中,主管地圖、邊鎮城堡等事務,最終在浙江任右參政,主管軍務、屯田、糧儲、驛站、水利等工作,官居從三品。以他的地位和職業,應該有一定可能性。但因為其沒有交代“卓影辟邪”具體為何物,只能等待後來者解密了。

景清行刺後,朱棣的安檢防護措施達到武俠程度

後來,單士元(1907—1998年,故宮博物館建築研究室主任、副院長、研究員,明清檔案史專家)在其著作《故宮史話》中,根據自己的研究介紹了這一武器——這是一件一柄三刃的刀劍類武器,外圍圈成鐵線,然後用黃絹包袱裹起來,外形像扇子,立在皇帝身後。遇有緊急情況,持扇人手臂一抖,線圈自落,三刃出現,鋒芒畢露。

再往後,姜舜源在《故宮建築揭秘》中,給予了詳細揭秘。原文就不給了,我結合該文再聯繫一下我們的想象,大概如此:

皇帝在寶座上坐著時,前面沒有辦公桌,也不可能把武器放在裡面作為自保。可能永樂皇帝及其以後的一兩位皇帝(也就是仁宗、宣宗)會穿上寶甲、甚至內藏武器。但如果出現事情,皇帝可能來不及反抗。在這種情況下,寶座兩側的護衛就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景清行刺後,朱棣的安檢防護措施達到武俠程度

女官其實是錦衣衛,只不過扇子沒這麼大

寶座兩側,錦衣衛力士拿著五傘蓋、四圍扇,一個太監執華蓋站在寶座上方,一個太監手持兩把扇子站在後面,其中一把扇子就是“卓影辟邪”。

遇到危險,那名太監手一抖“卓影辟邪”利刃便出,由此可見,這名太監也是身懷“葵花寶典”的武林高手。

卓影辟邪是真是假

對於這個傳說,我們可以認為:在某些時間段內,“卓影辟邪”作為保衛皇帝人身安全的武器隱藏於世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很快,它就消失了。因為,宣宗以後,“建文一黨”其實通過行刺皇帝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已經為零。所以,陸容及其說與他的將軍不知道如何也是情有可原。

景清行刺後,朱棣的安檢防護措施達到武俠程度

歐洲畫作中的中國皇帝上朝,看了必噴飯呀

另外,這個傳說更多的是一種誤會。扇子在古代被稱為“避瘟扇”。這裡面的“瘟”其實是兩種意思,一種是“溫度的溫”,扇子嘛,它的功用就是扇風去熱。同時,溫熱也可以帶去某些疾病。另外一種就是驅趕蚊蟲,蚊蟲也是一些傳染病的病原。所以,溫、瘟同音,在古代人的意念裡,扇子又都可以去“闢”的。

同時,“卓影”就是“扇子”,卓乃“高而直”,影就是“扇影”。

綜上所述:關於“卓影辟邪”真實的可能性有,虛假的可能性也有。對於歷史學者來說:存疑。對於影視劇從業者那可是好的素材之一,當然,現代的武俠小說中的武器要比“卓影辟邪”邪得多。由此,可見,案件保護措施在永樂時期達到怎樣的程度。簡直那個時代的武俠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