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黴病防治記住這幾點,一遍就能解決問題

小麥赤黴病俗稱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等,是小麥生產上分佈最廣泛,危害最嚴重,防治最困難,造成損失最大的病害之一。農民朋友每年都進行防治,為何仍有大量地塊遭受嚴重危害呢?

小麥赤黴病防治記住這幾點,一遍就能解決問題


發病籽粒

危害特點

小麥赤黴病在小麥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苗、莖稈、麥穗均可被害,尤其在揚花至灌漿期發生嚴重。發生初期,在小穗或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病斑,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可造成整個小穗染病,溼度大時,病斑上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後期,病斑上產生密集的藍黑色小顆粒。用手觸摸,有突起感覺,但不能抹去,發生嚴重時,病斑擴展至穗軸,使被害部以上小穗枯死,形成枯白穗。籽粒染病後,灌漿停止,形成乾癟籽粒,發病籽粒生有灰白色至粉紅色黴。發病籽粒內含真菌毒素如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不僅危害人、畜健康,還嚴重影響食用和飼用價值。

小麥赤黴病防治記住這幾點,一遍就能解決問題


穗部發病症狀

發生原因

(1)高溫高溼:高溫高溼是赤黴病發生和蔓延的主要條件,春季氣溫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於50%形成子囊殼,氣溫高於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氣潮溼的情況下,子囊孢子成熟並散落在花葯上,經花絲侵染小穗發病。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蔓延十分迅速。

(2)品種不抗病:品種抗病性差是造成赤黴病蔓延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生產上推廣的品種大部分都不抗赤黴病,一旦環境條件適宜,病菌就會在田間快速蔓延,並導致大發生。

(3)土壤菌量大:病菌附著在病殘體上越冬,每年都有大量秸稈還田,造成土壤中的病菌越來越多,一旦環境條件適宜,就會快速在田間蔓延甚至暴發。

小麥赤黴病防治記住這幾點,一遍就能解決問題


田間發病症狀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選擇抗病品種是防治小麥赤黴病投入最小,效果最好的方法,目前我國已經有7個小麥品種通過審定,可根據不同地區,選擇適宜的抗病品種,可減輕赤黴病的發生。

(2)及時預防:小麥赤黴病是一種典型的空氣傳播病害,由於田間群體較大,一旦傳入,即使噴藥防治,也很難徹底根除。因此必須掌握在發病前進行預防,在小麥揚花期,可選用40%戊唑·咪鮮胺懸浮劑25-35克/畝,或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40-60毫升/畝,兌水30~50公斤均勻噴霧,這兩種藥劑不但具有預防作用,還具有很好的治療和剷除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