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樸素砭石,抑或華貴爐鼎 有形文物見證了無形醫學的精妙

無論樸素砭石,抑或華貴爐鼎 有形文物見證了無形醫學的精妙

■針灸銅人。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藏

无论朴素砭石,抑或华贵炉鼎 有形文物见证了无形医学的精妙

■宋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殘石拓片。廣東中醫藥博物館館藏

无论朴素砭石,抑或华贵炉鼎 有形文物见证了无形医学的精妙

■明代銅煉丹爐。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藏

无论朴素砭石,抑或华贵炉鼎 有形文物见证了无形医学的精妙

■《本草綱目》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江西按察使張鼎思刻本。雅昌供圖

■收藏週刊記者 潘瑋倩

術是無形的,而物則能長存。中華醫學綿延至今,各類文物成為其歷史行進的有效見證。它可以是新石器時代的一塊砭石,樸素異常;也可以是明清宮廷的數尊爐鼎,極盡精微。

《本草綱目》金陵本

為後世各版之祖本

“中醫文物主要指我國直接用於行醫治療的器具及與醫家醫事活動相關的物品。可分為醫療器具、行醫用具、醫學模型、醫家墨跡與手稿、醫學體裁的藝術品等。其作用明確,學術意義顯著。”

自古以來,人們對醫籍庋藏就極其重視,在醫學史上有很多傳奇的“授書”故事,可見典籍在傳承中的核心地位。根據朱偉常在《中醫圖書典籍收藏》中的研究,考古所得的古醫學文獻,主要為簡冊、帛書和卷子醫書,可惜不少原物流落海外。在2005年,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發佈的《國內失傳中醫善本古籍的搶救回歸與發掘研究》報告中,曾首次明確了分佈世界的3萬餘部中醫古籍的詳細資料。

而圖書館館藏古籍則保存較好,“據不完全統計,在內地各省市和各中醫藥院校113所圖書館中,收藏編目的中醫藥書籍有一萬二千多種,其中自漢代至清代的著作佔了半數以上”;就中醫藥古籍的整體而言,不乏珍善之本,除宋、元刊本外,還包括許多原刻本、稿本、抄本及名家批註本,有一些則屬於海內之孤本。

迄今宋、元醫書鳳毛麟角,而明清醫著中有許多原刊本,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的“金陵本”,是為後世各版之祖本。2014年5月5日,西泠印社春拍中,《本草綱目》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江西按察使張鼎思刻本6函36冊,以人民幣46萬元成交。江西本以金陵本為底本,此本卷前附有版畫,每半葉四至六幅圖,刻畫精美。內有二頁影抄。

砭石和骨針

是現存最原始醫療工具

醫療器具方面,作為我國最早建立的中醫藥專業博物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的館藏可供一窺。館內的醫療器具主要有新石器時代的砭石和骨針、南北朝時期青銅中醫外科手術器械、清代中醫外科器械、清代“太平車”按摩器、清代瓷火罐、民國銅及竹火罐等。

全瑾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藏文物分類整理的初步探索》一文中對此介紹稱,砭石和骨針被認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原始醫療工具。砭石,《說文解字》釋:“砭,以石刺病也。”它是我國先民用來剖開癰腫排膿放血,或用以剌激身體的一定部位以消除病痛的工具。而骨針是後世金屬針具的前身,主要用於針刺。

該館藏的行醫用具則主要有唐代脈枕、宋代串鈴、明代處方印、清代名醫所用硯臺、清代御醫陳蓮舫診病紅木桌、清代紅木藥箱、藏針盒、插針筒及民國時期吳昌碩題李霖齋醫匾、曹炳章行醫銅匾等。

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現藏2方名醫用硯為:清代名醫吳尚先用硯和陳蓮舫用硯,分別刻有“潛玉老人著理瀹駢文之硯”和“蓮舫先生校勘素靈之硯”,可知此兩方硯臺是這兩位名醫著書治學所用之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館的鎮館之寶——1744年鑄造的針灸銅人。據館內文字記載,乾隆皇帝為了嘉獎編纂綜合醫學叢書《醫宗金鑑》的編著人員,定製了一批針灸銅人,如今國內僅存此一件帶錦盒的完整器。這具針灸銅人是傳世針灸銅人之中難得一見的老婦人的體態,高約46釐米,體表刻有580個穴位,錦盒上印有皇帝玉璽,題跋上用漢滿文註明了銅人頒發給《醫宗金鑑》的謄寫官福海。抗日戰爭時期,福海家道中落,其九世孫將此針灸銅人賣給了北平的古玩店,該館首任館長王吉民發現此物,名中醫丁濟民相助買下並捐贈。

世界上第一個

針灸腧穴國家規範

2015年,廣州中醫藥大學薛暖珠在其博士論文中,則首次對廣東中醫藥博物館所收藏的歷代中醫藥文獻中的書畫碑帖類藏品,進行了系統整理和研究。廣東中醫藥博物館作為國內最早建立的中醫藥高校博物館之一,館內歷代中醫藥文物及文獻資料達五千多件。

其書畫碑帖主要來源,是1982年中國醫史學家宋大仁(名澤)先生所捐贈。納入研究的書畫類(非拓本)共43項計66件,碑帖類(均為拓本)共9項計12件。

各類均有重要精品。以北宋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殘石拓片、北齊龍門治疾方拓片、古大明寺唐鑑真和尚遺址碑記拓片等為代表的醫藥文化碑帖,是祖國五千年醫藥文明的實物見證。名人醫藥書畫薈集了清代陳書、包棟及近現代王一亭、夏敬觀、張大千、吳觀岱等書畫名家醫藥文化主題作品。醫家書畫手跡則包括清代吳尚先、陸懋修、何鴻舫及近現代鄭文焯、章炳麟等。

現今所見之宋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殘石拓片,大小約45×70cm,上有文字約250字,記載耳門、聽會等9個腧穴知識,其中“聽會”穴內容完整。文字為楷體陰刻,分欄豎排。經宋大仁先生考證,乃北宋《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石刻殘石拓本。《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系北宋天聖年間宋仁宗詔令翰林醫官尚藥奉御王惟一所著,是世界上第一個針灸腧穴國家規範。

香薰器體現了

“防病於未然”的思想

中藥文物則主要涉及出土藥物及古代藥物標本、製藥工具、煎藥與服藥用具、盛藥貯藥器、煉丹用具五大類。

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有一鼎明代銅煉丹爐,高32釐米,口徑11.3釐米。爐蓋項部有一大圓孔,盛坩堝用。四周為排列整齊的十六個半月圓孔。蓋邊飾雲紋,中有二龍戲珠。

中國煉丹術始於秦漢,本為順應某些人“長生不死”的妄念,但也為古代化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晉代葛洪,即抱朴子,是煉丹家中一位代表人物。他在《抱朴子·內篇》裡,記載了許多煉丹方法。到了宋代以後,奢望“服丹成仙”的人日漸減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水銀》中說:“本經言其久服神仙……抱朴子以為長生之藥。六朝以下貪生者服食,致成廢篤,而喪厥軀,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說起葛洪,這位東晉道教學者、醫藥學家,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元代王蒙曾作有《葛稚川移居圖》軸,描繪的正是葛洪攜家移居羅浮山修道的故事,截取了葛洪在移居路上的一段情景。“畫面以山水為主體,構圖繁複,但層次井然,飛瀑、山徑引導觀者的視線層層深入,使畫面氣脈貫通,雖滿而不迫塞。畫面謹嚴深秀,創造出一個理想的隱居環境。”

值得一提的還有古代衛生防疫文物——燻爐。香薰由古代宗廟香火祭器演變而來,是古人用來薰香、潔室、殺蟲、清潔衣被的衛生用具,能避穢消毒。香薰器體現了古代“防病於未然”的預防學思想方法,是科學與藝術的結晶。

●本文參考資料:朱偉常《中醫圖書典籍收藏》,全瑾《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藏文物分類整理的初步探索》,薛暖珠《廣東中醫藥博物館館藏書畫碑帖整理研究》,顧漫《中醫古籍整理與學術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