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调查涉及抗疫医疗物资诈骗案 怎么回事?

【讯】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瑟姆4日披露该州正与联邦执法机构合作,调查涉及抗疫医疗物资供应的涉嫌诈骗事件。

新华社报道,纽瑟姆在每日例行疫情吹风会上说,现在有人可能利用一线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紧缺,谎称可出售大批量相关产品,其实他们并没有这些产品。为此,加州与联邦调查局合作,正对此类涉嫌诈骗案件展开调查。

据《洛杉矶时报》3日报道,总部设在加州的凯撒医疗集团提到了一起该公司遭遇的涉嫌诈骗事件。上个月,服务行业雇员国际工会——西部医务工作者工会称在一家供应商仓库中有3900万只N95口罩,随后凯撒医疗集团与这家工会取得联系,订购了600万只口罩,但对方提供的供应商却迟迟未发货。该集团很快意识这家供应商手中可能没有这批口罩,于是向联邦执法机构报案,要求调查此案。

报道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工会是这起涉嫌诈骗案件的调查对象,但也不清楚,为什么这一大批口罩未能交货。

加州调查涉及抗疫医疗物资诈骗案 怎么回事?

FBI南加分局发言人艾米勒提醒大家警惕疫情诈骗犯罪。图片来源:FBI网站

此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25日发出通知,提醒南加州广大居民提高警惕,预防诈骗团伙利用新冠疫情设下的各种骗局,这些犯罪分子打着预防疫情的旗号或众筹募款,或“发钱“给受害人,目的都是骗取百姓的钱财和个人信息。

FBI南加分局探员赫林顿(Michael Herrington)25日通过Skype告诉南加居民,新冠疫情爆发以来,FBI收到了上百通报警电话,受害者投诉的内容包括:1、有人打着防疫的招牌发起众筹募款,利用人们的善心骗取钱财;2、有人在网上兜售医务用品,而这些用品根本不符合医疗标准,有的则干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钱花了,却迟迟收不到货;3、有的代表联邦政府“发钱“给受害者,但要求领钱人提供姓名、社安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但他们的目的不是把钱打到你的账号,而是把你银行账户的钱拿走。

赫林顿提醒大家:1、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任何和钱及个人信息有关的电话、电邮、短信和信函;2、在点击链接前做好网搜,查明来函的真伪以及其他受害者针对同一骗局的投诉,避免匆忙点击链接导致病毒侵入你的电脑或手机;3、小心有人打着慈善机构的幌子在网上“为疫区募捐”;4、不要盲从地跟随众筹募款,把自己的血汗钱送给打着防疫旗号骗取钱财的犯罪团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