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饅頭你知道多少,在古代可是有非常神聖的用途!

饅頭是我國北方很普遍的主食,原料是小麥粉,做成半圓狀球形或者是方形的麵食。有時也會做成包子,內裡含著餡料。相傳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所發明。

關於饅頭你知道多少,在古代可是有非常神聖的用途!

這在我們現在看來很普通的饅頭在古代可是有非常神聖的任務——祭祀。

我國人民開始用饅頭祭祀最早出現在春秋三國時期,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了蜀國,形成與曹操、孫權的魏、吳二國三足鼎立之勢,當劉備準備好和兩國一爭上下之時,位於蜀國南方的蠻夷孟獲經常來騷擾襲擊,使得蜀國無法專心備戰。於是劉備決定先處理了“南蠻”以後,再專心對付其他兩國,就讓諸葛亮帶兵去討伐孟獲。到瀘水河邊時,發現由於人煙稀少,瘴氣重重且水有毒,當時迷信的士兵便建議割下蠻夷俘虜的頭顱來祭祀瀘水神,以保蜀國大軍的安全。

諸葛亮主張用仁義來收服孟獲,所以並沒有同意這個辦法。但是瀘水河的祭祀也還是要辦,所以他便命士兵用隨身攜帶的麵粉做成饅頭形狀來代替俘虜的頭。這就是最初的“蠻頭”,用來祭祀瀘水河的河神。

關於饅頭你知道多少,在古代可是有非常神聖的用途!

後來“蠻頭”就作為一種主食流傳了下來,但是叫做“蠻頭”太過嚇人,於是“蠻頭”便被換做“饅頭。”成為了我國北方普遍食用的主食。

關於饅頭你知道多少,在古代可是有非常神聖的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