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算命?

其實,這問題是個偽命題,國外也一樣有人相信算命。除了韓國和香港迷信產業異常紅火,其它國家也同樣存在。

根據《劍橋英文詞典》的定義,迷信(superstition)是“不以理性和科學思維為根據的信念”,並且這類信念“常常訴諸神秘的力量來解釋事件的起因”。當人們不知道某些事情為何發生、因而也無法控制這些事情的發生時,人們傾向於虛構對於這些事情的因果解釋,相信事實上並不存在的因果關聯。為的是獲得一種控制感(a sense of control),以消除未知或者不確定所帶來的緊張和焦慮。這種普遍的心理傾向便是迷信的根源。

既然是普遍的心理傾向,怎麼就成了迷信?現代科學不也說嗎,存在即合理。

風雷以為,以誕生於19世紀的現代科學思維,來否定流傳了幾千年甚至更久的古代哲學,本身就是一件不科學的武斷。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迷信的傾向。也許你不相信算命,不會去燒香拜佛,也不認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會影響你的運氣,但你很有可能會做下面這件事情:

在幸運號碼開獎時,如果中獎號碼是125,而你手裡的號碼是124,你會認為你差一點兒就中獎了。

上面這個例子中就包含迷信的行為。如果你認為你距離中獎就差了一個1,那麼你就在不同數字的中獎概率和不同數字的數學關係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繫。而事實是,每一個數字的中獎概率都是一樣的。

中國科學院通過核磁實驗證明,被試者在選擇基於迷信的決策時,大腦的右側額葉中回的激活程度要低於理性決策時的水平。根據以往的觀察,人們在處理不確定的事件或者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大腦的右側額葉中回會異常活躍。對此,一種解釋是,迷信會在決策時給我們一種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的感覺,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不良情緒。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算命?

大腦的右側額葉中回活動與迷信決策有關

因此,只要存在我們無法合理解釋和無法控制的東西,只要我們渴望緩解未知所帶來的焦慮,就可能滋生迷信。

還比如在用“剪子包袱錘”決定輸贏的時候,如果你第一次出“包袱”輸了,那麼,下一把你很有可能不會再出“包袱”。有人認為這種心理活動也是迷信。說每一把的輸贏都是獨立的事件,如果在第一把和第二把的輸贏之間假想了一種因果聯繫就是迷信,因為這種因果關係實際上並不存在。風雷就不贊同這個說法。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算命?

風雷在另外一篇文章《破解奇門遁甲,玩轉周易預測》說過,奇門遁甲是一門《人類行為、思維軌跡學》。古人通過抽象重構的宇宙時空模型:易經八卦,分析人類行為、思維軌跡,從而預測並指導個人行為。人們迷信神秘力量其實也是一種客觀存在,只是很少有人去做合理的解釋。就像上面的“剪子包袱錘”遊戲,兩次輸贏絕不是孤立的事件。兩個人的心理活動,思維習慣和大腦算力,都會影響到下一局的輸贏。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算命?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其實,不只是引力波,我們所處的時空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能量和力場。中國古人創造的八卦九宮就是抽象模擬出來的一個時空模型。處於某個時空位置,受到的外力影響肯定是有規律的。就像,一個人想上山,可以採取多種方法。易經或者奇門遁甲其實就像數學公式一樣,給出你一套方法。具體怎麼走,還是看個人的條件和思維方法。你非要逆著瀑布游上去,不是不可能,而是太難了。毛主席、諸葛亮、和韓信,在打仗的時候,逆著對手的思維考慮問題。對手覺著不可能發生的事出現後,就認為他們用兵如“神”。

作為普通人,我們就該順著卦象,爬上山,肯定比逆著瀑布游上去更容易實現。當然你也可以坐纜車,都是正常的選擇。

軍人以服從為天職,是紀律約束下的迷信。所以迷信跟軍人遵守紀律一樣,能夠給人產生一股很強的力量。

算命先生最大的秘訣就在於“信任”,而不是“準”。俗話說的好,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顧客彷徨無助左右為難的時候,權衡顧客內心原有的考慮,幫他們拿一個主意。不論顧客的實際狀況如何糟糕,都要以正面的話語勸導,給人希望,絕不潑冷水。好的算命先生總會鼓勵顧客盡情傾訴,來幫助他們宣洩不良的情緒。越來越多的算命先生將自己的服務定位為“心理諮詢”或者“人生指導”。

相對於心理諮詢師,顧客找算命先生完全沒有自己是心理疾病病人這種顧慮,不會額外地揹負上一種心理壓力。

就像一個算命師說的算命理論那樣,“算命的真正意義,在於讓人們正確地認識命運,理解命運,從而調節好一些不積極、不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態度,讓自己更加理性而平和地面對生活和接受生活。... ...讓悲傷的人變得快樂,讓頹廢的人變得積極,讓極端的人變得平和,這才是一個命師的真正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