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名状》:人性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契约精神下的隐喻人生

《投名状》是陈可辛导演,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等主演的电影。

电影的故事源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主要讲得是:大哥庞青云(李连杰饰)、被同僚出卖,所带军队在一场战役后,无一生还。他装死,躲在战友的尸体下,才活了下来。在结识了土匪赵二虎(刘德华饰)和姜午阳(金城武饰)后,三人义结金兰,到最后自相残杀的故事。

2008年,该片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等奖项,李连杰凭此片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本文将从电影的故事情节入手,结合电影色调,说一说我观影后的感想。

电影《投名状》:人性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契约精神下的隐喻人生

一、情节:两条线索一个矛盾

① 第一条线索:莲生与庞青云的爱情——恨不相逢未嫁时,拧巴的虐心

莲生曾做为“扬州瘦马”被人培养。何谓“扬州瘦马”?“扬州瘦马”是指古代的扬州,一些人先出资把贫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买回来,教她们唱歌跳舞、琴棋书画。等她们长大成人,卖给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从中牟利。

因贫困家庭的女孩多瘦小羸弱,她们就像马商把买来的瘦马,养肥后再卖出一样。故称“扬州瘦马”。

可见莲生也是个命苦之人。幸好她遇到了赵二虎,把她救出来了,做了土匪的压寨夫人。但受过艺术教育的人和一个粗枝大叶的土匪怎么会有共同语言呢!这是莲生要逃离的原因。

离家出走的莲生和从战友尸堆中爬起来的庞青云邂逅了。上天造物弄人,是他们命定的劫数。莲生穿过一道道贞节牌坊,在破屋的土坑上,放纵自己的情欲,狠狠地爱了同样受到自己内心谴责的庞青云。

她本是赵二虎的妻子,又爱上了另一个男人。

电影《投名状》:人性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契约精神下的隐喻人生

② 第二条线索:人性与现实的碰撞,兄弟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混乱的年代,朝廷不管百姓的死活。无论是土匪还是官兵,就连老百姓,都被饥饿逼成了野兽。就像动物一样,为填饱肚子,必须去猎取食物。

对于弱者能有什么样的选择呢?要么像赵二虎,姜午阳一样组织起来,组成弱势群体,抱团取暖;要么就加入强势群体,变得强大之后,如果有一点残存的人性的话,终究有一天会显露一些人性的光辉出来。

他们选择了后者。

三人纳了投名状,义结金兰后,加入了清军,开始了抵抗太平天国运动的战斗。故事情节按着这条战争线迅速展开,对人性的揭示也随着一场场战争越来越残酷。

舒城之战,三兄弟拿命来拼,800多人拼死一战,最终胜利,自此扬名立万。

接下来影片略略的表示了他们打了好多胜仗。三兄弟感情迅速升温同时,大哥庞青云的理想也渐渐浮出水面了。他要尽快结束战争,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而不是他们最初的理想“抢钱、抢粮、抢娘们”了,为了立自己之威,也为了匡正军纪。他说“军队里只有一个头”,毫不顾及赵二虎的劝阻,杀了强奸女孩子的两个年轻土匪,这是庞青云和赵二虎第一次发生冲突。

这体现了赵二虎的重“情”而疏于大义。而动手杀狗子和年轻土匪的是姜午阳,他是相信大哥救万民于水火的大志的,他明于大义而绝于情,这也给他射杀降俘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这次立威杀兄弟,是两人矛盾的开始,那么接下来的苏州之战和南京胜利发生的事情就是他们矛盾的升级。

电影《投名状》:人性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契约精神下的隐喻人生

苏州之战,实际上是一场物资消耗战,双方力量相当,僵持不下,拼得就是谁的粮食多。无论城里还是城外,都是饿的发疯的人。

赵二虎想到了“擒贼先擒王”的办法,他混进城内,刺杀守将黄文标。他没想到黄文标以自杀的方式,扑到他的刀上,唯一的条件就是他死后,不要杀他手下的降兵,让他们回家种田。他也没想到,大哥真得杀了4000降卒,三弟也口口声声说“大哥是对的”。

赵二虎愤慨满胸,发动了一场兵变,要带回他的土匪弟兄。

庞青云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跪求二虎留下,姜午阳也说“二哥,别走,你走了,咱们这个家就没了”,这是最动情的劝说了,二虎重情,留了下来。他对庞青云说“我看着你,你对,我跪还你,你再错,我杀了你”。这是庞青云和赵二虎第二次发生冲突。

很快南京城破,终于胜利了。赵二虎私分军饷的事被三位权臣知道了,狄大人那句“你的山字营姓赵啊”,对庞青云的刺激还是很大的。加之他和莲生的私情也被姜午阳发现了,他和赵二虎的矛盾达到了高潮。

庞青云马上大权在握,理想就要实现了。他向朝廷纳出了投名状——杀赵二虎。一举两得的事,他为什么不干呢!可怜的赵二虎,他在临死前还心心念念的是大哥的安危呢。

单纯的姜午阳,还以为是莲生的原因,大哥才要杀二哥呢,他把屠刀对准了亦嫂亦母的莲生。可怜的莲生,一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却死在了相逢不得时的爱情里。

当姜午阳看到二哥已死,“兄弟杀我兄弟者必杀之”这结义誓言,促使他去杀庞青云了。

在庞青云参加就任典礼的路上。他一遍遍地喊着“兄弟杀我兄弟者必杀之”,一次次的攻击他不可能战胜的大哥。他一遍遍地喊着“兄弟杀我兄弟者必杀之”,也意味着自己也是“杀我兄弟者”,他在杀死大哥后,他也不会活着。

当姜午阳最后一刀刺入大哥的胸膛时,他看到了大哥背后的黑枪。可怜的庞青云“这一生如履薄冰”还是没有走到对岸。

庞青云的理想和野心彻底破灭了。当他倒下,祈求姜午阳快点杀了他。他宁愿死于投名状,也不愿意死于自己理想的寂灭。

姜午阳一刀结束了大哥的命,高喊“刺庞者,姜午阳是也”。他成全了大哥。如果他能知道二哥死时心念大哥的安危,知道二哥也认为自己死于投名状,他会认为二哥同大哥死的一样幸福吧。最后姜午阳被凌迟处死。

电影《投名状》:人性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契约精神下的隐喻人生

总结一下:

从结构上讲,这两条线索都为同一个矛盾——赵二虎和庞青云兄弟之间的情和思想的碰撞服务的。

传统的兄弟情义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和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个男人和三个女人,更有甚者,女子也具有男子的豪情壮义,这和莲生的背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义结金兰后的兄弟姐妹,讲究肝胆相照,忠诚不愈,同甘苦,共患难。

影片打破了传统道德对兄弟情义的认知。揭开兄弟情,朋友义的面纱,展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在权力贪欲等利益面前,兄弟情,朋友义皆遭背叛。令人一声叹息。

电影《投名状》:人性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契约精神下的隐喻人生

二、隐喻,影片的核心之眼

① 影片在色彩上的采用灰暗的色系,突出了故事的沧桑感。战争过后的破败与荒凉在灰暗的光影中彰显了人性的残缺,更像人物内心兽性的隐喻。

在影片的开始,就是庞青云战败的战场和逃荒的人群,全部都是灰色的,灰色的人群、灰色的贞节牌坊、还有飞扬的灰色尘土,如果不把整个影片看完,你差不多会以为是一部黑白影片呢。 这些无不显示着人在惶惶乱世中流离失所的心相,那些灰黄的棉袄,绽开的线头,露出的棉絮,给人一种质感。

灰色的城墙、黑色的沙土、战士脸上的血迹和着尘土也是黑斑点点,就连苏州城中天井中的水都是黑色的,伴随着被扔到战壕之外的垂死之的声声哀号与咒骂,让粗糙、阴冷的色调充斥着整部作品。无不揭示战争下的人间没有半点生活的美好。

色调,随着情节的推进,色彩也在一点点的加重,由开始的灰黄变形灰黑。在庞青云诓杀赵二虎时,三兄弟阋墙之气已经不可调和,庞青云的深宅大屋,午阳的黑衣黑帽,二虎奔入的雨中长街,灰黑的发青,寒意森森。

电影《投名状》:人性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契约精神下的隐喻人生

② 投名状的隐喻

投名状一词,来源于《水浒传》中林冲初上梁山,朱贵跟林冲说:“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意思是加入一个组织前,以该组织认可的行为表示忠心。指一个人在进入绿林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

其实,自古至今,人人都活在自己的投名状里。投名状隐喻之广,不只是土匪们互相取信那么简单。

汉初三杰中的萧何,为使刘邦不疑心自己会叛变,故意贪污,让刘邦觉得,此人不过为了钱,没有权力野心,对自己没有威胁。这是萧何的投名状。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之后,来了个“杯酒释兵权”,算是比较温和的对当初兄弟的背叛,没有杀死他们。放下兵权,这是大宋开国将领的投名状。

这些事例,无不昭示着投名状的隐喻。都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组织表达着忠心。最后都无法摆脱利益、权利带来的诱惑,纳了投名状的人,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作者自介:

辍笔十年,偶遇自媒体,搁浅的文学之梦,终被搅动。本人爱好文学,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戏剧等,无不涉猎。愿与诸君分享我的人生体验。并欢迎关注和转发。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所有。不得抄袭和洗稿。请君高抬贵笔,尊重纸上耕作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