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今天,和好久沒見面的朋友視頻聊天,剛開了視頻,還沒說上兩句,她就問我怎麼臉色不好,眼睛裡還有紅血絲。

她又問我晚上幾點上床,幾點能睡著,睡之前都幹啥。等我回答完她的問題後這姑娘直接給我來了一句:“你這是患上“晚睡強迫症”了!”

強迫症,還是晚睡強迫症?這是我故意不讓自己睡覺的意思嗎?

看我一臉蒙圈,她直接給我轉了個小測試,“你快好好看看,就知道自己啥毛病了。”

說完來了句讓我早點休息就關了視頻。

我打開了小測試,默默地看,然後默默關了。接著,默默去百度“晚睡強迫症”。

晚睡強迫症,就是患者能自己意識到該睡覺了,但就是不想睡,現在很多人都有晚睡強迫症。在心理學上是“拖延症”的一種,過於執著、擔心、牴觸心理等都是誘因,可能會反映到生活其他方面。

心理專家指出患有晚睡強迫症的人性格中容易有拖延的一面,不自覺地在工作、學習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風氣,不到最後一刻不完成任務,面對壓力形成“拖”的解決辦法。此外還有過於執著、敏感的心理。如果這些長期存在就會構成亞健康的人格特徵。

有點可怕。你想自測一下嗎?


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如果你的回答90%以上都是YES,

你基本可以確診了!戰友!

仔細想,我發現,晚睡強迫症在我自己身上能得到很好的驗證。說起這種情況,我表現最明顯的時候不是現在,而是兩年前。


那時候剛30歲,這個年紀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分水嶺,出息或者不出息;舒坦,或者不舒坦。我認為自己那個時候很不出息,很不舒坦。

即便大家都認為我有一個穩定的好工作,長得還挺好看的,平時還會瑜伽、跑步,過得很積極。其實我的內心是非常焦慮和不滿的。

我認為自己的處境糟透了。

每天只有到了晚上洗漱完畢,躺到床上那一刻,我才覺得自己是最放鬆的。那個時候,我終於屬於我自己,身心都是說不出來的舒服。所以我會下意識地不想結束這段時間,不想失去這個感覺。

因此,我不想睡覺。我不想第二天那麼快到來。

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只要一想到第二天睜開眼的那一刻,所有不好的想法都會重新回到腦子裡,緊接著,還要起床投身到一整天煩躁的生活中,我就希望這一刻一直停留。

我會刷遍多誘人的朋友圈,倒是好友也不多;我還會把所有關注的公號的小紅點都消除,然後看視頻、淘寶……眼睛都睜不開了還是不想放下手機。

這個狀態持續了半年多,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是晚睡強迫症,現在才明白。不得不說,那段時間狀態非常差,身體的抵抗力都下降了。好在後面有了變化。

上網瞭解了一下才發現,很多人有時候都曾有過晚會強迫症,有一個不知道是否準確的數字表明有60%的人都會“捨不得”入睡。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焦慮。

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說起焦慮,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李誕的一席話“


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小林漫畫中說,焦慮的共同特徵是:學不進去,玩不痛快,睡不踏實,渾身不對勁,吃得還特別多。

而朱德庸說:我們焦慮,是因為我們成為不了我們希望成為的人;我們焦慮,因為我們也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一句話: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你以為你是因為夢想難以實現而焦慮,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想的不是踏實可行的目標,而是不切實際的天馬行空;做的更是遠不到位,因此才會反覆失敗,反覆焦慮。

我的寫作老師說過,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夠實現自我價值提升,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尊重每一天的時間,花時間做好手上90分的事情,保證大多數的業餘時間,是消耗在認真學習、認真做事上,而不是幻想和無作為上。

只有認真思考、真正行動、持續努力的人,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充實,這樣的人是不會焦慮的。顯然,他忙完工作和學習後,一定不會不想睡覺的,而且他會睡得特別香。

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像詩人餘世存對年輕人說的那樣:


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焦慮是隻可怕的猛獸,但當你靜下心來,和它做朋友,它又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力量。

好好努力,好好睡覺。


有一種叫“晚睡強迫症”的東西襲擊了我,你,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