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有时候你成为某一类人是偶然,也是必然。

就如同你向这个宇宙发射了一种频率,宇宙能量感应到了,一条路就出现在你面前。

虽然有些玄学,但或许真的如此。


我为何成为一个去关注女权的人,也是很玄妙的。

起因于遇到过很会PUA的前上司。很受害,言语上的打压,心理上的打压。总之,你说什么都是错的。一定要按TA的来,才是标准。

那时候年轻不懂事,作为女性也过于能忍耐。毕竟从小到大家长和学校教女生的都是与人为善。

可是后来你发现对情感勒索者为善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掉入愤怒和失去内心能量的大坑。


越发反问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我是有问题的?导致本来就有些自卑的性格更加自卑,深怕犯错。但总会有触底反弹的那一刻。

关注心理学的知识之后,一复盘推导,发现或许并不全是自己的问题,是碰到了苏珊·佛沃博士在《情绪勒索》里写的那种掌控型人类。

《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工作可以再找新的,但这种被伤害的愤怒是没办法通过憎恨去排解的,你可以去像祥林嫂一样一遍遍的复述,但是就如同在莫乌比斯环上跑圈的蚂蚁,没有出口。


于是开始自学心理学的理论,很想知道萨提亚一类的课程背后的机制,开始读专业的心理学书籍。自学当然难啃,但还是有热爱和趣味的。同时期学习写作,写作和女性主义的书忽然出现于视野中,一起扑面而来。

找到了《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里面提到了《她乡》。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感觉。

《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就是这样成为了一个关注女权的人。当然人去坚定某些主义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很多细微之事的累积。

看这本书的时候思考究竟女权对我来讲代表什么。现在还在思考。

《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一、性别二元划分


1915年出版的《她乡》是一个女性乌托邦的讽刺预言。


吉尔曼笔下的三名男子都带着错误的假想和自以为是的策略进入一个陌生的国度。


书中对性别的定义也提出新的看法。当波伏娃说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时候,实际是在说:决定这种有着所谓女性气质的人种的是整个文明体系(目前看到的译文就是这样的表达)。

《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因为你是女性,所以你要温柔、你要化妆、你要矜持、你不准这样、你不准那样……

因为你是男性,你要勇敢、强壮、不可以哭……


聪慧和可靠的女人被描述成有男子气概的,仿佛这些个特质安在女人身上就是不合适的。


简单粗暴的性别二元划分法,把人一生下来就贴好了女人和男人的标签。


在她乡的世界里,首先她们是人,刨除性别二元的分类,这些女人正常的、自由的发展出属于人类的可贵特质。


二、当女人从生育中解放出来


我永远记得初次看《十二国记》的震撼。

作者创造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架构。复杂,宏大。

这个世界里"里木"的存在让她们从生育中解放出来,可以去在社会角色中找寻自己的价值。而十二国记又不单单是这样一个故事。其中涉及了三位女性主角,她们各自的人生经历。

《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我们回到《她乡》:这里的母职是经过理性的选择,不是直觉的。她乡的女人各有特长,专司不同的社会职务。育婴的事业是由最优秀的人材掌管。


吉尔曼对创造两性乌托邦是乐观的——如果"人的共同意识里包括的是男人和女人,而不只是男人的时候。",她畅想了这样一种可能。


反而是阿西莫夫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提到了后续,用很中立客观的语气描述了如果这本书出了后续那个故事是不容乐观的。


三、灵性


第9章作者借人物的口写到:"我们的理论是,这里有个年轻的人类,心智和身体是一样自然的东西,成长的东西,拿来使用和享用的东西。我们想办法滋润、刺激、操练孩子的心灵一如她们的身体。

教育两个主要的范围,你们当然也有了,对吗?那就是需要知道的事情和需要去做的事情。"

这段话对应前面的在林中穿梭的轻盈少女,几乎是眼前就出现了宫崎骏笔下的很多少女角色的面孔:美丽的、可爱的、强大的,温柔的少女们。


四、作者本人的经历


吉尔曼本人的经历也令人唏嘘,但她一直都是一位斗士。

1892年,她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黄色壁纸》出版,1973年由女性主义出版社挖掘再出。


吉尔曼的第一位丈夫是典型的旧式美国男人,用心理学分类就是"掌控型的男人",吉尔曼生完女儿后,精神每况愈下,或许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产后抑郁。


作为医生的她的兄长和丈夫,因为"善意和疼爱",把她关在一个铁栈栏的房间里。小说里的丈夫、兄长和小姑为代表的厌女群体对她进行"剥夺"。这又是一例典型的剥夺一位女性内在能量的事件。


作者本人在结束了这段为期四年的婚姻后,一直从事社会改革运动,而她的第二任丈夫乔治始终全力支持妻子的社会改革运动。

一九三五年吉尔曼罹患乳癌。


她一生写作不计其数,《她乡》和《黄色壁纸》是她最著名的两部小说。

我不禁想如果她更健康长寿是不是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留存后世。


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与逝者协商》第3章中关于女作家的部分写的相当的有趣,你几乎就是可以想像这样一位女性才可以写出《使女的故事》这样的小说的,也必定会是她。

《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如果说男性艺术家的牺牲是情理之中的,女性艺术家是不是得做出更大的牺牲?

扮演伟大艺术家的男人理应享受人生,这是他投身艺术的应有之义,享受人生不外乎就是美酒佳酿、美人相伴和夜夜笙歌。

但如果女作家也去享受美酒和男人,很可能被当做酒鬼和淫妇,所以她只能与笙歌为伴了,而且最好是天鹅的哀鸣之歌。"


值得感谢的是,正是因为她们,以及历史上无数优秀的女性前辈们的一代代发声,这个世界还是向着更不错的方向前进。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女性作者的书籍,看到更多女性导演的作品:《醒来的女性》、《我的天才女友》、《毒木圣经》、《燃烧女子的肖像》这些作品得以面世,被更多的人看到。而不再会是女性作家为了出书不得不用男人名字的时代。

《她乡》,愿你一生坚韧不拔,活出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并且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再次把产后抑郁的女性关在"一个黄色笼子"里的事情发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愿每位女性都能活你心中的最佳模样!


河童与鹤,业余书评人,影评人。二次元重度爱好者。自学心理学的路上。信奉终身学习。相信写作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输入和输出去习得的一种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