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紅日照遍了東方,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

  千山萬壑,銅壁鐵牆!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

(《在太行山上》歌詞選段)

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得太行者,得天下!

所謂“太”者,大也;“行”者,行列也,二者合之意指很大的行列。太行山最早見諸於文獻,還是在那篇著名的古代散文《愚公移山》中。列子在該文的開篇這樣寫道: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這或許是有關太行山最早的記載。本文所言及的“太行山”在地理範圍上要超出古人的範疇:其東為河北平原,西為黃土高原,上接燕山,下銜秦嶺,綿延400餘公里,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最高的山地。太行山巍巍八百里,由太行山、太嶽山、中條山、恆山、五臺山和小五臺山。幾座較小的山脈組成平均高程為1000~2000米,最高峰五臺山主峰高達3058米。被顧祖禹稱之為“天下之脊”。整條山脈因河流的穿切,形成了一些溝通山西與河北、 河南之間的孔道,即歷史上所稱的太行八陘(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蒲陰陘、飛狐陘、軍都陘)為往來的重要通道,娘子、紫荊、平型、雁門諸關口險阻天成,關山雄固。

遍閱中國戰爭史,幾乎隨處可見太行山因其位置與地形而決定戰爭勝負的例證。而秦趙長平之戰,漢趙井陘之戰更是決定了一個政權的生與死。蓋因為此,顧祖禹謂之“得太行者,得天下。” 近三個世紀後,這一論斷的正確性在民族解放戰爭中再次經受住了考驗。

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1937年夏秋之交,日本侵略軍以(北)平、(天)津為基地,分三路向華北各地展開戰略進攻。為掩護南下主力之側背,他們以第5師團和關東軍鈴木兵團經察哈爾攻擊山西大同。不久,又增加第20師團從娘子關西攻太原。至1938年春,日本人憑藉軍力優勢迅速擊敗了正面戰場上的中國軍隊。表面上達成了“佔據山西”的企圖後,侵略陣營內部一片歡騰,以為“天下從此可安矣!殊不知,就在他們的身後,就在太行山上,已經燃起了游擊戰爭的熊熊烈焰。

華北戰局的重點在太行山……

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1937年10月13日,就在太原會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毛澤東致電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人,指出:“須知華北戰局重點並不在太原……太行山脈及正太路在我手,敵進太原如處甕中,我軍是還能有所作為的。”11月11日,即太原淪陷的三天後,朱德、彭德懷、左權、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等八路軍前線將領在和順縣石柺鎮召開高級幹部會議。這次會議討論了太原失守後的形勢,重新調整了八路軍的戰略佈署:全軍在晉東北、晉東南和晉西北等方向實行戰略展開。“石柺鎮會議”後,八路軍各主力部隊分成許多地方工作團和遊擊支隊,深入敵後山區,與當地的黨組織一道開闢抗日根據地。先後創建了晉察冀、晉冀豫和晉綏等遊擊根據地。這三大根據地中的前兩個,都是以太行山脈為地形依託。

晉察冀根據地:“平型關大捷”後不久,八路軍第115師副師長聶榮臻奉命率獨立團、騎兵營和兩個不完整的步兵連共2000多人留在晉察冀地區堅持游擊戰爭。此時的三省邊陲正處於極端混亂狀態,國民黨軍主力正在向南敗退,舊的政權機構已經瓦解,散兵流匪乘機作惡,甚至出現了“幾個日本浪人拿著日本旗就可以隨意佔領縣城”的事情。值此人心惶惶之際,八路軍來了!聶榮臻率部開上晉察冀的腹地——五臺山後,迅速派楊成武、趙爾陸、王平、周建屏人等率領分支部隊,在北太行山兩側發動群眾,組建抗日武裝。由於紀律嚴明,抗戰政策深入人心,八路軍很快就在五臺山站穩了腳跟。至1937年11月7日,即太原失守的前一天,——晉察冀軍區在五臺山正式成立,聶榮臻任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唐延傑任參謀長,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晉察冀根據地是八路軍在敵後戰場創建的第一塊遊擊根據地。

晉冀魯豫根據地:“石柺鎮會議”後,129師師長劉伯承宣佈全“師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地活動”。隨即,他和張浩(後為鄧小平)率領師直、386旅及115師344旅向晉東南轉移 。他們以太行、太嶽山為依託,將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劃成若干游擊隊和工作團,分散到晉冀豫廣大地區開展游擊戰爭。與此同時,主力部隊在山西“決死隊”的配合下,向敵佔交通線展開,形成了抗日根據地的環形對外正面。至1938年4月,以晉冀豫軍區成立為標誌,太行山南段的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

徐州會戰結束後,八路軍已經依託太行山脈,創建了一塊銜接幽燕與中原的山區根據地。對與,毛澤東予以了高度肯定。他在會見美國駐華大使館參贊卡爾遜時說,“日本在五臺山包圍我們,圍困我們。但我們有另一種圍困,比如日本在太原駐守,太原的東北是聶榮臻的部隊,西北是賀龍的部隊,林彪的部隊在西南,朱德的部隊在東南”。

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當年歲末至次年初春。八路軍再一次實施戰略展開。他們翻越太行山,陸續開闢了河北的冀南、冀東、山東湖西、魯西、魯南等平原根據地。由此形成了西起黃河東岸,東達渤海之濱,北至大漠,南到中原的廣大敵後戰場;在更大範圍內對日軍形成了一種戰略上的反包圍態勢。這時候的太行山,又成了溝通前後方的戰略通道。


攻防兼備的太行基地

抗日名將劉伯承當年在給部下講述(軍事)地形的重要性時,曾將其與任務、敵情、我情、時間等因素稱為戰術上的“五行術”,進而強調 “五行不定,輸得乾乾淨淨”。若依此標準視之,則巍巍八百里太行無論在戰役層面還是戰術環節均體現出無與倫比的作戰價值。

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首先,它更是打擊侵略者的進攻陣地。當八路軍在平型關與日軍初次交鋒時,就察覺到其氣焰雖張卻“不善山地作戰”。正如115師師長林彪在戰後總結分析中所云:“一到山地,敵人的戰鬥力與特長均要大大降低,甚至於沒有。步兵穿著皮鞋爬山簡直不行……”不僅如此,由於開戰以來連連取勝,日軍上下非常輕視中國軍隊並因驕狂而疏忽,以致“不注意偵察警戒,不愛做工事。打起仗來,先讓飛機和大炮顯神通。等到猛攻時,他們步兵連陣地也不愛佔領,只隱蔽在溝裡休息”。隨即,八路軍充分利用敵人這一弱點,將預設戰場選擇在險路隘口這樣的利地形伏擊敵人。哪怕是地形暫時不利已,他們仍設法通過戰術上的精妙設計打擊敵人。這其中最令人拍案稱絕的戰例莫過於1938年3月的神頭嶺戰鬥。當時,為配合正面戰場友軍作戰,129師師長劉伯承決定在邯(鄲)、長(治)公路上尋找戰機。當時劉師長手頭的兵力只有陳賡的386旅,與潞城和黎城等處之敵相比未佔太大優勢。於是,劉伯承決定佯攻黎城,在其東北的神頭嶺伏擊援敵。從地圖上看,邯長公路從嶺下穿過,兩側高地有利於部隊隱蔽。但在大家偵察地形時發現,這段公路實際構築開闊的山樑上,兩側最近20餘米最遠不過百米內的範圍內散佈著一些被國民黨軍廢棄的舊工事。雖然有人建議另選戰場。但劉伯承在深思熟慮後決定將部隊隱蔽在那些廢舊工事裡。16日4時,當我769團的一個營突入黎城後,果然引得潞城、涉縣之敵大舉出援。9時,當潞城之敵行至神頭嶺時,埋伏在其眼皮底下的我軍以橫長隊形突然殺出。僅用了不到2個小時,第108師團笹尾部隊、16師團林青部隊1500多人除百餘僥倖逃脫被全殲(日方資料載損失487人)。這是一場地形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戰鬥,就連日軍禁不住讚歎為八路軍“第一流的伏擊戰”。此戰過後兩年半,八路軍以105個團從太行山大舉出擊,同時攻擊正太,平漢,同浦和平綏等日軍運輸幹線。這次戰役規模的進攻極大地震驚了侵略高層,振奮了全國抗日軍民的士氣。令人欣慰的是,太行山的進攻價值不僅體現在主力部隊的大規模出擊上。1942年11月,日軍侵入位於太行山腹地的沁源縣。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正是其失敗的開始。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沁源軍民依託有利地形,對日偽軍廣泛開展麻雀戰、狙擊戰、地雷戰、伏擊戰和破擊戰。最終將敵人全部“擠”了出去。

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太行山還是保持我方有生力量的掩蔽所。還在華北日軍將作戰重點置打擊於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隊時,便已著手抽調兵力圍攻尚未得到鞏固的晉察冀根據地,隨即又調兵圍攻冀魯豫根據地。到武漢會戰結束後,華北日軍得以騰出手來重點對付八路軍。這時他們通常採取的攻擊戰術為:以優勢兵力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分成幾路“掃蕩”抗日根據地。當日軍深入到太行山腹地後,其裝備與戰術上的弱點很快暴露出來。日軍確實多次以“分進合擊”的戰法從外線對八路軍形成了合圍,但其行進在崎嶇道路上的各路攻擊隊伍難以相互呼應;有時即便發現了沿山間小路撤退的我軍,又受較重裝備限制而無法完全脫離公路展開追擊。在連吃幾虧之後,日軍開始從編制、訓練與戰術方面做調整,以適應日趨頻繁的山地作戰。即便如此,他們不僅沒能在八路軍那裡討得便宜,反在黃土嶺搭上了 “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的性命。敵人當然不甘心失敗。看到“分進合擊”無法奏效後,日軍再次調整戰術。他們先是大搞“囚籠戰術”,即通過鐵路、公路和碉堡將抗日根據地分割成小塊。然後,再集結重兵對已被分割的太行山各根據地進行“鐵壁合圍”,甚至派出小分隊直奔我各級指揮機關所在地。日軍這兩招確實限制了八路軍的機動能力,但後者依然可以憑藉人熟地熟的優勢安全脫身。如在1942年6月,從涉縣、潞城、黎城和林縣(河南)出動的日軍對剛剛轉移至黎城東15公里宋家山的129師師部形成合圍。千鈞一髮之際,劉伯承師長指揮大家沿著一條地圖上沒有的“羊倌小道”跳出了包圍圈。令日軍上下倍感沮喪的是,哪怕是在短兵相接的情況下,他們仍無法在憑險據守的對手那裡討得多少便宜。1941年11月初,5000多日軍分多路強攻位於黎城北境的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這裡因四周懸崖峭壁、半空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從9日開始,八路軍總部獨立團堅守黃崖洞陣地8個晝夜,以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 “開創了中日戰況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之紀錄”。

銅牆鐵壁—淺析太行山脈在華北游擊戰爭中的地理優勢


如上所述,太行山以其軍事地理優勢為華北抗戰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同時期正面戰場的諸多事例證明,僅憑關山雄固不足以打贏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太行山根據地得以真正鞏固的真正,還在於來自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的支持與擁護。正所謂 “在德不在險”。我們看到,八年抗戰中八路軍中出現了以戰士籍貫命名的平山團、阜平營、靈壽營等建制單位;我們又知道,一個人口僅有14萬人的武鄉縣就有9萬人參加工、農、青、婦和兒童團等群眾性抗日團隊;我們又聽到,無數的太行軍民吟唱著“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的慷慨戰歌迎來了驅逐倭寇的那一日。(文\\張巖松)


《讀史方輿紀要》顧祖禹

毛澤東選集3

葉劍英軍事文選

林彪軍事文選

劉伯承軍事文選

聶榮臻回憶錄

《游擊隊與游擊戰》(作者長野朗,東京和泉書院1940年6月出版

太行山-中國的天然長城 作者:劉統 中國國家地理網

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350c3d7bf32f59.htm

地理分界線,中國脊樑山,太行山脈蘊含著什麼信念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555647990524327&wfr=spider&for=pc

文摘週報 https://digest.scol.com.cn/2007/07/24/2007072410437417.951.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