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和錦衣衛哪個厲害?

一零伍_點


日本武士和錦衣衛在歷史上是交過手的,發生在明朝萬曆年間的“萬曆朝鮮戰爭”,結局是錦衣衛大勝日本武士。

1592年,當時日本正處於戰國時代,豐田秀吉在亂世中崛起。經過長年的戰爭,不斷取得勝利的豐臣秀吉野心漸漸膨脹,不滿足於日本本土,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甚至準備攻下朝鮮半島之後直取中國。

豐臣秀吉派手下的武士將領小西行長率領30萬(一說是15萬)大軍,戰船700餘艘,密密麻麻排滿了海灘。當時朝鮮國力十分的羸弱,小西行長帥軍登陸之後很快就攻陷的朝鮮大部。

沒多久,朝鮮當時的國王李巖被日本人逼到了平壤附近的義州,再往北就要到中國明朝的邊境了。據說當年豐臣秀吉下令攻下首爾和平壤之後直取北京,準備在北京召開慶功大會。

李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得嚮明朝求援。明神宗接到李巖的信後,馬上派兵馳援朝鮮。但是派出去的明軍董一奎、麻貴部,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特別是日本軍隊中的武士總是在夜晚偷襲,明朝軍隊吃了不少的虧。

一封封告急信飛往京城,明神宗不得已只得派出自己的心腹——錦衣衛統領李如松,率領一萬錦衣衛和一萬關東鐵騎共計兩萬餘人,星夜兼程飛奔平壤。

李如松率軍到了平壤城下,命令手下向城內喊話,讓他們開門投降。但城內有十幾萬正在修整的日軍,武士頭領小西行長根本沒把李如松部放到眼裡,對他們不理不睬。

李如松馬上下令攻城,並使用了聲東擊西的計策。李如松親自帶領一少部分人佯攻東南方,把攻城主力放在西方,由他的弟弟李如柏帶領。小西行長果然中計,集中兵力在東南方重點防禦。

李如柏在城西也遇到了日軍的抵抗,在攻城時被日軍的炮彈彈片劃破額頭,頓時滿面鮮血。李如柏拔出腰間的繡春刀,大吼著衝向城門。

士兵門看到頭領受了傷尚如此勇猛,隨之勇氣大增,跟隨著李如柏衝了過去。守城的日軍看到滿臉鮮血的李如柏心裡發怵,明軍乘勢一舉攻破了城門。

進入城內之後,李如柏和手下的錦衣衛砍瓜切菜一般,殺得日軍四散潰逃。小西行長這才發現上當了,連忙讓手下的武士回頭迎戰李如柏的錦衣衛,妄圖憑藉武士們的高超武藝轉敗為勝。

但沒想到李如柏的錦衣衛都是經過長期嚴格訓練和武術名師的指導,一個個練得鋼筋鐵骨,武藝高強。李如柏更是將門之後,自幼習武,曾一個人憑手中的繡春刀斬殺過十幾名土匪(很可惜,後來清軍入關時,李如柏兵敗,自殺)。

錦衣衛手中的繡春刀到底有多厲害呢?據說明代曾經試驗過,用繡春刀去砍一匹正在奔跑的馬,一刀下去馬頭和馬身分成兩半。因為這種刀因為鍛造技術十分複雜,原料稀有,所以在當時也只有錦衣衛才能擁有,軍隊沒有配備。並且繡春刀隨著明朝的滅亡也神秘的消失了,現代沒有存世。

日軍的武士沒有遇到過這麼強悍的兵器,之前他們和明軍作戰時,憑著身上的堅硬的盔甲和鋒利的武士刀,把明軍殺的十分狼狽。明軍的刀劍砍在他們的盔甲上,損傷不大。

李如柏的錦衣衛們揮舞著繡春刀,直接把日本武士連人帶盔甲砍裂,很快就把他們殺得大敗。此時東城的李如松也攻進城內,和弟弟匯合乘勝追擊。

日軍在傷亡了一萬多人後,退出了平壤。明軍陸續收復了開城、黃海、平安等地,日軍龜縮至碧蹄館(首爾)緊閉城門,還搬來了火神槍,就是西洋大炮。

李如柏的明軍很快就來到碧蹄館,但日軍對攻城的明軍發起猛烈的炮擊,使明軍損失嚴重,不得不停止攻擊。怎麼辦呢?此時軍中的謀士給李如松獻了一計。

到了夜晚,李如松和弟弟李如柏帶領十名錦衣衛,悄悄的爬上城牆潛入城內。他們在城中抓了一名日軍士兵,問出軍隊將領的居所。

他們悄無聲息的摸進日軍將領的居所,將這些將領斬殺,然後掛在廁所之內,並在他們身邊放一尊佛像,造成是被神佛所殺的假象,然後悄悄回到營中。

接連幾天都是這樣,搞的日軍人心惶惶,小西行長和副指揮小野成幸也感覺不妙,讓手下100名武士日夜守在身邊,以防不測。李如松他們這天又摸進城內,趁著夜色靠近小西行長的居所附近。

他們靜靜的埋伏在那裡,觀察著裡面的動靜,等待機會。不一會,一匹快馬來到居所門前,士兵從馬上跳下進了居所。不一會,小西行長在幾十名武士的護衛下出了居所。

李如松和李如柏相互耳語幾句,然後飛身上了屋頂。摸清了裡面只剩下副指揮小野成幸和大概三十名武士,準備進去斬殺這些人。他們剛剛起身準備進去的時候,忽然看到小野成幸從屋裡來到院內。

李如柏看了哥哥李如松一眼,飛身躍下。這時小野成幸感覺到頭上有風聲,抬起頭觀看。他剛剛抬起頭,李如柏的繡春刀已經到了他的肩上,斜劈了下去。

小野成幸來不及反應便身首異處,鮮血濺了李如柏一身。聽到動靜的武士們從屋裡跑了出來,圍攻李如柏。房頂上李如松和其他錦衣衛見狀跳了下來,沒有防備的武士被斬殺殆盡。

李如松擦了擦刀上的鮮血,和5名錦衣衛直奔城門而去。李如柏也帶領其他五名去了日軍的軍火庫。不一會,在城門隱藏的李如松看到武器庫方向火光沖天,爆炸聲震耳欲聾。

李如松趁著守門的軍士正在迷茫的時候,突然殺了出來,打開城門。早已在門口的大部隊衝進城內,和剛從睡夢中驚醒的日軍展開了戰鬥。

此役過後,日軍倉皇的撤回日本,錦衣衛大勝日本武士。


唐明國亮


錦衣衛


濤哥29112735


日本武士是日本社會的一個獨立階層,有自己獨立的文化,對日本民族文化影響很大。而錦衣衛就是皇家衛士,又加上特務職能,執行統治者命令,沒有錦衣衛還可有汙衣衛。感覺還是日本的武士利害。


蔣立五


這還用說,當然錦衣衛,自古中國武術世界第一!更何況大明時期國力軍備都很強大


尚九鼎


個人認為是錦衣衛。

第一,錦衣衛起初是為了保護皇帝而設置的帶刀侍衛。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相貌,武功,才學,都是不一般的。如果不厲害,那就不會派去保護皇帝了。而且後來又成為特務機構。幹特務這行,雖說不是個個都絕世高手,但至少要功夫了得。錦衣衛也往往參與戰爭。

第二,日本的忍著,其實帶有傳說的性質,被神化了。那些隱身,遁地之類全不可能。忍者多在暗地裡行動,但沒有公開作戰的能力。

綜上,我覺得忍者不如錦衣衛。


赤水百科全書


這要看看武術是從哪裡來的。

明錦衣衛是保衛皇帝和皇宮的,也可以說是禁衛軍,那都是百萬裡挑一的。而日本武士,一個普通浪人(百姓)都可以稱武士。高下立見。

明朝那時全國人口稱得上億吧?而那時日本有最多3000萬,人口紅利也能反映出武術人才多寡。我承認某位日本武士打得過明錦衣衛高手,但那是個例,總體根本不在一個檔次。試想,日本一個老百姓對付一個身經百戰的武林高手,不就是屠殺嗎?

回到我第一句話,武術是我國古代戰略戰術和防身的一種武器,如果大家認為日本武士那不叫武術也可以這麼說,但是日本立國僅僅在公元702年,而我國古代已經進入了兩晉時期,晉朝文人賈充都能對付日本人倆仨的,別說山濤了,三國呂關張時,日本人還在“母系社會”,武藝悠久的傳承也在日本之上。就是我國在“東亞病夫”時期而日本最強盛時期,武功也不弱於日本的。


6749467807686


前者。


覺醒207580216


先亮出答案,論戰鬥力,日本武士根本不是錦衣衛的對手,因為兩者的地位和屬性完全不同。

錦衣衛最初是皇帝的儀仗隊和侍衛,由皇帝直接管轄,選取的人都是體格健壯者,因為要保護皇上的安全,所以武功都比較高強,太弱的肯定也入選不了,不然怎麼保護皇帝?可以把錦衣衛理解為特種兵。

而日本武士只是地方領主的私人武裝,屬於保鏢的性質,後期逐漸演化為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雖然是正規軍,但和特種兵錦衣衛相比,地位、武器裝備等都不在一個檔次。

所以日本武士必然不是錦衣衛的對手,可能個別日本武士的武術比較高,但僅僅也是猜想,因為歷史沒有給他們雙方比武的機會。


春秋筆談


先了解一下日本武士和錦衣衛,再對比哪個更厲害。

先說說日本武士:

日本的武士,在日文中,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然而這一準則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許多史料記載武士來源於中國。然後到日本後入鄉隨俗改叫做武士。日本武士的產生是在平安時代,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

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據說剖腹的最早來源,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軍。武裝逐漸成熟為一種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其基礎是宗族和主從關係。後來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武士們接受軍事訓練,參與戰事,為現有的權威體制服務,以遏止地方上的動亂。隨著被召集參加密集的軍事行動,武士們有漸漸形成集團、部隊的趨勢。

再談一談錦衣衛

錦衣衛的全稱是“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是 明代 專有軍政特務機構,其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其首領稱為 錦衣衛指揮使 ,一般由 皇帝 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 洪武 二十年,朱元璋下令焚燬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 刑部 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 三法司 審理,將錦衣衛廢除。

在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 鎮撫司 專門處理詔獄 。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 ,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 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延續至1661年 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 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 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清朝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改稱 鑾儀衛 。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

錦衣衛和日本武士對比

看了一些,我們可以知道,錦衣衛是特務,不是戰士。錦衣衛的戰鬥力並沒有多強,他們是皇帝身邊的情報組織,負責監視重要人物的一舉一動,要說擅長的話,輕功應該很好,朝廷的奴隸,和當時的倭寇比並沒有明顯優勢。

而日本的武士的話,其實也是良莠不齊。以前宮本武藏號稱一天就砍了對手一門上下幾十號人,宮本是浪人武士,被砍的也有浪人武士。拿宮本來看,真心厲害,一個打幾十個,拿他的對手來看,真不行,幾十個打一個被反殺。武士的戰鬥力這種東西看的是個人的努力和天份,有運動神經加上常年累月的訓練指不定比遊戲裡的還厲害,沒水平又不肯練習的自然就不行了。 居於多數的武士其實就是比普通人強這種程度了。

總結來說就是,錦衣衛和日本武士屬於兩種不同性質的職務。強行對比有一種關公戰秦瓊的感覺,只能說日本武士中的高手或許比錦衣衛厲害,但是一般的武士就很難說了。


心有明叔一點通


一樣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