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西韋用藥效果尚不明朗

2020年2月9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第19場新聞發佈會,重點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有關情況。

發佈會上,有記者問: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已於2月6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啟動,總計擬入組761例患者。請問這761例患者是如何選取的?現階段的臨床試驗情況如何?在達到什麼標準之後可以用於患者治療?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目前很難說效果怎麼樣,最後要等到試驗後,專家一起評估效果怎麼樣。最後還需要統計學老師證明是否有效果。

不能僅從症狀改善層面觀察藥物是否起效

對新冠肺炎疫情新藥開發一直保持關注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免疫學博士王宇歌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瑞德西韋對新冠病毒究竟有無效果,有待臨床試驗結果的檢驗,他更在意患者用藥後的咽拭子核酸水平和病死率兩個指標。

此前,因為外界對於瑞德西韋的高度關注,網上流傳出“24小時內藥物就能對患者起效”等傳聞。對此,王宇歌表示,症狀層面改善不能說明藥物在24小時內就起效,藥物的起效時間需重點關注臨床試驗結果中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數據。

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臨床用藥效果需一至兩週才能初步評價

2月5日下午,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臨床試驗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啟動。瑞德西韋臨床試驗項目負責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在項目啟動儀式上做了題為“瑞德西韋治療2019-nCoV感染患者的療效安全性研究”的主題報告。

曹彬說,瑞德西韋是一種核苷酸類似物前藥,能抑制依賴RNA的RNA合成酶,原本是針對埃博拉病毒研發,目前已在國外完成了I期和II期臨床試驗。此前在體外和動物模型中,瑞德西韋又證實對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病毒均有活性。國外此前已開展瑞德西韋針對埃博拉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近日,我國學者研究發現,瑞德西韋在細胞水平上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也有較好的活性。但在人體應用前仍需嚴謹的臨床試驗評價。

曹彬表示,瑞德西韋有之前臨床I、II期的試驗數據,中國啟動的臨床試驗是III期,通過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進而確定瑞德西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有效。所謂隨機,就是患者吃的藥物按安慰劑組、全量組、半量組等類別在不同患者中隨機發放,雙盲就是指醫生和患者均不知道患者服用的是不是藥物。研究將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等多家醫院臨床一線接診的新冠肺炎患者中進行,首批入組病例共計761例,其中輕、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

“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缺乏有效的對症抗病毒藥物,所以期待瑞德西韋在臨床中的表現。在有臨床試驗結果後,我們會第一時間對外發布。”曹彬還表示,新冠肺炎的抗病毒治療週期大約是一到兩週,臨床用藥效果至少要到那個時候才能有初步評價,因為科學研究是謹慎的,在結果出來之前不能做任何猜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