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上哈佛的天才,最终却送进精神病院,终身不碰数学…...

北宋有名的文学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名叫《伤仲永》。说的是在江西有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从小聪明无比,但是他的父亲却浅显的想要用他赚钱,最终一个天才变成了一个普通人。这个故事里仲永不是自己选择后半生做一个平庸之辈的。

但在国外,有一个天才,8岁会八种语言,九岁就在哈佛进行讲座,可他后来自己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

11岁上哈佛的天才,最终却送进精神病院,终身不碰数学…...

这位天才名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出生于1898年4月1日。他后来经过检测,智商超过了250,是有史以来智商最高的人类。

鲍里斯·席德斯是他的父亲,说起来,威廉算是一个试验品,他的父亲在他的身上做了一种实验。

鲍里斯是当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医学博士,他开始学心理学是因为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

为此,他给自己的儿子也取了这个名字,为的就是不忘恩师。

11岁上哈佛的天才,最终却送进精神病院,终身不碰数学…...

在儿子还没有出生之前,鲍里斯就开始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发展,在威廉出生后。

鲍里斯做起了实验,好验证他的幼教理论。

根据他留下的书籍记载,威廉在刚出生的时候只能说是一般聪明,在经过实验之后,他开始能自我学习,并对各类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鲍里斯也发现,这样的行为会伴有严重的强迫症。

威廉不能忍受上菜的时间晚一分钟,那样他会很难受。

威廉的母亲也支持鲍里斯做这项决定,他们两都是犹太人,从俄国逃难去的美国。巧的是两人都是医学博士,在这样的教导下,威廉成长得很快。

两岁的时候他自学了拉丁文,三岁又自学希腊文。四岁的时候,他就可以用希腊文来阅读荷马史诗,用拉丁文阅读高卢战争。

11岁上哈佛的天才,最终却送进精神病院,终身不碰数学…...

他就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天才,别人在这个年纪走路都还摇摇晃晃,而他已经能静下心来看古希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六岁,威廉对解刨学还有逻辑学感兴趣,他的父母没有给予他任何帮助,有的只是引导。

大概是受父母影响,6岁的时候,威廉成功通过哈佛大学入学测试。他的人生熠熠生辉,从四岁到八岁的年纪,他就已经写了四本书。

到八岁的时候,威廉已经学会八种语言,分别是拉丁语、希腊语、法语、俄罗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英语,以及自己发明的一种新的语言,被称为Vendergood。

少年的辉煌到这里还没有结束,9岁他再次通过哈佛大学的入学测试。只是他的父亲不让他过早的入学,10岁,他开始修正哈佛大学逻辑学教授书稿的错误。

11岁上哈佛的天才,最终却送进精神病院,终身不碰数学…...

11岁,他成功的进入了哈佛大学,他几乎可以说是哈佛大学年纪最小的学生。威廉没有学习语言也没有学习哲学、解剖学,而是研究高等数学和天体运动。

11岁的年纪,他就可以在哈佛的数学俱乐部演讲四维体。当时有麻省理工的教授表示,威廉将来会成为伟大的数学家,甚至会是这个领域的领袖级人物。

但他的人生并没有按照这样的轨迹走下去,17到21岁他在哈佛教书,学生的年纪都比他大,因为不善于教书,一年后辞职离开。

21岁,他参加社会主义者May Day游行。被判18个月,然而威廉的父母对此非常失望,认为他需要改造。送他去了精神病院,不过一段时间之后又把他接了出去。

23岁,成年的他避免所有跟数学有关的事情,只从事体力活这一类的工作。

11岁上哈佛的天才,最终却送进精神病院,终身不碰数学…...

威廉从年幼时的天才少年,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为什么这位智商最高的神童会有这样的下场,恐怕还得是他父母教育的原因吧。后来威廉如此憎恨数学,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神童的经历进行反抗。46岁的时候,他死于脑中风。

他的后半生一直都在逃避父母的安排,而他父亲因为他开创的席德斯式教育法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为最受欢迎的九种育儿方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