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宣布出口粮食禁令,联合国严重警告!幸运,我们有袁隆平

最近感觉全球都慌得不行,不仅因为疫情和股市,还因为粮食。

最近,宣布粮食出口禁令的国家有点多:

● 越南,世界第三大水稻出口国,禁止大米出口;

● 俄罗斯,最大小麦出口国,建议限制出口小麦;

● 哈萨克斯坦,世界第二大面粉出口国,对包括面粉、土豆、胡萝卜在内的11种农产品实行限制出口;

● 泰国,宣布鸡蛋出口禁令;

● 塞尔维亚,宣布暂停出口葵花籽油等农产品;

● 印度,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大米出口因“封国”而陷入停滞;

这一下,粮食不够的国家都傻眼了:

伊拉克告急,需要进口上百万吨小麦和20多万吨的大米,印尼和菲律宾两国也宣布粮仓告急,称粮仓的储存量最多能维持三个月。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发出了严重警告:疫情可能引发粮食危机,4、5月会出现最糟状况。

于是近日

“空下来去超市买点米,囤三个月的量”

多国宣布出口粮食禁令,联合国严重警告!幸运,我们有袁隆平

传言截图

微博上也出现了抢米抢油等话题

多国宣布出口粮食禁令,联合国严重警告!幸运,我们有袁隆平

多国宣布出口粮食禁令,联合国严重警告!幸运,我们有袁隆平

01

限售+抢购 全球粮食市场发生了什么?

春节期间,中国各个商超的消费者抢购粮油、蔬菜以确保宅家生活;现在,全球各国都在出手,确保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国内粮食供应的安全。

上周,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宣布了粮食出口配额制。该国农业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直到今年六月份,该国的小麦、黑麦等农产品的出口量被限制在700万吨以下。

越南政府的声明中,今年前两月越南大米出口同比暴增超30%,按照这样的节奏继续,这一全球第三大大米生产国在未来几个月内将面临无米可吃的窘境。

因此,该国将在3月28日之前不在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各种形式的大米产品禁止任何出口,以确保国内供应的稳定。

其他国家如哈萨克斯坦,禁止出口的产品包括小麦、糖、土豆和胡萝卜;欧洲国家塞尔维亚,则禁止了对葵花籽油等物资的出口。

多国宣布出口粮食禁令,联合国严重警告!幸运,我们有袁隆平


一些国家在拼命限售,一些国家则在国际市场疯狂抢购: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等小麦进口国已经发布了新的两市招标书,摩洛哥则直接把此前发布的,暂停小麦进口关税的措施持续到今年年中。

而作为全球第一大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中国,

尽管已经拥有满足一年需求的大米储备,但仍然承诺将会大量收购国内各地的粮食收成。


实际上,全球粮食在总量上是供大于求的,但因为很多粮食大宗商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来自这些国家的供应中断,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粮食供应短缺,因此,市场上对于全球粮食供给危机的悲观预期并非杞人忧天。


俄罗斯为例,该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小麦出口国,并且其供应地主要是北非、中东等国;而中东国家伊拉克,在近日已经宣布粮食储备告急,需要更多进口大米和小麦以保证国内供应。

性生活几分钟最受女性喜爱?

点击我看一看!

而全球第三大大米生产国越南,其出口中断在东南亚引发了供应危机:印尼、菲律宾先后宣布粮食库存将在数个月内用完。

已经见证了不少历史的我们,或许要在2020年看到更为魔幻的“粮食荒”。

02

粮食危机离我们到底多远?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粮农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我们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


多国宣布出口粮食禁令,联合国严重警告!幸运,我们有袁隆平


该组织预计,糟糕情况预计将在4月和5月出现,而这一预计并非危言耸听。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所就表示,如果各国不采取集体和合作的方式来确保全球供应,只是把自己的国家放在首位,全球将会陷入更差的局面。

“疯狂的采购加上保护主义的政策,最终的结果就是粮价上涨,”该组织声称。“而这样的恶性循环足以自我延续。”


在人类历史上,由粮价危机引发的不安定现象由来已久:2008年和2011年,全球粮价上涨时,非洲、中东和亚洲三十多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乱。

而由于短期购买量激增叠加供给受限,一些粮食品种的价格正在悄然上涨。

由于消费者大量购买面粉,作为全球基准的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在3月份上涨了8%以上;美国牛肉批发价格本周飙升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鸡蛋价格也有所上涨;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国——泰国的米价,也升至2013年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随着美元兑新兴市场的货币正在不断升值,严重影响了这些以大宗商品出口为经济支柱国家的购买力,这些弱势国家的货币,将会在粮价危机中受到最大的伤害。

如果疫情继续恶化,将会有越来越多国加入到这个行列。到时候,粮食价格飙涨,演化为一场全球粮食危机,绝非危言耸听。


1,粮食为最基本保障,不能出问题

民以食为天,人可以在一段时间不吃猪肉,不吃鱼肉,但如果粮食没有了,一定撑不了多长时间。


欧美疫情现在非常严重,一部人开始恐慌性囤积物资,包括粮食,一旦有人抢购,就势必造成后面的人,或者没有收入的人会抢购不到,隔离在家,网购也不是很发达,基本的生活保障就成了大问题。


2,粮价飙涨,有通胀风险

粮为百价先,粮食价格不断升高,会导致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生活物资价格上涨,生产却跟不上节奏,更加不好的后果是导致滞胀,简单点说,就是经济停滞,而物价却在上涨。好比一个人,不断吃东西,却消化不了,会特别难受。


3,印度,印尼,巴西,菲律宾等国疫情不容乐观

中国疫情已得到了很好控制,欧美第二波还没有达到峰值,更多人担忧的是像印度,印尼,巴西,菲律宾,巴基斯坦等人口大国的疫情。


这些国人口多,医疗条件相对薄弱,一旦疫情爆发,后果会不堪设想。其中,一些粮食出口国,禁止粮食出口,想进口的,买不到。


举个例子,如埃及,95%以上都是沙漠,人口超过一亿,粮食靠进口,原油靠出口,一旦疫情爆发,情况将不容乐观。


粮食产业链复杂而脆弱,涉及物流,运输,劳务工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阻,流通不畅,也会引发诸多麻烦。


4,非洲蝗灾威胁依然

现在,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都在新冠疫情上,而非洲的蝗灾问题依然存在。


多国宣布出口粮食禁令,联合国严重警告!幸运,我们有袁隆平

蝗灾蔓延,会严重影响非洲的粮食收成,现在又受到疫情影响,粮食问题不得不令人担忧。


这一来,搞得很多中国人也慌了,我们的粮食够不够?要不要多买点米面囤着?极端恶化情况会出现吗?


03

中国不缺粮食?袁隆平:如果别国不卖粮,就麻烦了

袁隆平:中国的粮食是不够吃的,别国不卖,就麻烦了


袁隆平多次讲过,对于杂交水稻的梦想,源于他对饥饿的记忆。


袁隆平: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是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


记者: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袁隆平:不可能了。但是有缺粮的情况,不可能饿到那个程度。


记者:可是好多人都说咱们中国不缺粮食,粮食够吃了。


袁隆平:没有,中国差不多14亿人口,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的,要进口一部分。我举个例子:大豆也是不够吃,我们中国人吃豆腐,每年进口大豆七八千万吨。


记者:您看到这个数字什么感觉?


袁隆平:现在国家还有钱买粮食,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了要饿肚子。这个是问题,是大问题。忧心:农业成了“妇老农业” 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因为常年研究水稻,袁隆平关心农业,关心农民。但是,他发现,当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这是让他感到忧心的一件事。


袁隆平:现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与粮价有关系,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一涨其他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但是粮价跌不得,一跌谷贱伤农,农民没有种粮的积极性,又有问题,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政协的时候我提了一个提案,国家要保持粮食丰收又不让粮价上涨怎么办?政府以比较高的价收购农民粮食,以平价供应市场,这样子粮价不涨,通货不膨胀,国家可以补助农民,让农民有积极性。农民不种粮食就麻烦,问题很大,我总是很担忧的。


记者:担忧什么呢?


袁隆平:用工。我们的农民现在青壮年很少去搞农业,都是老年人、妇女,叫作“妇老农业”,妇女和老年人,年轻人都不搞农业去了。


记者: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袁隆平:最需要的是好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政府现在是在提供惠农政策,中央的政策下面执不执行是个问题,有些不执行,是不是变成口号了。光有好种子没好政策不行,光有好政策没好种子也不行,对吧?

04

官方:中国粮食安全有保障,居民完全不用屯粮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据称,2016年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