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小孩”遇上“封院”,他們每天干了些啥?

當“老小孩”遇上“封院”,他們每天干了些啥?

高齡人群、密切接觸、

免疫力低、普遍有各種健康問題……

在這場應對疫情的戰爭之中,

養老院管理稍有不當,

就會成為疫情中的“暴風眼”!

60多個日夜的封院堅守,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閔行區56家養老機構

儼然成為了老小孩們的“平安島”、

成為了千萬個家庭的“放心院”。

歲月靜好,

是因為有他們——

“漂亮的丫頭院長”

閔行區一家人敬老院的院長錢瑜巍,被大家親切地喚做“漂亮的丫頭院長”。這位畢業於音樂表演專業的90後姑娘,任院長四個月來,正趕上疫情暴發,這期間,她與員工、老人、院外的家屬一起守望相助,共同抗疫,成為幸福快樂的“一家人”。

因為疫情來得突然,十幾位湖北籍護工節前回家後被困在老家,造成護理人手不夠,錢瑜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方面她從別處借來護理員;一方面為了分擔姐妹們的壓力,自己化身為護理員,與大家一起護理老人,甚至幹起為老人洗澡擦身的活。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錢瑜巍給老人餵飯

有一位阿婆,一直不太喜歡洗澡,護理員為她洗澡的事每次要折騰一番。如今人手不足,超額的工作量已讓護理員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阿婆的不配合更令人疲憊不堪。

錢瑜巍得知後,立即前去開導老人:“阿婆,您有啥不開心的都可以跟我說的,可要是您不洗澡的話,等您的子女可以來探望的時候,您就變成一位臭阿婆了,家裡人要嫌棄您了。我是新來的小錢院長,我來幫您洗,好嗎?”

聽著暖暖的聲音,看著眼前可愛漂亮的小丫頭院長,老人的心被觸動了,願意配合洗澡了。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錢瑜巍為老人洗腳

杜阿婆剛從家回來,按照規定需要單獨隔離14天,才能回到自己的房間居住。但她害怕一個人住在隔離區,於是吃好晚飯後,趁著護理員不注意,拎個袋子偷偷跑了出來要回家,誰勸也不聽。

錢瑜巍與杜阿婆耐心溝通,並答應陪她一起“隔離”,最終使老人返回到隔離區。14天的隔離,對於老人來說是個漫長的時期。為了幫助老人緩解情緒和寂寞,錢瑜巍幾乎每天都去看看,以最小的安全距離與老人聊上幾句,陪上一段時間,並安排好專人安全陪護。在大家的關心下,杜阿婆情緒一天比一天穩定,安全順利地度過了隔離期。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陪養老院的老人聊天曬太陽

她是“妹妹”又是“大姐”

自1月26日起,因為臨時封院,外面的進不來,裡面的出不去,繼王養老院的老人們每日集中在多功能廳的活動亦被取消。隨著時間推移,有一部分老人產生了焦慮、煩躁的情緒,要怎麼把他們的負面情緒趕走?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豐富多彩的分組活動

院長孫惠珍決定從老人愛“孵太陽”的習慣入手。她將老人共分散為四個活動點,一名區域主管配合一名行政人員帶動老人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加強了消毒隔離,做起了疫情防控,改造的院內變呀麼變了樣……”在敬老院裡,老人們被分成四組,分散地坐著,跟著工作人員一起哼唱起院裡自編自創的《咱們員工齊上陣》,歌聲笑聲此起彼伏。

2月23日,“嘀嘀嘀……”敬老院業務辦公室一陣鈴音響起,那是家屬關切的電話諮詢,問什麼時候好繳費了?

辦公室給出的答覆是:“疫情不除,封院繼續,費用緩交!”其實,全院老人加上員工幾百號人,每個月的資金流水非常大,因疫情封院後,養老院沒有任何經濟來源。

孫惠珍心疼全體老人和員工,要吃好喝好住好,食材採購、各類防疫物資供應、大件設備更新,面對這一樁樁開銷,年逾古稀的她,從來不在員工和老人面前抱怨,累了苦了一律自己扛下來。她總是一個字:“買!”總務和辦公室馬上積極跟進落實採購。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封院後,食堂、後勤、行政人員集體打地鋪

封院員工出不去,孫惠珍就讓自己的家人買來好多的水果,滿滿的小貨車拉來放在門衛處。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有意思的是,孫惠珍家人也常常開輛車跟著送貨司機來“押貨”,說是“押貨”其實也是許久未見她了,心疼、想念,來看看,一家人在門衛處寒暄幾句,送好水果就離開了。第二天,孫惠珍就迫不及待的將水果分發給了員工和老長輩們。

在老人心中,

她是“孫家妹妹”;

在員工們心中,

她又是“老大姐”!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春風至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繼續嚴格養老機構管理;逐步有序恢復社區養老服務

当“老小孩”遇上“封院”,他们每天干了些啥?

根據市民政局和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新部署,近日,區民政局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對本區養老服務領域進一步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繼續嚴格養老機構管理;逐步有序恢復社區養老服務。

目前,閔行養老機構在“限定時間(採取預約等方式)、限定人數、限定路線、限定區域(不進入生活區)”等條件下逐步“解封”,但這些呵護老人的感人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

記者:覃叢叢

△超美,閔行的這些花海!通通推給你

△《慶餘年》同款、“華夫餅”cosplay,竟都被閔行的書店安排了!

△ “清明蔗,毒過蛇”?!清明前後吃甘蔗,你要注意這些事!

△淚目!正在隔離點的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齊齊走上陽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