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乒近期連續遭日本球員超級大翻盤,這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手機用戶72695777414


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對嗎?

不對!因為,中國女乒可以三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從中國公開賽到日本公開賽,從6月1日到6月10日,短短十天裡,中國女乒的三大名將孫穎莎、朱雨玲和陳幸同,已經連續三次接棒上演了“大比分領先卻慘遭日本對手超級翻盤”的悲情橋段。

以如此密集的節奏重複著完全雷同的錯誤,這便絕不能再用“偶然”來概括形容了,這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先回顧一下國乒女將的這三場令人痛心的失利:

1、6月1日,在中國公開賽女單第一輪正賽中,國乒種子選手小鯊魚孫穎莎在3:0領先日本隊資格賽球員浜本由惟的情況下,被對手4:3驚天逆轉,慘遭淘汰。煮熟的鴨子飛了!




2、6月1日,在中國公開賽女單正賽第二輪中,中國隊的頭號種子朱雨玲, 在3:1領先日本隊資格賽球員芝田沙季的情況下,被對手4:3驚天逆轉,慘遭淘汰!到嘴的肥羊跑了!




3、6月10日,在日本公開賽女單半決賽中,中國隊2號種子陳幸同在3:0領先日本超新星伊藤美誠的情況下,被對手4:3驚天逆轉,慘遭淘汰!龐大的航母被開翻了!



孫穎莎、朱雨玲和陳幸同是中國女乒的三大超級干將,都是最近兩個週期裡的中堅力量,為何卻接連犯下這種低級到不可想象的災難式 錯誤?

歸結起來,應該可以看到以下原因:

1、日本球員在意志品質方面的堅韌與狠絕,已經大大超越了國乒選手。她們在困境中鬥志不熄,甚至更燃,永遠都有向死而生的勇氣和絕地反擊的魄力。這是目前所有國乒女將都不具備的一種氣質。

2、日本球員的心理建設也更加飽滿一些,在危急時刻,她們的搏殺並不是亂掉方寸的胡拼,而是不失冷靜的清醒反撲。這種沉穩有度的大心臟,是國乒女將們需要進一步補強的短板項。

3、在技戰術打法方面,這三場失利都集中暴露了一個死結:中國球員在接發球時,主動搶先攻擊的膽識和技術都遠遠不夠。孫穎莎、朱雨玲和陳幸同,都是在無數次撮高了對方的側上旋發球後,被直接起殺板拍死的。

4、教練員的現場指導嚴重欠缺。儘管球員作戰是以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客觀戰力值為本原驅動力,但是教練員的臨場指揮,卻是畫龍點睛或“助紂為虐”的關鍵之筆。國乒遭遇的這三場被逆轉,都有“教練臨場指揮完全短路”的BUG環節閃現。在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在被對手兇狠反撲的形勢下,場外教練都未能做出及時有效的指導點撥,這致使球員在關鍵時刻失去了導航燈塔的指引,直至一點點被蠶食掉好局進而翻船溺亡。

總結起來,中國女乒雖然後備人才團興之勢不錯,但是在“夯實扎牢鞏固”方面,還有許多細緻的工作待完成。在球員的大框架都已清晰確立的情況下,現在是考核教練團隊的功力的時刻。該調整人手就調整人手,該洗腦換思路就趕緊清洗更換,時不我待,必須積極著手進行變革了!


邱彼岸


日本乒乓球的發展速度出乎我們意料

日本人對乒乓球的喜愛其實不亞於中國人,在日本乒乓球也有特別好的群眾基礎,日本也非常重視乒乓球的發展。最早日本的乒乓球都是靠中國歸化球員,如小山智麗等。到後來日本把選手送到德國、中國來培養,比如福原愛。但這些措施都培養出來一些曇花一現的選手,並沒有對中國的乒乓球地位造成威脅。

而近些年中國的養狼計劃,大量的中國教練員和優秀乒乓球選手到了日本,在日本本土培養了一批00後左右的年輕人,平野美宇、伊藤美誠,張本智和等球員,而這一批球員的教練基本都是中國人。為了2020年奧運會,在原有的老運動員無法和中國抗衡的情況下,日本投入重金和資源對00後的一批小將進行培養,從最近的比賽上來看,他們的策略還是收到了成效。

再說中國乒乓球,這些年年輕人成長的比較慢,而日本的這批選手是和我們差著兩個奧運週期的年齡,也就是說我們的張本智和這個年齡的選手起碼需要等到8年以後才能有機會站上這樣的舞臺。這批小球員的異軍突起打亂了中國乒乓球節奏,也實實在在的形成了威脅。

不過憑藉著中國乒乓球強大的資源和底蘊,很快會對這幾個冒尖的日本小將做出針對性研究,拿出有效對策,就像他們研究我們一樣,只要我們重視他們研究透他們,憑藉中國隊的實力,還是不怵日本的發展的。


謀子



這是個極好的問題,從孫穎莎、朱雨玲,到這次的陳幸同,都遭遇了日本選手的“集體組團式”的大逆轉,這是為什麼呢?

先來還原這幾盤比賽的簡單經過:

1、中國深圳公開賽女單第一輪,孫穎莎 在3:0領先日本隊浜本由惟的情況下,被對手4:3驚天逆轉,慘遭淘汰。

2、中國公開賽女單正賽第二輪,朱雨玲 在3:1領先日本隊芝田沙季的時候,被對手4:3驚天逆轉。

3、日本公開賽女單半決賽中,陳幸同在3:0領先伊藤美誠的情況下,被對手4:3驚天逆轉。


三盤球,都是中國的核心球員,孫穎莎、朱雨玲、陳幸同,這種失利比丟金牌更可怕,是一種可怕的趨勢。中國女子運動員碰到日本對手,不約而同出現的狀況,而且都是我強敵弱的情況下。

到底是什麼問題?

我認為有兩個問題很明顯,一個是日本選手經過這幾年與中國的PK,她們已經確信,正常的球已經不可能戰勝中國,而且不可能通過學習中國來戰勝中國,只有求新求變,他們的一些技戰術上絕對是有突破:反手側拉,正手弧圈相持中突然拍一板,這都是很好的戰術思路,而且在實戰中得到了驗證。此外,她們搏殺的技巧增強了不少,不是一味的傻搏,亂打,而是在技術選取中選擇質量高的、針對性強的。

最後我們這次的女隊教練有一些調整,可能也需要時間來與隊員磨合。不知道您對待這個問題怎麼看,同意我觀點的可以點贊喲,我們都是手工打字,您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們最大的前進動力!


東東體育


近年來,國乒輸日本呈遞增趨勢,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國兵技術已無優勢,在某些環節呈現劣勢。對此,不少業內方家和評論員不願承認。在賽場上日方小將的步伐、接發球積極上手、甚至是變化都領先國乒。無論是陳幸同、王曼煜,還是張繼科、馬龍多次出現接球冒高現象,多人在一局中直接吃球達四分,這在十一分制的比賽中高的離譜。本來,接發球好,積極上手是國乒的看家本領,不知從什麼時侯起,成了國乒的軟肋,反成為對手對付我們的殺手鐧。有評論說,曰方明知技不如人,只有搏殺、亂搏、胡搏。豈不止,當搏殺成為常態,而且擊球質量高,又能贏球。這就是有效技術、先進技術。反觀國乒重視技術的厚度、全面性,忽視了一招鮮吃遍天的特長培養。二是國乒的決策有誤。公開賽涉面雖寬,輪換頻繁,貌似公正,讓更多人受益,實則缺乏重點培養,效果不好不說,其實誰得到的鍛鍊機會也不多。諺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又曰,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競技也是門藝術,猶如繪畫,平均用力,一般著色便不會出精品。國乒決策缺乏辯證思維。三是國乒管理有誤。選手首輪外戰輸球就禁賽一次。看似是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實則對夲來壓力就大的我方選手雪上加霜,落井下石,很難成長起來。張本、平野、伊藤一輪遊多了,也不見人家禁賽。由此看來,中乒協是自毀長城,甚或是幹著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


狼毒花74881778


日本人刁鑽詭異的接、發球技術,近臺快速凌厲、連綿不斷的上手進攻,的確給以正統自詡的中國乒乓球技術帶來極大的挑戰……賽程中,由於中國隊員傳統站樁式的中遠臺對拉球技術回球速度偏慢、質量差,再加上腳下步伐移動也慢,很難跟上日本人的快節奏落點變化,所以屢屢是被一板打死。我們傳統技術已被日本人吃透,是我們教練員與隊員轉換思維、革新技術、吐陳納新的時候了!!當然我們應該看到,改革有陣痛,今後輸球會很多,但是如果仍然墨守陳規,固步自封,不思進取,乒乓球會很快向女單羽毛球看齊,被日本人輾壓。


飛躍飄飄


最近的中國公開賽,和日本公開賽。孫穎莎3:0領先情況下被日本逆轉、朱雨玲3:1領先情況下被日本逆轉、陳幸同3:0領先情況下被日本逆轉;張京科也在2:0領先情況下被日本逆轉。這麼多在一片大好的開局情況下,竟被逆轉實在令人深思

和引人痛心。這說明我們的部份隊員在意志品質上存在一定的問題,當對方適應我們的打法後,戰術和技術上有了變化後,我們不善於調節,不善於變化,只是被動的保守的疲於應付。而對方越打越勇越打越主動,我們部分運動員心態又起了變化,越打越被動,以致被超級逆轉。賽場上的球員在賽場的比賽在關鍵被動的時候,十分需要增加自信,需要教練的點撥,需要教練給予力量,給於智慧。在當前我們的教練隊伍,在球員最困難的時候,只是滿臉的無奈,沒有有效的指導,球員成了沒有孃的孩兒,充滿迷茫 ,能不被逆轉能不輸球嗎。在這次日本公開賽上我們強勢的男女單打冠軍都被日本逆轉奪冠。被日本隊伍打破了我們霸主的優勢,開了讓國乒羞愧的乒壇的先河。現已到了認真總結的時候了,也到了認真整改的時候了。當務之急整頓球員隊伍,加強員隊伍的建設和培訓。尤其是要加強教練隊伍的建設,只有一支過硬高水平的的教練隊伍,才能帶出一支能打硬仗,能打勝仗乒乓球隊伍。才能保證我們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囊括全部乒乓球金牌為國爭光。中國隊加油!


心聲戀筆


一是隊員心理上有波動,日本本土打,氣氛肯定不好,若隊員沒有調整到最佳心態,肯定會影響結果;二是教練臨戰指導影響很大,好的教練會在適當的時間調節好隊友的心態,指導隊員從那些方面克敵。所以為什麼有的教練月薪達幾百上千萬,而有的月薪只幾千元。主管體育的大官可能認為,只要是教練都可帶好乒乓球隊,因為中國乒乓球隊員水平太高,隨便一個人,讓你上都可以得世界冠軍!所以導致國乒現在的局面。但是還有時間,若繼續胡折騰,乒乓球與國足為伍不是一句空話!


山裡農民人家


根本不存大翻盤!王曼並三站冠軍!只是在日本小賽上失誤一次!不要跨大其詞!要事是求實!中國總包覽冠軍!奧委會一看舉行運動會是為中國舉辦的!要把乒乓球取消了中固球員不就失業了嗎?也該叫外國得一回冠軍!這樣就成了鳥數人的項目奧委會沒理由取消了多好?別總想包覽?


李宗方2


不是哪一個隊員,教練的向題,是系統技朮出了問題,從劉國樑任教後期己明顯出問題了,現在看出耒也不晚。一是很多新手得不到國際大賽磨練,近期好轉就好。二是對快,轉,力及球改變的綜合分析不夠。日本強化快靈搏三字對抗中國的轉力磨。而年輕選手在快靈搏上可速成,但也不穩定。可打多了就會悟出較穩定的快靈搏!更新換代很正常,中國缺哪個教練隊員也不是大問題,問題要找出道理,


康工3


中國教練現在完全在吃劉孔的老本,對國外高手的技術特點不掌握,更沒有剋制方法,臨場指揮沒有底氣與霸氣,使得隊員關鍵時刻無方法無信心。這種情況可能一直到東京奧運會徹底崩潰後才能有點改變,包括男隊,國球不再是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