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史詩級戰爭片幕後故事

《紅海行動》

盤點那些史詩級戰爭片幕後故事

超然

  1. 該片為林超賢導演行動三部曲之一,上一部是湄公河行動,林導本來打算由彭于晏出演該片主角,但後來想到他太累了,讓他休息一下。
  2. 該片為華語片票房殿軍,僅次於《戰狼2》、《魔童降世》與《流浪地球》
  3. 該片的劇本根據2015年3月29日發生的"也門撤僑"事件改編 。製作總成本達5億元人民幣預算 ;軍事裝備預算達2億元人民幣
  4. 在拍攝一場爆破戲時,炮彈都是真實的。爆破組在前面準備,演員們跟著攝影機跑過去,雖然做足安全措施,但張譯還是有被爆破的石頭濺傷。因為林導為了還原戰爭的殘酷,所以使用真傢伙
  5. 海清進組沒多久手就骨裂了,後面臉還被臭蟲咬爛了,特別想回家
  6. 為真實展現海軍風采,“蛟龍突擊隊”隊員進行了超過800分鐘的軍姿和120小時的槍械訓練,每天還堅持進行200分鐘的體能訓練
  7. 導演林超賢平時對演員們很保護,很多危險動作都不讓他們做。但因炸車的戲份不讓演員實拍會顯得不真實,真到實拍時,海清被爆炸帶來的熱浪掀翻,手也流了血

《集結號》

盤點那些史詩級戰爭片幕後故事

集結號電影海報

  1. 本片預算8000W,但是所有演員片酬加起來不到100W。這要是現在?
  2. 《集結號》在瀋陽拍攝時,迎來了趙本山的探班。瀋陽是趙本山的老家,為盡地主之誼,他買了100斤大蘋果親自送到《集結號》劇組,慰勞工作人員
  3. 有一場戲導演要求演員們體驗並演繹‘冷’的感覺。於是鄧超等人在東北寬甸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在寒徹心肺的風雪中站立,默默體驗,直到手腳全都麻木
  4. 該片改編自楊金遠的短篇小說《官司》,原作只有幾頁,創作靈感來源於中央電視臺《百姓故事》裡講述的一個真實故事。《官司》首先刊登在2002年4月的《福建文學》上,於當年6月在《小說月報》轉載。當初張國立看到這篇小說,非常喜歡,原想留著給自己拍電視劇,但後來還是推薦給了馮小剛。

《戰犬瑞克斯》

盤點那些史詩級戰爭片幕後故事

好唯美


  1. 電影《戰犬瑞克斯》改編自美國女兵梅根·利維與軍犬瑞克斯的真實事件。講述了女主角梅根·利維與軍犬瑞克斯相遇、相識並共赴戰場產生了深厚戰友情的故事。該事件曾一度轟動美國,感動了無數人。
  2. 瑞克斯的原型是一條赫赫有名,屢立戰功,曾在三個戰鬥部隊服役的功勳犬。擁有中士軍銜的它在服役期間,一共檢查了超過6220輛車輛,參與反恐工作的時間超過了11575個小時,最後因健康問題被強制退役
  3. 電影后半段,退役後的瑞克斯面臨安樂死的命運,作為一起並肩作戰出生入死的“戰友”,梅根為收養瑞克斯走上漫漫的請願路,全美超千萬人主動請願,求送反恐英雄犬回家。這一事件在當時的美國稱得上是轟動一時,而退役軍犬的命運該何去何從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敦刻爾克》

盤點那些史詩級戰爭片幕後故事

敦刻爾克電影海報

  1. 該片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第一次執導二戰題材的影片
  2. 該片臺詞不多,主演湯姆·哈迪只有十幾句臺詞,儘管諾蘭曾多次表示湯姆·哈迪是他最欣賞的演員。
  3. 面試20歲的菲恩·懷特海德時,克里斯托弗·諾蘭邊吃邊聊劇本,這是他職業生涯第一次覺得,對年輕人懷有責任感
  4. ·諾蘭在拍攝前研究了大量歷史資料,發現當時在敦刻爾克等待撤退的英國士兵非常年輕、且缺乏經驗,為了真實還原歷史,諾蘭最終作出了讓年輕演員來演士兵的決定
  5. 該片製作最繁忙的一天裡,拍攝團隊在海上安排了多達62艘船隻進行同時拍攝,為了最大限度還原戰爭的真實感,該片使用了當時真實的船艦和飛機,並向歷史專家丹·弗雷德金請教各種飛機的不同特點和飛行要領
  6. 諾蘭作為一名英國導演,是聽著敦刻爾克的故事長大的,敦刻爾克的故事早已滲入他體內。在拍攝處女作《跟蹤》時,克里斯托弗·諾蘭和妻子艾瑪·托馬斯乘坐小船橫渡海峽,去到敦刻爾克。雖然戰爭早已結束,但他仍被當時的戰場遺址所震撼,萌生了強烈的想法,要拍攝一個關於敦刻爾克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