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先看一則新聞:

【寶媽嫌棄婆婆帶娃:“奶瓶”太髒!】近日,寶媽陳某因帶娃問題與家裡的婆婆產生矛盾,抱怨婆婆給孩子喂一口水都要經過她的口,還用嘴吸孩子的奶瓶。沒想到婆婆怒懟:喝了會毒死嗎?網友喜聞樂見:懟得好。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隨著養育方式的精細化,教育成本的提高,隔代養育涉及的教育分歧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瞭解這幾點,育兒問題很簡單。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隔代育兒如何助力孩子成長?

1、要尊重老人

對於很多老人來說,年輕時,他們忙於工作,很可能並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子女的關切和愛,如今年齡大了,有了再一次表達愛的機會。他們便會把這份情感“補償”到了孫子的身上,因而就產生了“隔代溺愛”的現象。對於他們而言,這是老人的一種補償方式。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2、分工明確——父母唱“主角”,婆婆當“配角”。

如媽媽帶孩子,老人做飯;媽媽上班老人帶孩子,媽媽下班老人休息。媽媽在教育小孩時老人不發表意見。

3、確立規矩

一個家庭不能沒有規矩,一個孩子也不能沒有規矩,只有雙方將自己的底線說出來,互相遵守,做到尊重、平等、自由,才能和睦相處。具體的規矩有很多,包括婆婆和媳婦之間的,也包括針對孩子的。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4、學會用事實說話

如果年輕的父母認為老一輩在教育孩子方面認識有誤,光講道理是不夠的,要增加說服力,生動的事例往往比抽象的道理更有效。年輕父母平時多看看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刊,多收集教育孩子方面的成功案例來說服和影響老一輩,還可以多帶老一輩人去參加一些早教知識講座。在孩子在場時,年輕父母不要輕易指責老一輩,少一分正面衝突,就會少一分對孩子教育的負面影響。

5、找準自己的位置,跟婆婆和諧相處

我們跟婆婆不是親戚關係,而是合作關係。我們正在共同合作處理一件事,那就是看好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既要保護好婆婆幫我們帶孩子的熱情,也要想辦法引導她們接受科學的育兒觀念。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該肯定的要馬上肯定,比如,寶寶大便完,婆婆就給洗屁股,你可以趕緊說:“媽,您這麼做我覺得特別好,對她身體也好,有個專家就說,洗屁股比用溼紙巾擦要好。”

該干涉的要適當引導,比如婆婆還經常追著孩子餵飯,你可以這麼說:“專家說,越追著孩子吃飯她越不吃,讓他養成自己要吃飯的習慣,以後不挑食,發育好。”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給到長輩帶娃,這也是現代人的無奈。國家提倡二胎,醫院提倡母乳,專家不提倡隔代帶娃,但女人又要經濟獨立。在育兒問題上,每代人的觀念都不一樣,希望大家可以多溝通,達成一致的共識,這樣才能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

關於婆媳矛盾,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惺惺相惜,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妖魔化,請媽媽們冷靜看待,同婆婆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把育兒這件小事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