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這一帶的四川話是較早期四川方言的存留:南充西路話

南充這一帶的四川話是較早期四川方言的存留:南充西路話

南充西路話,又稱為西路口音,嘉陵區西部龍蟠鎮、桃園鄉、三會鎮、積善鄉、七寶寺鎮、集鳳鎮、龍泉鎮等鄉鎮一帶使用的語言,位於四川方言中保留入聲的岷江小片在四川盆地東北部的方言島之中(包括鹽亭、射洪、劍閣、蒼溪、南部、西充等地)。該方言島受四川明清移民運動影響相對較小,是較早期四川方言的存留,與南充城區方言有較大差異。與成都話、南充城區話相比,南充西路話聲韻上擁有保留入聲、中古鹹山攝區分一二等字(關guan≠管guang)、擁有翹舌聲母等特徵。南充西路方言大致可分為龍蟠(含集鳳、裡壩、禮樂、大通)、金寶(含桃園、積善、三會、太和、七寶寺、龍泉)、雙桂(含石樓)三個片區,各鄉鎮之間語音仍有差別。

南充這一帶的四川話是較早期四川方言的存留:南充西路話



音韻

  • 聲母

以桃園鄉方言為例,南充西路話共有25個聲母(含零聲母),與成都話相比多出一組翹舌聲母(c、ch、s、r)。同時西路話有較多非組字讀送氣清雙唇塞音p,如甫pu、赴pu、輔pu等,較為存古。比如成語“前赴(fu 四聲 )後繼”,西路話讀作“前赴(pu 一聲)後繼”。

  • 韻母

以桃園話為例,南充西路話共有39個韻母。南充西路話與其他四川方言相比的音系上的最大特色是中古鹹山攝、宕江攝的分合較為特殊。其中古端見系鹹山攝合口區分一二等字(關guan≠管guang=廣guang、環huan≠歡huang=黃huang),鹹山攝合口一等字與宕江攝合口合流;同時宕江攝和鹹山攝今開口呼字多合流(湯tan=灘tan、三san=上san)。南充西路話還有部分曾梗攝字混入宕江的特點(坑kan、繃pang)。

南充這一帶的四川話是較早期四川方言的存留:南充西路話


另外與成都話、南充話相比,南充西路話韻母也擁有四川岷江方言韻母的一些共有特徵,如果攝見系字區分開口合口(哥ge≠鍋go),麻韻開口三等字精、影組韻母為i(借qi、爺i),章組韻母為ei(車chei、蛇sei)。同臨近西充話類似,南充西路話山攝入聲字可區別開口合口(合he≠活ho)、沒有系統的舒入韻母對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