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逝去的江湖

他最終還是離去了,或許他厭倦了江湖,厭倦了做令人矚目的英雄。如同《和平飯店》裡整整十年的債務終於完結的一刀。


這一刀斬斷了周潤發與香港影壇的所有糾葛,也斬斷了他與江湖的關係。當他的背影在《和平飯店》漸漸模糊後,他的江湖也開始漸漸地消逝。
  
做一個孤獨無依、獨斷專行的寡人,還是一個恣意縱橫、叱吒江湖的英雄;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多年前周潤發曾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多年以後,讓我們記憶猶新的仍然是那個被風衣,禮帽,白色圍巾裝飾出來的“發仔”。他讓我們在熒屏中見識了一個另類的“江湖”,此江湖不同於單雄信、程咬金、秦瓊等三十六友在賈家樓結拜後的天下江湖;也不同於梁山泊“八方共城,異域一家”的綠林江湖;更與金庸的仗劍行俠的武俠江湖迥異。在這個江湖裡的情與義、權與欲交織得模糊不清,黑與白也不再渭涇分明,視兄弟如手足的許文強在上海灘斷掉了手指、丟了愛情,失去了朋友。但在他被亂槍擊倒時,卻得到了涅 般的重生,從此他便享受到了最好的機位和最好的燈光,開始了一個以草根為首的江湖時代!


周潤發:逝去的江湖


“我等了三年,我就要等一個機會!” —《英雄本色》


《上海灘》是周潤發要等的一個機會,曾經在艱苦生活中的掙扎和不同工作中的閱歷在很大程度上讓周潤發更加註重了對人物特質的表現與刻畫;“無線藝員訓練班”的一年學習讓他系統地掌握了表演的基本技巧和理論知識,也為他開啟了一個通往星途的入口。雖然在《上海灘》裡他的表演文藝腔濃重了些,然而這恰恰表現出了他在表演技能上的早熟,在他被冠以“偶像”的稱謂之後,“江湖”也成為了他從偶像變成巨星的舞臺!


周潤發豐富的肢體語言與冷峻表情在吳宇森嫻熟的暴力鏡頭下獲得了極大的舒展,在個人經歷中所孕育出來的草根氣質加上人物本身的情深義重讓這部影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單純義氣的小馬哥成為眾多熱血青年的模仿對像,用紙幣點菸的酷鏡頭也成為了影片的經典橋段。在一個所有人都在追名逐利中忘記了江湖道義的年代,小馬哥以他對情意的尊重與堅持成為了一個在紛繁擾亂的空間裡,人們可以彼此信賴彼此珍視的精神源泉!


在回憶《英雄本色》時周潤發說:“我在香港拍了七十部電影,只有《英雄本色》是一生難得遇上一次的好片子,七十分之一的機會。我現在在美國一年只拍一部,就算拍二十年也只有二十部,而我可能再也碰不到另一個《英雄本色》。”《英雄本色》裡的出色表現,為周潤發鋪就了一條功成名就的坦途,之後,他在同類型的影片裡愈演愈紅,對江湖中的各種類型人物角色把握,也越發地成熟、老道。

有時候很難說是一部電影成就了一個演員還是一個演員豐富了一部電影,雖然一個好的劇本是根基,但是演員往往能為劇中的人物注入獨一無二的氣質,當我們被某個演員形神兼備的演技折服時,這部影片也會隨之深深地植入我們的記憶。周潤發《英雄本色》中的演技足已見其深厚功力;《縱橫四海》裡,他渾然天成的表演與他對人物入骨的刻畫又讓我們見識了其純青造極的內力,談笑間的英氣逼人與吊兒郎當中的情真意切在《縱橫四海》裡相得益彰,他將這種幽默機智的形象,融合到了重情重義與溫柔細膩之中,創造出了一個血肉豐滿的英雄。


雖然香港影視圈有很多在正邪角色之間遊刃有餘的明星,但是能夠在同一個角色中完美地傳達出濃重的掙扎感,則非周潤發莫屬。當我們回顧他履歷表上那長長的角色名單時,會發現,周潤發幾乎沒演過什麼普通意義上的“好人”,但他卻的的確確是個“好人”。這或許是明星的個人特質所賦予角色的另一層光環。身為一個偷畫的賊,卻既幽默風趣,溫情脈脈,又俠肝義膽,為兄弟假裝殘疾,默默忍受,在槍林彈雨中毅然不畏;在生死一線的瞬間,迸發出驚人的智慧。


觀眾的理智與情感到了周潤發這裡,剩下的也只有情感了,其他都會完全地被他所塑造的人物抹殺。那是因為,周潤發的角色常常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溫柔、細膩、正義凜然的心,正是這一點,沖淡了角色本身的血腥之氣,使周潤發的形象豐盈剔透起來。也使得他所演的角色,無論揹負了多麼不幸的命運,都永遠擁有最高的認同感。


周潤發:逝去的江湖


能夠把握自己命運,就是神!—《英雄本色》


在香港20年來的演藝生涯中,周潤發成功塑造的角色有很多,在他的電影裡我們看到了一些無法實現的英雄情懷、朋友之間的肝膽相照、勇敢的擔當和對生命的堅持。他把兄弟之間的情意看得彌足珍貴。為了兄弟他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放棄最心愛的女人,寧願在輪椅上瀏覽阿佔和紅豆的幸福。“其實愛一個人不一定要跟著他一輩子的。”當他叼著煙,默然地望著遠方,嬉笑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人感受到的是一股迎面而來的男人情懷。


一句“朋友無所謂誰欠誰,不然要朋友幹嘛”也已成為諸多以“義”字為先之輩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恆言。除了剛毅、柔情與詼諧之外,周潤發還為“大哥”這個具有黑社會味道的人物賦予了另類的氣質與情意;在金錢至上的香港,賭博是人們消遣娛樂的手段,也是獲得財富的捷徑,所以在香港電影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將“賭”類題材發揚光大。於是有了“賭神、賭聖、賭俠、賭霸、賭王”五套系列,而作為當頭炮的《賭神》,為以後的“賭“系列植入了深厚的根基,其造型與動作也被其系列影片爭相效仿。


高進這個角色被周潤發融入了個人魅力後已不再是單純地流露出霸氣,在經歷了受傷、失憶、恢復記憶,再為愛人復仇的人生道路之後,周潤發早已完成了令“賭神”由神到人再成為神的昇華。賭神之所以為神,正因為他其實是個人。就像《頭文字D 》裡杜汶澤所說:神,即是人,只是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成為神。

“我並不迷人,周潤發不是最英俊的人,我很邋遢,也很平凡,但是我因為演過的角色而受到歡迎。大家都記得許文強、小馬哥,是這些好的角色幫助了我。”才華和努力讓周潤發躋身巨星之林,但他總是謙虛地把一切歸功於機運,談到演戲這一行,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生活經驗。不瞭解生活的本質,演戲會變得很困難。幹這行必須喜歡這行。成功是需要積累出來的。”


在周潤發奮鬥的旅程裡。不把他所參加的綜藝性節目計算在內的話,他總共參與了11部連續劇和70餘部電影的拍攝。雖說算不上高產但可以與其匹敵的如此高產又高質量的明星,少之又少。


1985年,周潤發憑《等待黎明》獲亞洲太平洋影展、第二十二屆金馬獎雙料影帝;1987年憑《英雄本色》中小馬哥一角獲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憑在《秋天的童話》中飾演的船頭尺,獲第二十四屆金馬獎及香港第一屆“導演評選大獎”最佳男主角獎;1988年憑《龍虎風雲》獲香港第七屆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獲美國電影協會“亞洲傑出演員獎”;1990年憑《阿郎的故事》獲香港第九屆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周潤發的獲獎經歷光芒燦爛,華人世界的明星中至今無人能夠超越。從他的身上,我們見證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娛樂業的拿來主義造就了香港流行文化的極度繁榮,個人風格突出的超級明星成為了香港這個浮華世界的標誌。


周潤發:逝去的江湖


我們都太念舊了,不再適應這個江湖。 — 《喋血雙雄 》


周潤發擅長雕琢那些文化層次不高、缺少家庭溫暖、在困苦條件下奮鬥而不失氣節的江湖人物,他的戲路寬廣而多樣,從動作片到喜劇片,從難民到黑幫大哥,從殺手到神探,從罪犯到文學家,演技精湛多變而不浮誇,角色刻畫傳神而深植民心,他所塑造的叛逆型、嬉皮型或低下層的人物,有的英俊瀟灑、文質彬彬,有的則滑稽可笑、落魄難堪,也有的深藏不露、冷峻而富有感情。周潤發在演藝事業中進行過很多嘗試,幾乎涉足香港所有類型的電影,演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提高。作為周潤發在香港演藝事業的終止符,《和平飯店》成為了一部經典,在某種程度上,這部電影成為了周潤發欲離去前的暗示。


無論《和平飯店》是一種怎樣的暗示,周潤發退出後的香港影壇的的確確地經歷一個衰退期,香港影壇是否如《和平飯店》一樣,也在被一場信任的危機動盪著;周潤發是否如“殺人王”一樣對曾經給了他地位榮譽的江湖失去了信心;是否真地捨棄了這個他自己一磚一瓦建造起來避難城堡。這些疑問在他毅然離開香港影壇後昭示了答案。


《和平飯店》中的殺人王曾說:殺一個人是殺人犯,殺很多人你就是大英雄。周潤發在槍林彈雨的江湖中成為了英雄,成就了一個無人複製的風格。但他最終還是離去了,或許他希望不再殺人,或許他厭倦了身處的“江湖”,厭倦了做令人矚目的英雄。如同影片終於完結整整十年債務的最後一刀。這一刀斬斷了周潤發與香港影壇的所有糾葛,也斬斷了他與江湖的關係。當他的背影在《和平飯店》漸漸模糊後,他的江湖也開始漸漸的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