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有時候你成為某一類人是偶然,也是必然。

就如同你向這個宇宙發射了一種頻率,宇宙能量感應到了,一條路就出現在你面前。

雖然有些玄學,但或許真的如此。


我為何成為一個去關注女權的人,也是很玄妙的。

起因於遇到過很會PUA的前上司。很受害,言語上的打壓,心理上的打壓。總之,你說什麼都是錯的。一定要按TA的來,才是標準。

那時候年輕不懂事,作為女性也過於能忍耐。畢竟從小到大家長和學校教女生的都是與人為善。

可是後來你發現對情感勒索者為善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掉入憤怒和失去內心能量的大坑。


越發反問是不是我哪裡做的不夠好?我是有問題的?導致本來就有些自卑的性格更加自卑,深怕犯錯。但總會有觸底反彈的那一刻。

關注心理學的知識之後,一覆盤推導,發現或許並不全是自己的問題,是碰到了蘇珊·佛沃博士在《情緒勒索》裡寫的那種掌控型人類。

《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工作可以再找新的,但這種被傷害的憤怒是沒辦法通過憎恨去排解的,你可以去像祥林嫂一樣一遍遍的複述,但是就如同在莫烏比斯環上跑圈的螞蟻,沒有出口。


於是開始自學心理學的理論,很想知道薩提亞一類的課程背後的機制,開始讀專業的心理學書籍。自學當然難啃,但還是有熱愛和趣味的。同時期學習寫作,寫作和女性主義的書忽然出現於視野中,一起撲面而來。

找到了《阿西莫夫論科幻小說》。裡面提到了《她鄉》。打開了新世界大門的感覺。

《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就是這樣成為了一個關注女權的人。當然人去堅定某些主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很多細微之事的累積。

看這本書的時候思考究竟女權對我來講代表什麼。現在還在思考。

《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一、性別二元劃分


1915年出版的《她鄉》是一個女性烏托邦的諷刺預言。


吉爾曼筆下的三名男子都帶著錯誤的假想和自以為是的策略進入一個陌生的國度。


書中對性別的定義也提出新的看法。當波伏娃說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時候,實際是在說:決定這種有著所謂女性氣質的人種的是整個文明體系(目前看到的譯文就是這樣的表達)。

《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因為你是女性,所以你要溫柔、你要化妝、你要矜持、你不準這樣、你不準那樣……

因為你是男性,你要勇敢、強壯、不可以哭……


聰慧和可靠的女人被描述成有男子氣概的,彷彿這些個特質安在女人身上就是不合適的。


簡單粗暴的性別二元劃分法,把人一生下來就貼好了女人和男人的標籤。


在她鄉的世界裡,首先她們是人,刨除性別二元的分類,這些女人正常的、自由的發展出屬於人類的可貴特質。


二、當女人從生育中解放出來


我永遠記得初次看《十二國記》的震撼。

作者創造了一個迷人的世界架構。複雜,宏大。

這個世界裡"裡木"的存在讓她們從生育中解放出來,可以去在社會角色中找尋自己的價值。而十二國記又不單單是這樣一個故事。其中涉及了三位女性主角,她們各自的人生經歷。

《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我們回到《她鄉》:這裡的母職是經過理性的選擇,不是直覺的。她鄉的女人各有特長,專司不同的社會職務。育嬰的事業是由最優秀的人材掌管。


吉爾曼對創造兩性烏托邦是樂觀的——如果"人的共同意識裡包括的是男人和女人,而不只是男人的時候。",她暢想了這樣一種可能。


反而是阿西莫夫在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提到了後續,用很中立客觀的語氣描述瞭如果這本書出了後續那個故事是不容樂觀的。


三、靈性


第9章作者借人物的口寫到:"我們的理論是,這裡有個年輕的人類,心智和身體是一樣自然的東西,成長的東西,拿來使用和享用的東西。我們想辦法滋潤、刺激、操練孩子的心靈一如她們的身體。

教育兩個主要的範圍,你們當然也有了,對嗎?那就是需要知道的事情和需要去做的事情。"

這段話對應前面的在林中穿梭的輕盈少女,幾乎是眼前就出現了宮崎駿筆下的很多少女角色的面孔:美麗的、可愛的、強大的,溫柔的少女們。


四、作者本人的經歷


吉爾曼本人的經歷也令人唏噓,但她一直都是一位鬥士。

1892年,她的帶有自傳性質的《黃色壁紙》出版,1973年由女性主義出版社挖掘再出。


吉爾曼的第一位丈夫是典型的舊式美國男人,用心理學分類就是"掌控型的男人",吉爾曼生完女兒後,精神每況愈下,或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產後抑鬱。


作為醫生的她的兄長和丈夫,因為"善意和疼愛",把她關在一個鐵棧欄的房間裡。小說裡的丈夫、兄長和小姑為代表的厭女群體對她進行"剝奪"。這又是一例典型的剝奪一位女性內在能量的事件。


作者本人在結束了這段為期四年的婚姻後,一直從事社會改革運動,而她的第二任丈夫喬治始終全力支持妻子的社會改革運動。

一九三五年吉爾曼罹患乳癌。


她一生寫作不計其數,《她鄉》和《黃色壁紙》是她最著名的兩部小說。

我不禁想如果她更健康長壽是不是會有更多優秀的作品留存後世。


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與逝者協商》第3章中關於女作家的部分寫的相當的有趣,你幾乎就是可以想像這樣一位女性才可以寫出《使女的故事》這樣的小說的,也必定會是她。

《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如果說男性藝術家的犧牲是情理之中的,女性藝術家是不是得做出更大的犧牲?

扮演偉大藝術家的男人理應享受人生,這是他投身藝術的應有之義,享受人生不外乎就是美酒佳釀、美人相伴和夜夜笙歌。

但如果女作家也去享受美酒和男人,很可能被當做酒鬼和淫婦,所以她只能與笙歌為伴了,而且最好是天鵝的哀鳴之歌。"


值得感謝的是,正是因為她們,以及歷史上無數優秀的女性前輩們的一代代發聲,這個世界還是向著更不錯的方向前進。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更多女性作者的書籍,看到更多女性導演的作品:《醒來的女性》、《我的天才女友》、《毒木聖經》、《燃燒女子的肖像》這些作品得以面世,被更多的人看到。而不再會是女性作家為了出書不得不用男人名字的時代。

《她鄉》,願你一生堅韌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並且在正常情況下,也不會有再次把產後抑鬱的女性關在"一個黃色籠子"裡的事情發生。


在這樣一個時代,願每位女性都能活你心中的最佳模樣!


河童與鶴,業餘書評人,影評人。二次元重度愛好者。自學心理學的路上。信奉終身學習。相信寫作是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輸入和輸出去習得的一種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