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萬對三萬,湯恩伯說勝粟裕有八九分把握,老蔣:你太樂觀了

解放戰爭伊始,國民黨無論在軍隊數量還是武器裝備上是佔有絕對優勢的,這就導致很多國軍將領一開始是自信滿滿甚至是狂妄自大的。

十二萬對三萬,湯恩伯說勝粟裕有八九分把握,老蔣:你太樂觀了

蔣介石(影視資料)

十二萬對三萬,湯恩伯說勝粟裕有八九分把握,老蔣:你太樂觀了

右一 湯恩伯(影視資料)

十二萬對三萬,湯恩伯說勝粟裕有八九分把握,老蔣:你太樂觀了

這個蘇中戰場的對手就是粟裕大將,1945年11月,留在華中解放區的新四軍組成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委,下轄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縱隊。熟悉地圖的就知道,蘇中解放區距南京不過兩三百里。這在老蔣看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勢必是欲先除之而後快。此時國軍集結了十餘萬人,帶頭大哥是李默庵。這個李默庵可不是馬虎角色,黃埔一期有這麼一句話,“文有賀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相比之下,我們的粟裕大將就是個草根。況且彼時粟裕所屬第一、第六師以及第七縱隊16個團區區3萬餘人,雙方軍隊大致是四比一,國軍數量上絕對碾壓我軍。武器裝備呢,國軍那邊清一色是美式以及半美式配置,我軍主要還是打小日本繳獲來的一些破洋落。完全沒有可比性嘛?勝負彷彿毫無懸念。

然而事實證明蔣委員長的擔心不無道理,短短的幾十天內,國軍就被吃掉5個旅,造就了粟裕大將解放戰爭中“七戰七捷”的神話,又文又武的李默庵被打得顏面盡失,從此退出指揮第一線。

十二萬對三萬,湯恩伯說勝粟裕有八九分把握,老蔣:你太樂觀了

李默庵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