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分別對應八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分別對應八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天龍八部》這個名字是起源於佛教,佛教當中的“八部天龍”,分別代表了佛教的八種護法神。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佛教色彩,而“八部天龍”,也就是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其實在《天龍八部》中都有對應的角色。

《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分別對應八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就比如說“天”就是對應的喬峰,是領袖的存在。“龍”對應段譽,是身份的象徵。“夜叉”對應虛竹,就是一種救世主的存在。“乾達婆”代表一種無私,只尋找香氣的神,所以對應的是阿朱。“阿修羅”經常與“帝釋天”戰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慕容北喬峰。”“迦樓羅”是一種巨型的大鳥,最終因為捕食的龍太多太雜,所以中毒而死,也就是書中的鳩摩智。“緊那羅”是獨角神,早年雖然犯了淫戒,但是最終還是護寺有功,被追認成為了護法禪師,對應作品中的玄慈方丈。“摩呼羅迦”為大蟒之神,機遇很慘,並且長相奇醜,所以對應遊坦之。

《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分別對應八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看來金老先生的知識確實淵博到我們難以想象,這一段佛教傳說也能給與他這樣的靈感,想必這是任何一個作家都難以達到的高度吧。

《天龍八部》中的“八部”分別對應八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