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扇子的學問!

文胸武肚僧道領,書口役袖媒扇肩。

古人用扇子的學問!

1. 文胸

在電視裡我們都看到過,文人出場,基本上都會手拿摺扇。扇子作為風雅之物,不僅是文人的形象化身,更是文人的修養和氣節所在。如果大家觀察細節的話,就會發現文人使用扇子,往往都不會將扇面全部打開,只微微打開一小段,並且扇風的時候,也是微微的扇扇胸脯。這其實也就是文人使用扇子的“文胸”的講究。

2. 武肚

和文人相對的,往往是武將。“武肚”的含義就是,武將使用扇子的時候,是全部打開扇面,並且扇風的方位是肚子。這一方面和他們豪放的性格有關(我們可以腦補,要是和文人一樣,那還不成了娘娘腔?如何與敵人廝殺?),另一方面也彰顯了他們馳騁沙場應有的英雄氣概!

3. 僧道領

“僧道領”的意思呢?就是僧人和道人,用扇子的時候,常常扇風的方位是領口。那時候僧人和道人都是穿著大長袍的,天熱的時候,也不能解開全部的扣子,只能解開最上邊領口上的一個釦子。全身上下,也只有領口能進點風,所以稱之為“僧道領”。

4. 書口

書,說的就是古代說書的先生,現在也指評書演員,他們使用扇子的時候,只能用扇子扇扇嘴。這樣的使用,主要是為了防止唾沫花子亂濺,影響形象和第一排的觀眾。

另外,評書演員在用扇子的時候,往往是不會打開扇的,常常會用作道具在使用。它能代替刀槍武器、毛筆等,虛擬動作或景物。表演武打時的刀槍架式也必須用扇子完成。

5. 役袖

役,說的就是古代的一些公務人員,比如衙役、兵役等。他們在使用扇子的時候,一般只能用扇子扇扇衣袖。因為這些公務人員,一般都是穿著制服辦公,跑來跑去難免會滿身大汗,而此時呢,只能打開衣袖上的扣子,用扇子扇扇風涼快涼快。

6. 媒扇肩

過去的媒婆,用扇子也是有講究的,她們用扇子的時候,只能是拿著扇子扇扇肩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家可以想想,媒婆走東串西的為人說媒,回來給老爺們彙報的時候,為了避免扇子扇風動作影響說話,擋住了主人的視線,和擋住了嘴不禮貌,所以只能打開扇子輕微的扇扇肩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