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原標題:我省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貴州網訊(記者:劉曉雨 文/楊松)2020年3月16日,《青年時代》雜誌社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公佈即為這位貴州勵志90後作家洪紹乾(筆若),該刊物的編輯以《洪紹乾:苦難是通往幸福大門的入場券》一文對其進行傾心解說。

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據瞭解,《青年時代》是全國公開發行綜合性青年刊物,隸屬共青團貴州省委,《青年時代》雜誌創刊於1950年,是由共青團貴州省委主管主辦,青年時代雜誌社編輯出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具有60年創刊歷史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優秀期刊。旨在傾聽青年心聲,關注青年成長,弘揚優秀文化,傳播青春正能量。《青年時代》 是貴州解放後繼《貴州日報》之後的第二份新聞出版物。60年代初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和文革初期停刊,1974年3月復刊,1984年1月起,更名《青年時代》。創刊之初為4開8版報紙,刊期為半月,從第4期起改為32開本雜誌,刊期為半月,後曾變更為旬刊、月刊。70年代復刊時為32開本月刊,1979年7月改為16開本,80年代初期全面改版,1994年1月起正式改為大16開本,屬文化生活類青年刊物。2000年1月網絡開通運行,為全省首家期刊電子版。2006年7月經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由單月刊改為半月刊。

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洪紹乾:苦難是通往幸福大門的入場券

“河水漫上兩岸,岸上全是詩人/蒼白的木船從西方劃到武漢/手捧親生兒子坐在船上/我們早已沉入水底的白骨/被災難中的漁夫重新撈起/幾種鮮血已是水面上/唯一的劍刃般的光芒。

  木船從西方劃到武漢/河水漫上兩岸,岸上全是詩人/在每一個骯髒的碼頭/想起民國時期王的天堂/你不必恐懼水長路遠/你要相信燈火一定會被點亮/當中國的屠夫學會砍柴時/你手捧親生兒子坐在燈沿上。

  武漢!

  你要變成一隻鳥停留在石頭上/眾人就把屋頂打掃得乾乾淨淨。

  你要變成一雙筷子搭在碗上/兒女就把時間記得清清楚楚。

一旦這個節日開始熱鬧起來/這便是秋天脫下的盔甲/是幸福的我們,守著親人/正在迎接幸福的到來。”

以上是貴州籍作家洪紹乾1月30日在微博上發表的寫給武漢的詩歌——《木船從西方劃到武漢》。今年的春節讓人過得難忘,新型冠狀病毒迅速蔓延,1000多萬人口的武漢瞬間變成一座空城,全國也都宣佈進入一級戰備態勢,各地專家學者、醫護人員、志願者不約而同地奔向戰役一線,每個人都在用自身力量為抗擊病毒奪取最後的勝利而貢獻著力量。醫護人員在戰役一線與死神抗爭、志願者進村入戶宣講防疫知識,公益人士組織捐資捐物,而作為詩人,洪紹乾則拿起手中的筆,抒寫著自己對武漢的關懷和對戰勝病毒的期望。

年少成才多磨難

洪紹乾,筆名筆若,一個極具詩意的名字,他的筆名源於一段古訓:筆若隨心,神則遠。人唯無慾,品能清。“這段話表達了要看淡功名利祿、重視品德修身的崇高意義。起初我的作品被一個‘繁華如夢’的文友賞識,她幫我宣傳推送,她認為我的作品像是女孩子寫的,女孩子都喜歡用‘湘’字,與此同時,那個時候我正在創作書法作品,後來的號便稱為‘含湘筆若’,隨著讀者的稱呼簡化,便有了筆若這個名字的誕生。”洪紹乾介紹道。

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打開洪紹乾的履歷,不難發現,如今22歲的他,在文學領域,眾多榮譽加身。是詩人、作家、音樂人、獨立學者,中國好品牌影響力藝術青年形象大使、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貴州省詩歌學會會員,貴州詩人協會會員、貴州《作家訪談》主持人,貴州省詩歌學會網站編輯部副主任,中國青年作家純文學代表人物、貴州省90後作家排行榜首榜人物、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人物、中國90後十大作家排行榜人物之一,曾獲得“中國90後金筆作家獎”、“人人文學獎”等榮譽……從2008年開始,洪紹乾先後出版書籍《腳趾上的下弦月》《女人和果實》《圓夢城》等多部作品,書籍《腳趾上的下弦月》曾被清華大學圖書館收藏;還發行過音樂專輯《詩人與歌》,作品被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播出。

年少成名故事多,在這些光環的背後,卻隱藏著洪紹乾一段段難以忘懷的經歷。也正是這些經歷,磨鍊了他堅強的意志;也正是這些經歷,繪就了他勵志的人生篇章。

1997年7月,洪紹乾出生於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理化鄉法樂村,他的到來,讓原本貧苦的家庭多了一份歡樂。可是,在洪紹乾一歲時,他的爺爺因酒後給他洗手,不小心將他抱倒在地上導致額頭受傷,父母將幼小的洪紹乾帶去醫院治療回來後,爺爺因為自責一時想不開,便喝農藥從此與世長辭,這個事使得原本和睦的一家子關係開始變得惡劣,奶奶認為是幼小的洪紹乾“克”死了爺爺,而幼小的他知道些什麼呢,如今,爺爺只是一個可敬的詞,再無人的輪廓印象。

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在2000年的某一個下午,洪紹乾的家裡因建房需要木材,砍樹時不幸發生了,樹倒下後直接從洪紹乾的身上壓下去,同時他的右腳不慎伸入斧口而導致腳骨折。那時,醫療條件有限,受傷後根本沒有辦法及時送往大醫院進行治療,只有通過傳統土醫生進行止血包紮,如今洪紹乾的右腳腳趾已經被切除。

在文藝上,洪紹乾從小就展露出與同齡人不同的天賦,三歲半,他在當地小學上二年級,在這之前曾在村裡私校讀過一年,在學校,他深受洪天貴老師的指導,學習書法並參加“小學生書法競賽”榮獲一等獎。此後,2003年9月,洪紹乾轉入法樂小學,便開始自學詩歌創作,到小學畢業時,部分作品登上了“理化鄉小學生報”。

出生農村,貧困是身上難以撕掉的標籤,在洪紹乾生命的前九年,家裡沒有通電,他的童年“黯”淡無光。此外,上學時,洪紹乾在沒有要求父母接送的情況下,步行八公里左右的山路去學校;在2004年至2008年期間,洪紹乾時常和母親步行10公里去為別人補鞋以補貼家用和讀書費用,十分不易。不過,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把洪紹乾打敗,反而激起他變強大的願望,從小他就立下壯志:“我會讓看不起我的人看得起我,讓看不見的人看見我。”

初中三年,洪紹乾變成了他壯志裡那個讓人看得見的少年,他在學校,宛如一個小明星,作文常常被公佈為模範給學生相互借鑑學習,他對文字的把握和認識較之小學,又有了質的變化。在詩歌的真正意義上的創作,洪紹乾說:“大概在2008年5月份的一個下午,因為父母對我的一場誤會,從而寫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歌《天空》,剛開始是創作現代詩歌和散文,隨後我也創作了很多古代詩詞和小說,因為那個時候還處於一個學習階段,各方面都不夠成熟,一直堅持直至2015年才開始有起色的。”此後,他開始投入文學創作。

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讀高中時,洪紹乾除了文學創作外,他還自學軟筆書法、詩歌、文學、攝影、軟件等知識,曾被評為“90後青年文藝奇才”,其書法作品登上貴州都市報,並在2013年貴州省現場書畫大賽“我們的中國夢·我們的價值觀”中以軟筆作品《中國夢·少年情》、《中國夢》等作品展覽於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大定府,分別獲得青年書法家組一等獎、三等獎。此外,洪紹乾不斷耕耘,16歲時詩歌作品達到487篇。

高中時期,洪紹乾在文藝上收穫滿滿,同時也遭遇了生活給的痛苦。2011年,已是少年的洪紹乾,奶奶因為修建豬圈要砍樹,他心疼奶奶年紀大,便幫著奶奶分擔,但好心卻做了“壞”事,他不小心從豬圈上掉下來,頭上開了一道長長的口子,失血過多當場昏迷,經過多次搶救後才甦醒,如今留下了25針的疤痕。2013年11月,洪紹乾備戰高考,為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他刻苦學習,每天凌晨兩點睡覺,早晨六點起床去往校外的補習班上課,由於冬天路被凍住特別滑,走路時不慎滑倒導致右手手背骨折。洪紹乾考慮到家庭條不好和即將到來的會考,他不願進醫院動手術,便在當地找了土醫生將用夾板來幫助其骨折部分復原,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強忍著疼痛,練習用左手通過了會考。

通過幾年的沉澱,洪紹乾的文學創作之路漸有起色,2014年,他的作品登上貴州作家網“詩歌年鑑·2014卷”書刊出版,併成立《中國若昕文學詩刊社》。2015年,洪紹乾受到甘肅省天水市作家繁華如夢指點,並將其的作品推送到天水市文化紙刊。此外,他的作品登上星星詩刊《青年詩人》並開始策劃出版代表作《腳趾上的下弦月》。

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中國青年詩歌鬼才”

2015年6月,洪紹乾考入江西省共青科技學院,在學校,他成立《中國若昕文學》並在共青城市發行報刊、若昕週刊,成立《若昕詩歌文學》微刊,考上高級攝影師併成為中國圖網簽約攝影師,爾後出版攝影集《那逆光的一瞬間》並被收藏於共青城市圖書館。而這一年,洪紹乾也是禍不單行,在2015年9月23日經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紅十字醫院查得洪紹乾患肺炎,當日由當地紅十字醫院急救車送入該醫院就診,在醫院的全力救治之下逃過此次劫難。

大病初癒後,2015年12月,朦朧詩歌作品《腳趾上的下弦月》成功出版,該書的封面圖便是作者那隻受傷的腳;當月,洪紹乾擔任共青城市雨曦文學社書法部部長,並簽約百度閱讀發表詩歌作品《把日子過成詩的模樣》在寫作上走紅於網絡。

走紅網絡後,洪紹乾引發了“筆若現象”,被媒體和文壇讚譽為“中國青年詩歌鬼才”,中國文學研究院院長易白先生將其讚譽為詩歌裡“年輕時的瓦西里·康定斯基”。他的作品逐漸被大眾熟知,作品入選《中國作家》《中國風》《中國當代愛情詩典》《華語詩歌》《星星詩刊》《上半月刊》《北方詩人》《詩刊》《夢筆文學》《中華詩歌典藏》《新詩維》《夢筆詩人》《潯陽江詩集》《花非花草詩集》《當下月刊》《參花》等紙刊;他在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貴州作家網、詩人網、中華詩人網、江山文學網、博客中國、詩歌中國、詩詞天地、中國詩歌、每日一詩、銀河文學網、原創文學、價值中國、百度閱讀、星星詩刊、散文吧、新時空等建立博客詩歌專欄。2017年,洪紹乾的勵志故事被中國新聞網、中信網、新浪頭條、網易新聞,百度新聞、新浪新聞,騰訊新聞、貴州新聞網、畢節試驗區、今日頭條等40多家媒體報道。

在這些“火紅”的歲月中,命運又給洪紹乾開了“玩笑”。2017年5月15日,洪紹乾出版書籍期間,由於他長時間久坐、工作勞累過度,因身體不適經九江市美佛醫院檢查得知患下腸腔膿腫疾病,不得不做手術。而這一個關鍵的時期,因為洪紹乾的詩集正在出版期間,他卻躺在醫院,為了不耽擱出版進程,於是手術的第二天他立即辦了出院手術回到家中繼續工作。

2017年6月28日早晨,洪紹乾在樓梯口不慎跌倒導致左腿雙骨骨折,這給他的家庭和人生帶來很大的影響,意味著在一年之內不能幹活並且要持柺杖走路。在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紅十字醫院住院期間,洪紹乾並沒有因為骨折的疼痛而閒著,反而創作了很多詩歌,例如:《三個腳後跟》《在白色樓房中央的夜晚》《窗》《懸掛起聖潔的黎明》《晚上》等等。出院後他沒有停歇,而是堅持工作,《若昕文學·詩集》第一期印刷結束,他帶著柺杖揹著行李連夜坐火車趕到貴陽將書籍寄發給作者。

中國90後作家洪紹乾登上《青年時代》2020年第四期封面人物

命運的玩笑並沒有讓洪紹乾停下手中的筆,“筆若現象”熱度不減,2018年7月25日洪紹乾登上了由中國北京集郵宣傳中心網、北京捷潤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中國郵政總部、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共同舉辦的“弘揚中華文化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文化強民族強·新時代中華榜樣人物”的人物榜。洪紹乾是唯一一個90後上榜的青年,為此又在青年中起到了一個表率作用。

剛成為榜樣人物不久,洪紹乾的肺炎復發了,這一次的復發相比2015年要嚴重很多,高燒40度一直不退,在江西經過多家醫院治療後還是沒有得到控制,最後病情嚴重到在江西治療過的醫院直接拒絕洪紹乾入院。九江市人民醫院只好給洪紹乾辦了跨省轉院手續,他從江西回到貴州,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人民醫院傳染科進行住院治療,這一住院將近3個月。在此期間,在病床上,他創作了許多關於“醫院”、“家人”“太陽”的詩歌作品,比如:《窮人的北病南治》、《假如我在這裡死了》、《在人民醫院的清晨裡狂想》《父親就是一張床》、《九月裡,我是多餘的》、《在醫院的早晨裡疑問》、《大詞重寫,苦難依舊》、《獨角羊重返孤島》、《父親在小門裡等我》等等。

病癒後,洪紹乾則迎來人生新的起點。2018年12月28日,“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榜單發佈會在北京舉行。據瞭解,該榜單製作小組由來自中國出版集團、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詩歌網、起點中文、騰訊、網易、中國少年作家網、掌閱等23家單位推薦的作家、詩人、學者、出版人、媒體人、讀者代表組成,小組成員平均年齡40歲,包括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歷時半年,通過走訪調查、網絡問卷等多種途徑瞭解90後出版物市場及讀者意見,採取四輪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60位得票數最高的作家,洪紹乾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2月20日,中國文學研究院把青年作家洪紹乾(筆若)的成名現象,作為一個研究課題深入研究,從而又推出每年一屆的“筆若詩歌獎”。2020年1月8日,人人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運河劇院(原北京物資學院劇場)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獲獎者、嘉賓、各大新聞媒體、文學工作者及愛好者雲集北京參加了這一盛會,洪紹乾以最年輕的姿態斬斷“人人文學獎”“中國網絡詩人”獎。

如今的洪紹乾,儼然變成了當初理想中“人人看得見”的勵志青年。他的故事還將被人們銘記,他引領的“筆若現象”還將持續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