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園隨筆》之三十(山西靈丘)

楊拔穗留下的記憶

楊拔穗是晉北靈丘地區的地方語,離靈丘不足百里之遙的廣靈卻叫它楊毛兒,其實它只是楊樹的一種花穗。

《鬱園隨筆》之三十(山西靈丘)

(楊樹的雄花)

楊樹的花穗分為雌雄兩種。雄花穗長約10釐米,暗紅色或暗黃色,柔軟。而雌花穗呈串狀,中間一根軸,上面是好多小球,後脹破露出棉絮狀的楊絮,飄散到空中,裡面便裹著楊樹的種子。

《鬱園隨筆》之三十(山西靈丘)

(楊樹的雌花)

楊樹的雄花具有藥用價值,食用它可直接抑殺病原體,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對抗免疫抑制劑,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吃起來又清爽可口,因此在北方地區頗受老百姓的歡迎。

小時候農家的孩子是沒有沒吃過楊拔穗的,不過我確信很多人家並不知曉它的藥用功能。

《鬱園隨筆》之三十(山西靈丘)

(穗滿枝頭春意鬧)

每每到了農曆三月中旬,那楊樹林漫天的紅色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老人上不去樹,就在樹下拾飄落的穗頸,成人用枝敲打,而孩子們則爬上高高的樹冠,不一會兒,滿地便鋪上了一層暗紅色的地毯。在楊拔穗最盛的季節,幾乎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人人均可弄到滿滿一小筐——這是兒時的記憶了——現在楊樹稀少,連農村人也沒有那些年的豐裕了。

回家倒在地上,一家人趁閒聊的時光,你一把我一把把楊拔穗撿淨(切記千萬不可留下柄端的膠殼),沖洗乾淨焯水,放在涼水盆子裡泡上幾日,去掉苦味,便可食用。

《鬱園隨筆》之三十(山西靈丘)

(泡好待食用的楊拔穗)

楊拔穗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涼調,將去掉苦味的楊拔穗用刀切成段狀,放上香油、鹹鹽、味精、及蔥段等調味品即可調食,夾到嘴裡,清爽可口,城裡人下飯店別的不點,就好這口!

《鬱園隨筆》之三十(山西靈丘)

(涼調楊拔穗)

楊拔穗也可做餡。莜麵、小麥麵餃子的餡,炸油糕的餡。或許小時候我家常吃楊拔穗大烙糕的原因吧,我對這種食品仍記憶猶新。將泡好的楊拔穗用刀剁粹,和上土豆泥,放入花椒粉、油、鹽、蔥花等調味品,攪勻,放在糕餅上掐住,放在盛有少量的鍋底烙熟,焦、黃、香、軟,一隻有少說二三兩重,吃上兩隻,已有些撐胃了。現在人們生活條件改善了,往往用油炸食,個頭也小了很多,不過想起那時的美味,還是不能及的,於是乎還央求管家的專門做了次楊拔穗大烙糕。

《鬱園隨筆》之三十(山西靈丘)

(楊拔穗大烙糕)

成年,與楊樹相隔愈來愈遠,每日與水泥盒子及各種名貴的風景樹作伴,那漸遠的楊拔穗也漸遠成為一種記憶,不過去飯店吃飯時,時不時地說上一句,"老闆,來盤調楊拔穗!"或者"來盤楊拔穗大烙糕!"

劉富田,網名鬱園一叟,雲中一翁,中小學高級教師,有散文、詩歌、小說、論文等在《中國詩賦》、《中外散文詩歌精選》《中國三峽》、《中小學名師談師德師風》、《中國當代詩詞精選》、《雲州文苑》、《火山文化》、《大同日報》、《大同晚報》、《中年原創文學》、《詩雨晴文學》等刊物和公眾平臺刊登發表,曾獲第八屆"成龍杯"全國中小學學生作文大賽優秀作文指導獎一等獎,散文《塞北之春》獲第六屆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