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談談外國人的超國民待遇問題

這段時間以來,有幾個新聞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一是上海一外國人從國外進入國內不遵從防疫規定統一酒店隔離14天的要求。而上海市社區工作人員竟然同意對其進行特殊化,允許其本人居家隔離,老婆及孩子借住親戚家。二是一澳大利亞華裔女子回國躲避疫情,竟然不戴口罩在社區跑步,拒絕居家隔離14天的請求,還大言不慚的對著社區工作人員的鏡頭喊非禮騷擾。三是青島三個國外人員在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的過程中竟然插隊要求所有中國人出去。最後是廣州一護士在給一國外入境人員進行檢測時,被外國人咬傷。


個人談談外國人的超國民待遇問題

大理 15°c 晴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這種情況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是誰給了外國人在中國高人一等的權利?

改革開放初期,國外人進入中國的不多,考慮到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為了照顧外國人的感受,我們處處忍讓,站在外國的人角度為他們考慮,遇到問題對其進行特殊化處理。可就是這種特殊化處理,經過外國人的口口相傳,及本國人員的見證,逐漸演化了外國人的特權,本國人民卻成了二等公民,低人一等。

可如今已是21世紀20年代了,隨著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入中國。這種特殊化已經不合時宜了。而且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反感。

來中國的人中不可避免的進入了一些洋垃圾。把中國人民的善心,特殊化處理當成是外國人的特權,高人一等,不遵守中國的法律制度,風俗習慣,政策要求。

更有甚者,連本國人民都習慣了這種高高在上的特權,從國外回來後就自覺高人一等。處處頤指氣使。華裔澳籍女就是這種。

個人談談外國人的超國民待遇問題

對外國人的特殊化處理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中國已經不是幾十年前那個弱小的中國。

我們需要提升民族自信心,不能再對外國人進行特殊化處理,應該對國內外所有人都一視同仁。

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整改:

  • 政府各機構,不能搞特殊化,所有人一視同仁
  • 對所有國外進入中國人員,在辦理護照簽證時,加強犯罪記錄審核,明確告知需要遵守中國法律法規
  • 在機場入境處醒目位置,張貼標語,請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及風俗習慣。不遵守的話直接遣返
  • 政府基層機構,尤其基層警察需要加強培訓涉外情況處理,加強對外國人的管理,隨機抽查護照簽證,對簽證逾期、不遵守中國法律的外國人進行驅逐操作,不要怕操作麻煩引起外交糾紛,不能搞特殊化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操作。
  • 修改中小學教科書,避免過度美化外國人形象,提升中國文化元素,提升民族自信心。
  • 加強對外教的資格審查制度,禁止不合格或者有犯罪記錄人員的聘用,核查外國人文憑證書,必須得到教育部認證
  • 高校留學生不能區別對待,必須一視同仁,不能搞特殊化。嚴格要求。不會漢語人員,禁止招錄進入大學。不能將外國留學生人數作為高校的kpi評價體系。
  • 引導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不崇洋媚外,建立正確的中外交流規則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希望建議能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謝謝!當然了也歡迎大家的補充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