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錦衣衛高手如雲,為何在“南宮之變”中卻連皇上都保護不了?

袁小莯


納粹的宣傳部長曾經說過,當你學會對臣民說謊的時候,你只成功了一半。只有你能讓臣民恐懼,你才算是完全控制了政權。

換句話說,一個能讓百姓恐懼的政權才會世襲下去,明朝的錦衣衛跟希特勒的黨衛軍都是叫人恐懼的組織。

朱元璋雖然是叫花子出身,但運用厚黑書和統治學卻是爐火純青。朱元璋嘔心瀝血建立大明,也嚐到了當皇帝的甜頭,所以他決心把自己的朱家王朝經營得固若金湯、堅如磐石,千秋萬代,代代相傳。朱元璋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而成立錦衣衛就是其中一項重大舉措之一。錦衣衛是什麼,說白了就是蘇聯的克格勃和戴笠的軍統。

職責就是通過綁架、暗殺去維護統治秩序,維護國家穩定,把不穩定因素扼殺在搖籃裡。錦衣衛直接屬於皇帝領導,只對皇帝一人負責,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為所欲為、權力無邊。

看過電影《新龍門客棧》和《錦衣衛》的人都知道東廠,知道錦衣衛跟東廠一樣是朝廷打手,他們跟希特勒的蓋世太保和黨衛軍一樣無惡不作,臭名昭著,在明代,權力染指社會各個層面、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叫人談虎色變、膽戰心驚。 

通過電影我們還了解到,錦衣衛中都是身懷絕技的高手,個個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千錘百煉,功夫非常了得,常常以一當十、無往不勝。

如此來說錦衣衛就是皇上的私人武裝,無論經費、裝備和戰鬥力都是天下第一的,他們的職責就是給皇上看家護院,保護皇帝人身安全的,為什麼在明朝中期發生政變的時候連皇帝的安全都不能保障呢?

要想知道其中原因,必須瞭解那場政變的來龍去脈。

明朝中葉發生的那場政變叫南宮政變,也叫奪門政變。是一般叫花子後代的窩裡反,窩中鬥,是一場狗咬狗的戰爭。

朱元璋為了江山千秋萬代把給自己拋頭顱灑熱血的功臣都殺絕了,怕他們篡國奪權。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最大的威脅來自窩裡頭。朱元璋一死,就發生了靖難之役。朱棣向自己的侄子開炮,奪取了政權,典型的窩裡鬥。

朱元璋蹬腿後,除了內憂還有外患,明朝江山受到外敵威脅。牛氣哄哄的大明就連瓦剌都幹不過,皇帝朱祁鎮都被人家俘虜。

國不可一日無君,倉促之下只好成立一個看守政府,由朱祁鈺做代皇帝。朱祁鈺不是正門所出,而且當時朱祁鎮的兒子還在,是法定的接班人,因此朱祁鈺死活不幹這個過渡皇帝,但文武百官一再央求,朱祁鈺就稀裡糊塗當了皇帝。

後來于謙一不小心大敗瓦剌,瓦剌心說我也不能讓你大明好受,我要讓你們狗咬狗,於是就把被俘的朱祁鎮釋放了。于謙不知是計,興沖沖班師回朝帶著"前皇帝"回朝。

朱祁鎮回朝後,皇宮裡果然危機四伏。朱祁鎮說江山本來是我的,我出國訪問回來了,你這臨時皇帝也該交班了。朱祁鈺卻不願意交接,人家說的也有理,當時是你們逼我當了皇帝,現在又要我退位,把我當木偶了?不行,你們不能那麼任性。

但是朱祁鎮就是那麼任性,在1457年正月,朱祁鎮在一幫人的簇擁下闖進宮裡發動政變,囚禁了朱祁鈺成功復辟。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一頭霧水,朱祁鈺怎麼說也是在位皇帝,而且當了八年,怎麼會不如一個在野皇帝?

而且那麼多錦衣衛,都是吃乾飯的嗎?怎麼連個皇帝也保護不了?錦衣衛不是不能保護皇上,而是有比錦衣衛厲害的人,讓錦衣衛不願意、不敢去保護皇上。這人不是別人,而是石亨。

石亨是明朝的一個掌握軍權的大將,他勇猛過人,能征善戰。讓明朝軍隊聞風喪膽的瓦剌軍隊見到石亨就像老鼠見貓一樣,可見石亨有多厲害了。

朱祁鎮當皇帝的時候,石亨就非常有名,君臣關係也不錯。朱祁鈺上臺後為什麼還重用他呢?因為石亨是瓦剌軍隊的剋星,石亨曾多次打敗他們,而朱祁鈺的手下沒有一個人可以替代石亨,沒有了石亨,明朝的江山就會岌岌可危,朱祁鈺可就有做俘虜的危險,所以朱祁鈺對石亨不但沒有放棄,而且大加重用。

但重用歸重用,石亨還是不滿意,因為朱祁鈺更重用於謙,于謙比石亨還得寵,風頭蓋過自己。於是石亨只有讓朱祁鎮復辟 ,自己才能擁有無人能比的榮耀和權勢。他在朱祁鎮這裡是錦上添花,而一旦擁立朱祁鎮復辟那就是雪中送炭了。所以石亨決定賭一把,這時候的石亨因為多次擊敗瓦剌有功,深受朱祁鈺信任,掌管五軍大營,官拜大將軍,拜將封侯。

常言道,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石亨手握重兵具備了發動政變的實力,那些錦衣衛充其量只是一幫護衛,和石亨的大軍力量對比懸殊,怎麼也打不過正規軍。而且石亨有一幫朝廷重臣徐有貞和宦官們做內應,石亨又是有備而來,那些錦衣衛大多數已經被徐有貞和石亨他們收買成為內奸,極少數不服從的錦衣衛猝不及防就做了俘虜。

就這樣,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三更時,徐有貞、石亨等率親兵1000多人潛入長安門,直接進入南宮幽禁了病中的皇帝朱祁鈺,將朱祁鎮送上皇帝寶座。


歷來現實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奪門政變的過程。

天順元年正月十七日深夜,石亨、張靰、徐有貞和太監曹吉祥等人發動政變,事先秘密稟報過孫太后和太上皇本人,得到他們的肯定。

石亨一夥首先打開宮門,放進去一千多名士兵,打開南宮的大門,把太上皇擁上龍輦,匆匆抬往奉天殿,請他坐上御座,然後鳴響鐘鼓,向他朝賀。

此時,許多大臣還聚在朝堂之中,等待病中的景泰帝出來接見,確定皇儲之事。突然聽到南宮那邊的呼喊聲,隨後宮中鐘鼓齊鳴,正式的消息很快傳來:太上皇登基。

短暫的錯愕之後,許多人開始歡呼。

天亮以後,在石亨、張軏、曹吉祥、徐有貞等人擁護下,明英宗在奉天殿正式即位,于謙、王文等人被拿下,各打一百杖,投入監獄。至此,景泰帝方面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幾天之後,于謙、王文、舒良、王誠等六人以“謀立外籓”的罪名被處決,家財入官。

到了二月,明英宗正式宣佈把弟弟、景泰帝廢為郕王,遷往西宮居住。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時景泰帝的身體已經大有好轉,但他完全成了孤家寡人,任人擺佈。二十天之後,三十歲的郕王朱祁鈺稀裡糊塗地死在西宮。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為什麼沒有保護好景泰帝?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第一,南宮政變的時機、方式和訴求都很巧妙。

政變選擇在景泰帝重病之時,又是在深夜發動。而且因為太子之位一直空虛,連景泰帝倚賴的于謙、石亨等人都開始疑惑和動搖。

政變最初是迎回太上皇明英宗,起碼在當時,並沒有謀求傷害景泰帝。侍衛皇帝,是錦衣衛的重要職能。錦衣衛的人員選拔標準應該是明軍中最高的,武器裝配也是最好的。我們可以假設,如果政變的軍隊想去擒拿病中的景泰帝,他身邊的錦衣衛將士必定不會允許,如果政變者強行闖入,肯定會發生衝突和戰鬥。

第二,景帝泰的態度。得到政變的消息後,病中的景泰帝默認了既成事實,沒有發出激化事態的命令,沒有宣召大臣。

對於大臣們和皇帝身邊的錦衣衛來說,政變的明英宗本來就是皇帝,是景泰帝的哥哥,這是皇家內部的事,在沒有直按威脅的情況下,大家當然不敢貿然行動。

第三,是現實的實力對比。

主導政變的石亨是太子太師,總兵官,京營提督,也就是當時北京守軍的最高指揮官。

另一個主謀張軏,是明成祖朱棣的愛將張玉的三兒子,他的二哥張輗做過中軍府的右都督,負責保衛宮廷。而張軏自己做過錦衣衛指揮僉事,明英宗時代升任前軍府的右都督,總管京營。兄弟二人都手握重兵。

所以他們能把一千多名士兵放入宮中,皇宮之外,他們一定準備了更強大的力量。錦衣衛中的許多人做過他們的部下,就算有一些死忠景泰帝的人,此時也不敢妄動了。


於左


品讀歷史,感悟真香,真香君試著為大家解讀一下這個問題。題目中所言的“南宮之變”又被稱作“奪門之變”,說的是被瓦剌放回來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徐有貞、石亨和曹吉祥的幫助下實現復辟的事件,如此大的動作能夠瞞過錦衣衛主要與代宗朱祁鈺、兵部尚書于謙兩個人關係最大,且容我細細道來!

朱祁鈺對待錦衣衛和東廠的態度

眾所周知,在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建立了南北鎮撫司,也就是俗稱的錦衣衛,之後在明成祖朱棣的手裡再度擴大錦衣衛的職權範圍,並且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東緝事廠,俗稱“東廠”。

明朝歷代皇帝對於錦衣衛和東西廠這兩個特務組織都非常倚重,不過可能朱祁鈺算是其中的一個另類,他對於錦衣衛的態度是打壓大過於拉攏,在整個景泰年間錦衣衛應該是混的最不開心的一段時間。

朱祁鈺登基之後,充分吸取了哥哥朱祁鎮重用宦官王振的教訓,對於錦衣衛和東廠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壓,兩大特務機關的囂張氣焰被壓制,他們從此不敢為所欲為了,不過也因此割裂了他們和皇帝之間親密的關係,為後來錦衣衛在“奪門之變”的默不作聲埋下了伏筆。

根據史料記載,景泰二年,太監善增“恃寵驕縱,勢熾日甚”,後來有大臣在其生日時,相約去向其拜壽,“如往年之事王振者”。御史們得到消息後,立即上書彈劾,景泰帝聞訊大怒,當即命令錦衣衛將善增逮捕治罪。此後,御史彈劾宦官的種種不法行為,都遭到景泰帝的懲治。

並且在景泰帝在位期間,不斷有錦衣衛上奏太上皇朱祁鎮與其他人密謀復位,朱祁鈺一邊偷偷的加強了對朱祁鎮的監控,一邊卻將這些錦衣衛治罪,此後,宦官高平、給事中徐正都因涉及明英宗而被治罪。自此,無論東廠,還是錦衣衛都對涉及明英宗的事情非常小心,以至於最後雖然發現石亨等人的動向,但錦衣衛也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放任過去。

所以,我個人分析由於朱祁鈺過於嚴苛的做法讓錦衣衛心生不滿,在奪門之變發生的時候他們已經算不上是皇帝最為信賴的親衛了。

于謙不屑於陰謀詭計,為了江山的穩定,他選擇犧牲自己

以現代人的視角來看奪門之變,怎麼看都覺得非常魔幻,因為軍政大權完全掌握在於謙和朱祁鈺手裡,就憑石亨、徐有貞和曹吉祥帶著的那些府兵去發動政變,完全就是以卵擊石,但奇蹟就這麼誕生了!

如果說朱祁鈺在病重之中失去了對局面的掌控情有可原,但是手握兵權的于謙絲毫沒有動作確實讓人感到意外,所以說于謙看重的是天下萬民,並非老朱家的一姓江山,“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確實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對於徐有貞等人的陰謀,其實于謙在之前已經知道,畢竟錦衣衛指揮使朱驤是他的女婿,以于謙的掌控能力來看,完全可以提前終止這場叛亂,不過他卻沒有這麼做,我個人分析主要是為了政權的穩定,彼時朱祁鈺病重且無子嗣,如果一旦坐實奪門之變是篡權的話,雖然朱祁鎮事先並不知道,但還是會被牽連,這樣即便前太子朱見深都無法繼承皇位,大明王朝可能再次陷入混亂之中,這是于謙不願看到的,所以最終他選擇犧牲自己來維持政局的穩定,還天下萬民以平安!

朱祁鈺對於謙態度的變化也是讓朱祁鎮鹹魚翻身的重要原因

在北京保衛戰被于謙硬抬上皇位以後,朱祁鈺對於謙是非常信任的,奈何于謙是個直臣,在朝中幾乎沒有和他交好的朋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悲劇也由此產生,眼紅于謙權勢的大有人在,所以難免偶爾有人到代宗那裡進進讒言,三人成虎之後,朱祁鈺對功高震主的于謙的態度逐漸發生轉變。

《明史紀事本末》在述及英宗復辟時的一段文字不禁讓後世觀史者或愛戴于謙者感嘆: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擁英宗朱祁鎮復辟時,病榻上的朱祁鈺“聞鐘鼓聲,大驚,問左右曰:‘于謙耶?’既知為英宗,連聲曰:‘好,好’”《明英宗實錄》卷二七四;又,(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五《南宮復辟》。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到了奪門之變的時候,朱祁鈺對於于謙的防備之心更甚於朱祁鎮,不過這也好理解,畢竟是朱家的江山,如果在於謙和哥哥之間做一個選擇的話,朱祁鈺肯定不會希望大好河山落入他人之手,只是未免有些格局有些太小,根本沒有看清于謙的為人。

因此,可以說是在代宗和于謙的共同選擇之下,錦衣衛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能力,導致了奪門之變的發生!


歷史真香



保衛皇上是錦衣衛的天職。南宮之變中錦衣衛為何沒有保護景泰帝朱祁鈺?這要從兩個方面說起:

第一,南宮之變的兩個男主角是親兄弟。

景泰帝朱祁鈺是太上皇朱祁鎮的親弟弟。太上皇朱祁鎮年紀輕輕怎麼就成了太上皇呢?因為太上皇當皇帝的時候御駕親征蒙古來犯之敵,結果被俘虜。面對突然變故,于謙等大臣擁立朱祁鎮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朱祁鎮變成太上皇。一年後,蒙古人把太上皇放了回來,弟弟朱祁鈺已經是皇上,沒辦法再改變。一年前出發的時候是皇上,一年後回來就變成太上皇。所以,沒事不要輕易出遠門。弟弟朱祁鈺給太上皇哥哥找了一套別墅住,安排警衛把守,未經皇帝批准,任何人不能出入。



第二,南宮之變是朱祁鈺哥倆的事。

南宮之變發生之前,朱祁鈺病重臥床,關鍵是又沒有兒子。這樣如果朱祁鈺病死了,皇位還是要傳到哥哥朱祁鎮家裡。如果沒有南宮之變,朱祁鈺病死後,根據皇明祖訓,皇位應該是朱祁鎮的兒子,原太子朱見深繼承,因為朱祁鈺和哥哥朱祁鎮就兩兄弟,皇位不可能傳給外人。這個是朱元璋建國後就定下的規矩。所以,石亨和徐有貞等人發不發動南宮之變,皇位都是朱祁鎮家的。不發動南宮之變,朱祁鈺病逝后皇位由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繼承,發動南宮之變,皇位由朱祁鎮自己接手。南宮之變不是朱祁鎮搶了弟弟朱祁鈺的皇位,實際上是提前搶了兒子朱見深的皇位。



既然如此,錦衣衛管那麼多閒事幹什麼?連兵部尚書于謙提前知道消息後都不阻止,別人更不會管這事。錦衣衛原來是要保護朱祁鈺的,但是朱祁鈺快死了又沒有兒子,所以錦衣衛要保護新皇上朱祁鎮了,錦衣衛可都是聰明人?


坐看東南了


“奪門之變”時,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的錦衣衛指揮使是誰嗎?袁斌。袁斌何許人也?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時,袁斌是明英宗朱祁鎮的貼身護衛——御林軍小頭目。朱祁鎮被瓦刺俘虜後(塞外蒙塵)一年多,袁斌忠心耿耿一直與朱祁鎮同吃同住服侍太上皇,二人結下了生死患難之誼。

朱祁鎮回到北京後被幽禁於南宮。由於袁斌護駕有功,被明代宗破格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專司監督、偵緝百官之責,是皇帝的耳目與眼睛。景泰八年,由於朱祁鈺病重不能理朝,加之太子朱見濟被人謀害,朝局危急。在立誰為太子的問題上,朝中出現了三大派:一派以于謙為代表,強烈建議復立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為太子;以吏部尚書王文為代表的大臣則建議立藩王(顯王)之子;石享、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內外串通,在徵得孫太后與朱祁鎮暗許後,準備迎還太上皇朱祁鎮復位。

這個時候的袁斌,受總攪朝政的于謙之命帶領錦衣衛守衛南宮與皇宮。非常要害。石亨等人要從南宮中迎出太上皇,如果過不了袁斌這一關,說什麼也白搭。因為于謙已發現了石亨的可能的圖謀,做了預防,下令收了京城三大營的調兵權。在最關鍵時刻,袁斌審時度勢,受塞外與太上皇的那段感情驅使,態度最終傾向了朱祁鎮的天平,當時石亨只率領幾百個死黨、家丁等,如果袁斌聽從於謙的安排死守住南宮外圍,石亨等人的計謀根本不可能實現,恰恰是袁斌主動打開了南宮已被鉛封了兩年多的門鎖。說是奪門之變,其實朱祁鎮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力,就復位了。


上善似水


正常上位的皇帝是沒有人敢隨意“叛變”的,可是在“南宮之變”中沒有一個皇帝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是“二龍奪位”

首先需要說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明朝中期有一個大的事變,也就是土木堡事變。

在這件事情中,英宗朱祁鎮被瓦剌胡人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被眾臣推舉為皇帝,是為明代宗。

本來是趕鴨子上架,但誰也沒有想到于謙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將大明朝又救了過來。

而瓦剌首領也先眼見朱祁鎮已經無用,於是同意讓朱祁鎮回首都噁心代宗。

而代宗朱祁鈺表示不願意退位,曾對大臣說:“我並不是貪戀帝位,而是當初把我推上寶座的,是你們啊。

隨後代宗也將明英宗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中,宮門不但上鎖,而且還灌了鉛,僅只留下一個小洞給其遞送食物。

就這樣,代宗也做了八年的皇帝,在這八年中,也立了自己的孩子為太子,但他的孩子也最終夭折,這也是英宗能夠成功復位的關鍵!

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

景泰八年,代宗病重,將大將石亨召到床前也開始安排了身後事,可是石亨卻打起了其他的心思。

此時,正有一種流言,說大學士王文正力勸朱祁鈺立襄王朱瞻墡的長子為皇儲,如果是這樣,王文將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

而石亨等人也只能混到一個錦上添花,於是石亨等人也直接將賭注壓在了太上皇朱祁鎮身上,擁立朱祁鎮復位,這樣,三人就是大功臣,能夠飛黃騰達。

而錦衣衛作壁上觀的原因也很簡單,南宮之變是皇帝自己的家事,兩個主角是親兄弟,而且最關鍵的是朱祁鈺病重臥床,又沒有兒子。

不發動南宮之變,朱祁鈺病逝后皇位由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繼承,發動南宮之變,皇位由朱祁鎮自己接手。南宮之變不是朱祁鎮搶了弟弟朱祁鈺的皇位,實際上是提前搶了兒子朱見深的皇位。

既然是這樣,錦衣衛也不會多管閒事,連於謙知道消息之後都沒有組織行動,那麼別人也不會去管這件事情的。


娛樂吃瓜主


“南宮之變”,是一場很無聊、很乏味的政變,許多人根本都不知道有這個事!在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中,發生了那麼多的宮廷政變事件,“南宮之變”根本排不上號。

“南宮之變”之所以成功,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在起作用。至於題主所說的錦衣衛為何沒有起到作用,可能是對錦衣衛有什麼誤解。

一、【錦衣衛——被影視劇異化的特務機構】

1、錦衣衛的由來:錦衣衛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特務機構,其前身為“拱衛司”,主要的工作就是掌管皇帝的依仗、侍衛,類似於今天的儀仗之類。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成為皇帝直管的特務機構。主要用於偵察敵情、監視大臣、策反敵將、刺探情報等。所以錦衣衛基本上是一支行走在夜色中的“特殊部隊”。

2、錦衣衛的特長是什麼: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主要是從事秘密工作的,它的武力根本談不上一流,很多電影中把錦衣衛形容得無所不能,一個個武功高強、殺伐果斷!其實都是臆想出來的。封建皇朝統治時的高手,基本上都在軍中。那些所謂的民間武術家,不提也罷。所以錦衣衛的武力是被誇大了。

3、錦衣衛在成立之初,都是從軍中挑選的忠心可用、武藝精熟的軍卒擔任,可是到了後期,很多都是靠裙帶關係、世襲承蔭當了錦衣衛。有一些還是朝中大員的子弟來熬資歷的,哪有什麼戰鬥力可言?這就跟清朝的八旗子弟一樣,弓馬嫻熟橫掃天下的八旗子弟,最終還不是蛻變成了只知享樂的食腐之輩。到了明英宗時代,錦衣衛的整體實力,不提也罷。

二、【如履薄冰——“南宮之變”的皇權更替】

1、“南宮之變”的由來。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在土木堡大敗被俘,因為太子年幼,大臣擁立他的弟弟朱祁登基,是為明代宗。然而,一年後明英宗又回來了!明代宗怎麼辦?他將明英宗禁於南宮。其後,明代宗病重,將領石亨、大臣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擁立明英宗復辟,並且成功,是為南宮之變。

2、明代宗為何不肯退位?封建皇權統治中,皇帝之位的爭奪是相當殘酷的,哪裡有什麼親情可言?明代宗即使是退位,將來也難逃一死,所以索性把自己的哥哥囚禁了。明代宗錯就錯在:論狠不能斬草除根,論慈又不能引身退位!要麼把皇位交出來,要麼直接把英宗幹掉!這樣首鼠兩端,是招禍之道啊!

3、無論明代宗還是明英宗,無論他們的政績能力如何,總的來講性格還是比較溫厚的,算是歷代帝王中的寬仁之君,明英宗復辟後還廢除了殘酷的“殉葬”制度。南宮之變並沒有殘酷的清洗和流血,也沒有宮廷血戰,這一點讓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

三、【迷霧重重——宮廷之變如何站隊】

1、錦衣衛如何站隊?明英宗曾經是皇帝,錦衣衛裡面也有很多是他提拔起來的——就算大換血,也換得不夠徹底。誰能保證錦衣衛裡面沒有心舊英宗之人?宮廷政變中,站隊站錯了,必然會迎來清洗,錦衣衛又不是傻子!再者,不光錦衣衛沒動,三大營動了嗎?

2、明代宗是個棄子。其時,明代宗已經病重,歸天只在旦夕。明英宗活蹦亂跳的,選誰?傻子都知道怎麼選!所以,利益集團——大臣、武將、內宮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明英宗,對他們來講,就是拼死一搏,成功了就是榮華富貴!

3、南宮之變策劃得相當嚴密。天順元年正月十七日深夜,石亨、張靰、徐有貞和太監曹吉祥等人裡應外合,打開南宮將英宗擁往奉天殿,鳴鼓登基,代宗一方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便大事已經定。

4、因代宗病重,眾朝臣人心惶惶,大臣們聽聞此事,居然有很多人表示歡呼——沒錯,大臣們也不是傻子,誰當皇帝無所謂,只要保證自己的利益就行,再說了,朝臣有多少心向英宗的?


【結語】:“南宮之變”中,錦衣衛究竟是因為能力欠缺來不及反應?還是謹慎地站隊靜觀事態發展?或者根本就是心向英宗?在歷史長河無數的事件中,當事人的作何選擇,有過什麼樣的心理鬥爭,可能只能他們自己知道了!


脂肪故事



別說錦衣衛了,京城三大營不照樣沒起作用嗎!

這種情況下根本不是保護不保護的問題,而是站隊問題,這是明英宗和明代宗兄弟兩個的恩怨情仇,下面這些錦衣衛啊還有京城三大營根本不敢管啊。

說道這裡可能有人一頭霧水,那麼宋安之來說說“南宮之變”。

南宮之變又稱奪門之變,說白了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被俘,因為太子年幼,所以他的弟弟補上成為了新皇帝,是為明代宗朱祁鈺。

一年以後明英宗回到大明,明代宗不願意退位,然後將明英宗這個太上皇在南宮給軟禁了幾年,後來明代宗病重的時候,將領石亨、大臣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擁立明英宗復辟,並且成功,是為南宮之變。

可以說南宮之變就是兩位皇帝之間的家事,背後又有著利益集團支持明英宗,病重的明代宗很明顯就是利益集團的棄子,試想皇帝都可以成為棄子,他錦衣衛敢幹什麼?

只能老老實實的唄!


宋安之


據說一支軍隊如果有了信仰,他就會有很強的戰鬥力。明朝皇帝的守衛(先不說是不是錦衣衛吧),在“奪門之變”中的態度,就很能證明這個問題。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皇帝朱祁鈺病重,唯一的親兒子已經死去,帝國的繼承人是誰,大家心裡都沒底。

有人主張迎立外藩,但是從正統宗法觀念來說,皇帝無子,繼位者應該是血緣比較親近的人。而朱祁鈺,現成放著個親侄子。並且這親侄子朱見深,還曾經被立為太子過。

不管是合法的傳位,還是突然的政變,任誰判斷,都是朱見深繼位的可能性最大。那麼,大家對朱見深的父親、前任皇帝、當今皇帝的哥哥朱祁鎮,是不是會有所顧忌、稍微客氣一點?

大臣、侍衛,應該忠於皇帝,不過皇帝快死了,已經在討論繼承人問題。那麼,這時候,誰願意去得罪未來皇帝父子?


棲鴻看紅樓


政變與刺殺是兩回事兒,明朝雖然設置了特務機構錦衣衛,它只能保證皇帝的人生安全,針對有組織有預謀的政變,錦衣衛的作用就不大了,更何況“奪門之變”從頭到尾都沒有傷害到景泰帝朱祁鈺。

奪門之變的根源在於景泰帝對“北狩”歸來的明英宗太過仁慈,雖然不待見被瓦剌俘虜過的哥哥,但是並沒有要他的命,而且還讓他住在皇宮,這是景泰帝最大的敗筆。

封建皇權的爭奪從來都是赤裸裸,血腥殘酷的,哪有什麼兄弟手足之情,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景泰帝朱祁鈺就是合法的大明皇帝,作為當時的局勢來說,朱祁鈺要解決的主要就兩個問題:

1、徹底平息瓦剌對大明朝的威脅,以于謙為首的主戰派起到了關鍵作用,而且有全國支持,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2、徹底打消明英宗復辟的可能,這對朱祁鈺來說更重要,畢竟前朝皇帝並沒有死。

朱祁鈺在處理明英宗朱祁鎮的問題太過仁慈,架不住群臣的勸諫,迎回了明英宗朱祁鎮,雖然不夠待見,他卻沒有殺他,既然沒有殺他,就應該把他流放到遠離京城的地方做個藩王,就算不把他流放到異地,也一定讓他遠離皇宮。

朱祁鈺對待朱祁鎮犯了嚴重的錯誤,既沒殺他,還讓他居住在皇宮內,南宮是皇宮的一部分,雖然離朱祁鈺的寢宮和太極殿很遠,但對於謀反篡位來說,這個距離太完美了。

多門之變發生得很突然,趁著景泰帝病重,又無子嗣繼承皇位的機會,一幫政治投機者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期望擁立前朝皇帝朱祁鎮進行政治投資。既然是謀反篡位,作為明朝獨有的特務機構錦衣衛難道就沒有發現嗎?

錦衣衛的確無孔不入,他們事先是有發現的,包括當朝最有權力者于謙事先都知道,因為他的女婿就是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察覺了石亨等人的企圖,還向于謙彙報過。

當晚奪門之變爆發,既然是謀反,錦衣衛為什麼沒有進行阻止,這就與明朝獨有的特務監管制度有關係了。

錦衣衛是皇帝專門的私人組織,而管理這個組織的卻是皇帝最為信任的太監,而當時朱祁鈺最為信任的太監卻是曹吉祥,曹吉祥是司設監太監,管理很多皇帝事務,其中就包括錦衣衛。

錦衣衛在組織結構上受太監曹吉祥管理,雖然皇帝有直接的權力下令於錦衣衛,而此時的景泰帝已經奄奄一息的躺在病榻上,哪還能對錦衣衛發號施令。

真正能夠瓦解政變只能是禁軍,而禁軍的掌管著卻是右都督石亨,他掌管著京城五營,所有的軍隊調動,除了皇帝,都聽令於他。

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根本就沒有調動軍隊,只是石亨、曹吉祥的家丁們就把這個事情辦了,相當的輕鬆。其關鍵人物卻並不是他們,而是明英宗朱祁鎮。

當石亨、徐有貞率領一眾家丁簇擁明英宗朱祁鎮來到東華門的時候,守門的士兵並沒有應為石亨是都督而打開城門,還是朱祁鎮站出來,嚴聲叱喝士兵:吾來當朝太上皇,速速開門。守城士兵們並不清楚情況,但是作為前朝皇帝,現朝太上皇,誰也無法和皇權對峙,於是打開了東華門,朱祁鎮一行才得以順利入宮。

說到底,奪門之變主要是來得太過突然,而且當時京城防禦的幾個關鍵人物都參與其中,這才能夠順利進行,朱祁鎮才得以順利復辟。

順便說說于謙為什麼沒有及時的阻止政變的發生,這就與于謙的性格有想當大的關係,于謙可以說是整個明朝最為正直的忠臣,他在土木堡之變後的權勢完全可以說一手遮天,可是于謙並沒有做權臣,他所做的一切多是為了江山社稷,一切為了國家。

多門之變在於謙看來屬於皇室權力之爭,並非朝廷顛覆之變,對於皇權的更迭,于謙恪守了臣子的本分,關鍵是當時的景泰帝朱祁鈺的情況的確不樂觀,沒有兒子繼承皇位,明英宗朱祁鎮的兒子又被他廢了太子之位。

朱祁鈺很難抉擇誰來繼承皇位,于謙更難,皇帝都無法自己抉擇,他作為忠臣,更不能左右皇帝的決定,至於皇位政變,一切看天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