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Google大咖講關於OKR的重要性與價值觀的相關性

當下有兩種很主流的認識:一是風口論,認為即便是一頭豬,只要處在風口,也會飛起來,而持有這一類認識的多是互聯網企業。另一種認識是悲觀論,萬念俱灰,覺得最好是逃離,覺得被顛覆被淘汰,而持有這一類認識的多是傳統企業。但是這種認識我都不認同,因為在我看來,不存在風口期,其核心還是企業自己是否具備能力,應對環境,把變化轉為機會。


大咖所見

今日與股東之一也是我們的google大咖一起溝通業務,聊天中提到了OKR的部分觀點,企業目標管理能不能落地能不能做好,關鍵在於對事物的重要性排序,重要性的排序的根本是價值觀。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說吃飯這件事情,我覺得乳鴿不錯,他覺得燒鵝更好。底層邏輯是乳鴿好吃且貴,但我覺得值得去點,燒鵝份量大性價比高,他覺得好。如果非要二選一,如果重視我的感受就選乳鴿,如果重視他的感受就選燒鵝。這就是誰的位置可能更重要最終會選誰的問題。再舉個工作場景的例子,售後部門收到了客戶的反饋說產品的設計有問題,售後部門要求產品部門進行調整,產品部門該不該因為客戶的原因去調整?那就要思考下,是這個客戶重要還是產品本身的邏輯和未來客戶更重要。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決定了該事物的哪一方面更重要,計算下未來投入產出比就可以知道答案。

聽之所感

關於事物的重要性排序問題,很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有沒有想清楚我們要做的事情,如果沒有想清楚必然表達不出來,也表達不準確。在工作中更是如此,今天剛好翻開了脈脈,上面有很多人立了2019年的flag,有說自己要賺年薪過百萬,也有說自己要找個男朋友,還有說要讀一年50本書等等,這些flag真正有沒有仔細考慮過呢,還是隻是覺得這件事我要去完成,算得上是目標嗎?有動詞存在的flag我認為算不上目標,只能是關鍵行動結果而已。所以目標如何設定又是一個問題,這次就不探討了。我想說的是先去思考什麼事情才是今年需要完成的,必須去做的,思考後去想怎麼表達出來,想好了目標怎麼表達之後再去分解關鍵的行動和結果。

略有所思

關於價值觀與重要性。在這個互聯網信息量巨大的時代,不確定的因素之多,穩定性之差,複雜性之高,相信大部分人的目標都是很模糊的。就算是40歲的人也不知道未來什麼樣的職業會長期做下去,30歲的年齡更多是面對抉擇性的問題。不論是行業還是職業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甲方和乙方的身份也經常做著轉化。一個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體現了他的價值觀。有的人就是不需要太多的物質,只要工作開心收入夠生活就好了,家人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追求夢想,認為生活就是要折騰,活著就是要鬧騰,心情最重要。還有的人沒有能力,只能解決溫飽問題,活著最重要。……朋友之間也好同事也罷,經常會說我們價值觀不一樣,走不到一起。其實是生活的背景環境不一樣,追求也不一樣,導致對事物的看法等都不一樣。價值觀這件事很難一致,只能說在某些事物上大家想法英雄所見略同,可能這個時刻覺得我們相見恨晚,思維碰撞在了一起。創業更是如此,但是很多事物還是會產生很多價值觀不一樣的地方,對待事物的重要程度也就不一樣,目標無法一致,做事情不能聚焦,必然會產生分歧。

量力而行

我上一篇文章有提到,我會陪伴大家一起成長。關於OKR這塊,目前屬於初級學習階段。我的目標之一,也是希望在這個領域成長為OKR達人,這一年更多是學習和積累,願意與更多的企業家和HR大咖以及OD領域的專業朋友們多請教,多學習。


未來的路雖然還很長,但是時間飛逝,精力有限,只能關注目標,聚焦操作,做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