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算盤”帶來“大改變”江陰做好“水芹文章”助推民富村強

春水漸寬,青青者芹。君且留此,彈餘素琴”。江陰市月城鎮戴莊村花塘片區水芹種植歷史悠久,幾百年來,勤勞的花塘人生生不息、耕耘不止,憑藉優良的土壤環境和成熟的種植技術,所種植的水芹莖白芽黃、鮮嫩脆爽、清香襲人,暢銷周邊地區,成為人們餐桌上一道美味佳餚,也是花塘人重要的收入來源。

“小算盘”带来“大改变”江阴做好“水芹文章”助推民富村强

然而,水芹種植苛刻的水環境和季節要求,使種植過程充滿了艱辛,年青一代從事水芹種植的越來越少;產量低、季節性強的獨特產業環境,也造就了種植者“小富即安”的思想。久而久之,花塘水芹種植技術、產業規模一直沒有得到發展。

2012年,時任江蘇秋林港機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錢秋林走上了戴莊村黨總支書記的崗位。在尋求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他猛然發現了本村這塊基礎良好、人文厚植的產業——水芹種植。只要一有空,他就愛去花塘,到田間地頭,向蹲在水田裡的村民瞭解水芹種植特點、難點和產銷狀況。當得知因為水芹種植勞動強度大,農戶分散經營不成規模,好東西賣成了白菜價,錢秋林陷入了思考。

“小算盘”带来“大改变”江阴做好“水芹文章”助推民富村强

“錢書記,咱戴莊地段好,錫澄路兩側門店多,還是要大搞工商業。再說了,村裡大企業不少,效益也不差,種水芹掙不了幾個錢。村裡還是要專心抓工業投入,輔助企業做大做強。”個別村委幹部也向錢秋林吐露心聲。

回想這麼多年自己在商海摸爬滾打,自己的企業是做大做強了,可小康不小康,關鍵還是看老鄉啊!怎樣讓鄉親們的腰包都鼓起來,才是自己該打的算盤。農業強,必須產業旺,花塘水芹項目必須扶持。錢秋林拿定了主意。在村“兩委”會議上,他鄭重指出,“花塘水芹不僅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它的悠久歷史更是戴莊村的一張名片,我們應該培育好、支持好、發展好!種植規模不能降、只能增,工業要發展,農業也不能落下,以工輔農才是戴莊的發展之路”。在錢秋林的極力主導下,花塘水芹專業合作社宣告成立,村農業投入也向水芹產業傾斜,溝渠清理、田埂整修、灌溉水電費等實行優惠減免。

2017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花塘水芹作為戴莊鄉村振興的“精品項目”,再次提上議事日程。為了減輕水芹種植勞動強度,便於擴大生產,錢秋林找到村裡機械生產企業的工程師,與他們交流探討發明水芹種植專用設備的可行性。2019年2月,當錢秋林得知宜興萬石鎮後洪村水芹種植風生水起,生產的“陶都牌”四季水芹獲得“江蘇省綠色產品”稱號時,錢秋林更是興奮不已、夜不能寐。“走出去,抓緊走出去。”一方面,錢秋林帶領農戶學習人家種植技術,提升自己的品質,另一方面努力打通各大型超市、賓館銷售網絡,讓花塘水芹走上“線上線下”營銷之路。

“小算盘”带来“大改变”江阴做好“水芹文章”助推民富村强

好的開始,已是成功的一半。今天的花塘水芹不僅品質實現了華麗轉身,品牌越來越響,還通過網絡遠銷白山黑水,成為許多家庭飯桌上的一道地道的美味。“鄉村振興不是光喊喊口號,要給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找到一個好的項目不容易,我們要勇於探索、大膽嘗試。只要最終能讓廣大百姓獲得利益,我們就要堅定地做下去!”這,就是錢秋林的“小算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