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真正的公平,就是因果

紅塵中,我們都希望自己做一個“強者”,可曾想過“強”是什麼?

“強”是什麼?

鋼鐵強,但是烈火可以熔化它。

猛火強,但是大水可以熄滅它。

洪水強,但是太陽可以蒸發它。

太陽強,但是雲層可以遮蔽它。

烏雲強,但是狂風可以吹散它。

暴風強,但是高山可以抵擋它。

高山強,但是登山者能征服它。

征服強,但是死亡永遠威脅它。

死亡強,但是修行者能克服它。

所以,有信仰的人是強者, 他可以憑著信心,越過困難,打倒挫折,踏遍荊棘,走向未來,連死亡都不怕。

有智慧的人是強者,他明白事理,辨別是非,凡事深入瞭解,理性決斷,自助助人。

謙虛柔和的人是強者,他能不招災厄,逆來順受,韌力十足,以柔克剛。

強,沒有絕對的,因為強中自有強中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對人而言,慈悲最大,因果最強。

一遇到逆境挫折,就想用“請假”來逃避,是一種不負責任、懶惰的行為。

天下是要自己去爭取的,成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要用自己的情緒去判別事物,要有是非觀念。

凡事不要只看“果”,要去追查“因”,要徹法源底,正所謂“因果一如,隨心應量”。

人因為經常互相比較、計較,覺得別人待我不公平,因此惹出許多的是非煩惱。

人都希望別人以公平待我,然而“理上雖然佛性平等”,“事上卻有因果差別”,世間法因為受到個人主觀、情感等因素影響,很難有絕對的公平甚至法律也常因為受到客觀因素所左右,而難以獲致絕對的公平。

世間真正的公平,就是“因果”;

世間真正的公平,就是因果


無論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無一能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獲得寬待或殊遇。

不必氣惱人間功利充斥,缺乏正義,更無須悲壯社會沒有法理,不講公平。因果面前,人人平等。

“因果”二字,人人會說;但是“因果”二字的意義,不見得人人能懂。

凡人只能認識“果”,不能認識“因”;正是所謂“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人,在製造種種惡“因”的時候,不知道嚴重;一旦“果”報來臨了,才知道大事不妙,卻是悔之晚矣。

一般人在遭遇失敗的時候,怨天尤人,恨你恨他;他不知道“以果推因”,必定是“因”的不正,才會招致如此結“果”。社會上一般人看事,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例如,有的人責怪父母不慈的“結果”,但卻不知道父母不慈是緣於兒女頑劣的“原因”;有的人責怪兒女不孝的“結果”,但就不知道“因為”父母失徳,才會造成兒女的不孝。

所以,凡事不去“推果尋因”又何能知道事實的真相,又何能還給事實一個公平、公道呢?

更有一些不明因果者,經常誤解因果。例如素食誦經、慈悲行善的人,為什麼遭遇不幸?公正的“因果”何在呢?殊不知此人在因果銀行裡的欠債未還,不能因為現在是好人,行好事,就可以不必償還債務。

相同的,有人作惡多端,殺盜淫妄,可是卻享盡榮華富貴,因果何在呢?

其實,他在因果銀行裡擁有存款,不能因為他現在作惡,就不准他使用當初的存款。

所以,“因果”者,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循環的關係。

當我們看到植物開花結果時,就想到必然有人播種造因;當我們看到有人慈悲為善,就想到將來必然會有美好的結果。

真正因果的內涵,實乃宇宙世間善惡好壞的定律啊!


兇吉誰定?

人到了迷惘的時候,就會想要算命卜卦,求神問路。籤條最大的缺點,就是為人定兇吉,卻不考慮因果。

其實,人生的上上籤或下下籤,都不是神明所能左右,都是自己的行為造作而來。

徘徊在迷茫的人,最好能自問:此事合乎道德否?合乎正義否?合乎公理否?合乎法律否?而不要一味地求籤問卜。

人生,要交給因果,交給自己,不要交給神明。

日本人送禮喜歡送鍾,因為“鍾”與“錢”同音,表示興旺、進財之意;在中國,卻忌諱送鍾,因為有“送終”的諧音。在中國代表不吉利的烏鴉,在美國、日本卻是喜鵲,由此可知,吉利、不吉利,都是人們自我設想、自我束縛的名詞。

其實,周遭一切的好壞,與顏色、方位、數字無關,好與不好都是業的因緣。

想獲得好的結果,必須要有好的因、善的緣。

為什麼許多人做好事卻沒有好報呢? 因為他的身、口、意缺口太多,福報功德自然也會漏了。

佈施行善,若是心不甘、情不願,讓受者一度尊嚴受到傷害,如此縱有善行,佈施的功德也會漏了。

幫忙別人做了不少好事,若你一直抬高自己,自我膨脹,別人不服氣,反而對你訾議,這就是你的功德有漏了。

平日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積聚不少功德福報。但突遇逆境,就大發牢騷,口不擇言,怨天尤人,原本的義行福報,就會漏了。

一面賺錢,一面浪費;一面種植,一面踐踏,這就是有漏的世間,有漏的眾生。

謹言慎行、攝身防意,千萬不要讓三業把我們的“福報漏了”,這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