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2)• 一字破前功


曾侯乙墓(2)•  一字破前功

曾侯乙墓出土青銅禮器共117件,其中有銘文者83件,這些銘文或鑄在器蓋或鑄在器身,而其中有82件器物所銘內容如上圖。

學者認定,該銘文共7字,釋譯為:曾侯乙乍(作)時(持)甬(用)冬(終)。

另外,有一件青銅過濾器,上刻銘文5字,為:曾侯乙作持。


曾侯乙墓(2)•  一字破前功


二、銘文新釋:

人有生死、進出、得失、行走等,這些過程都可以用人之名號來記錄和傳承。若無錄如人過無名,雁過無聲。

曾侯乙墓中的這83件帶銘的青銅禮器,從銘文內容大致可知,它們是曾侯乙給自己製作的送終器物,即他生前預製的、給自己去世後在另外一個世界使用的物品,這正好符合古人“事死如生”的宗教信仰。

銘文“曾侯乙”三個字裡,只有其號,無其名。這也難怪考古學者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裡,都無法找出他真正的名,多數認為墓主之名為“乙”。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無“名”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無法對號入座,也無法讓地下遺物與地上文獻進行互證,更無法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

禮器上的銘文,前三個字“曾侯乙”,其真正的釋意為:“乙”通“1”;“曾侯”,即曾國的諸侯。兩者合起來的意思就是——

周代“曾國”第一位諸侯之君

最後一個字“冬”:“冬”通“終”,釋意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萬物凋落,藏於地下,人死如冬藏物。

此前考古學者在釋譯這段銘文時,認為它一共包含7個字,事實並非如此,此段銘文所表達的其實是9個字:


曾侯乙墓(2)•  一字破前功

如圖所示,這句銘文中,有兩個被學者認定為是單字,其實應把它們分別拆解成兩個字。首先解析下排的這個(即學者之前認為的第4個字),這個字很關鍵,失之則無“名”也。

拆解之後,藍色部分的這個字非常難解,因為它在此(墓)生,到此(墓)亡,絕無僅有、舉世無雙,所以破解起來簡直無跡可尋。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從造字的形、音、義等各方面去推,結果想破了腦袋也解決不了,最後只好交給時間去消化……直到我通曉九,方解這其一(名),起底而知末節。當我把這個字破解之後,對周之文人可謂歎服不已,他們真的太有創意了。

這句9字銘文中的第4字,釋“盛”,而它跟周文王第七子“郕叔武”有關:

周武王滅殷、立周,分封諸侯,周文王第七子“姬武”分封“郕”邑,故世稱“郕叔”、“郕叔武”。

郕,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濮陽範縣,山東省寧陽縣東北一帶。古代以此稱郕國,其後以國為氏。

周公(旦)攝政七年後,成王(誦)親政,周公在朝輔政。子伯禽到今山東曲阜一代奄地治魯國,遭到泗水地區的徐夷和淮夷的攻掠。伯禽在魯國被困,不敢出戰,周朝派兵克逖淮夷,方得解圍。

由此推論,援魯之人為郕叔武,其克淮夷後,被周成王封為“曾國”的第一任國君。其作為周朝在泗水漢中之地的屏障,以衛周圍。

傳言,郕叔從郕邑到淮,滅夷後封“曾”侯,而他的原封地“郕邑”,便被轉封給文王第十子“季載”。季載的封地在濮州(今濮陽地區)雷澤北三十里。

郕叔武先是避諱武王之號,故世稱“郕”;武王崩後,成王立國,郕叔又避諱成王之號,故稱“盛”。

關於郕之國名,《春秋》經傳寫作“郕”;《公羊傳》作“盛”;《史記》及後傳作“成”。

實際三者相通:“成”為本字;“郕”乃有方之國,是成邑封國,作姓氏;“盛”從“成”得聲之通假。

曾侯乙墓中銘文“盛”是“郕”的通假字,是曾侯乙因避成王之諱而產生的同音異體字。

該銘文“盛”,如勺器之象形,似盛湯液所用之勺舀。用此象形物喻“郕”之聲之名。(墓中其它器物上,刻有此銘文符號的也可作“盛”理解。)

最終,該銘文既實現了“終(冬)”器與王號的避諱,又合理避開了世俗禁忌。

此等神操作,造成了“郕叔”之“名”不為世所知,也讓學界無法深探墓主真相。

這句銘文的另外兩個字(第6、7字),後面再詳解。

(備註:“曾侯乙墓”內容較多,將分篇介紹,要完整了解,請參閱上下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