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包三百畝地建一個大型農場,需要注意什麼呢?

貓虎


順著開始的時候,還沒有任何利益關係矛盾的時候,把土地流轉、各種資格登記、註冊、備案做好,依法經營,合法經營,也是將會維權保存依據材料。手續齊全完善好再幹也不遲,手續不完善發生利益糾葛那就被動挨打,不能不有所準備。

第二,要有規劃

規劃不是憑空想像,堅決摒棄想當然的、幻想的不切實際的成份,市場情況、行業狀態、自然災害風險、政策風險評估、擁有和整合資源的條件以及能力,等等。這些都應充分掌握和考慮,儘量選擇最大的可能性,不能幹到哪想到哪,得到走動的時候才去想已經來不及了。


第三,要樹立經營理念

家庭農場之所以被倡導為新型農業生產主體,是因為實踐經驗的總結,不是空穴來風。居然是實踐總結來的,那肯定有得有失,有成功有失誤。家庭農場不是原來一塊家庭菜田,隨種隨摘或者不種不摘。投資是一種講求經濟效益的行為,與家庭生活的遊戲規則不一樣。家庭農場也要有自身的運行規則,角色轉換、職責分工、決策流程、經費預算安排、財務管理等等,必須制定好,認真執行照辦。

第四,要高度重視資金週轉問題

量力而行,特別在初創期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情。有不少認為,有了土地流轉,辦了家庭農場,就可以找銀行貸款。這個問題理論上可行,實際操作困難,農產品不像房地產,利潤單薄,不是好的信貸產品,貸款難、融資難是一難於逾越的高山。不要輕信,不要被誤導,一定要高度重視,在使入投入時留有餘地,以備不時之需。

第五,一定要務實

家庭農場要以實業為基礎,這是“”穩定器”、“壓倉石”。有的人入局農業來農村種養,把“寶”寄託在政策扶補貼之上,鐵公雞一毛不拔菜,一分錢不投入就想獲得收入,空手套白狼。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行為,十分幼稚,甚至涉賺違法違規,要不得。


總之農業規模化經營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山光水色,田園生活,彷彿世上桃源,殊不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沒有“高、大、上,白、富、美”,有的人小小的蚊丁蟲咬就受不了。在這點上,沒有情懷的天空,唯有奮鬥的可行。


好了,今天就回答這些,拋磚引玉,但願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感謝您的閱讀。

我是“三農”守望者,生態潮人,請關注我,可以探討和分享更多的創業經驗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