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除了疫情,這段時間最受韓國關注的就是涉及未成年人的色情聊天室“N號房”事件

截至目前,警方所掌握線索的被害女性多達近百人,其中甚至有十多個未成年人,最小的受害者是年僅11歲小學生。

她們被迫做著滿足觀看者的行為,很多要求都非常血腥、殘忍。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01

N號房,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這件事簡單來說,就是有人脅迫女性拍攝淫穢視頻和圖片,並且在聊天群內進行公開售賣。

這些聊天群也被稱為“房間”,“N號房間”就是多個聊天群。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過“N號房”的用戶多達26萬人。

這些會員除了要交錢之外,自己必須上傳色情視頻才能保住會員身份。既是上傳者也是觀看者,既是說,聊天室內沒有潛水者,每個人都高度參與了這場犯罪!

在N號房間內,他們將女性當做奴隸,稱她們為“流月經的東西”。

而他們養成“奴隸”的手段噁心的令人髮指!除了言語上的侮辱,有的會被要求擺出奇怪姿勢拍攝視頻和照片。

更可怕的是,她們還會遭受非人的性虐待!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聊天室的會員26萬人之多,可他們觀看過這些視頻後,居然都無動於衷。

只有一位姓金的男性看到視頻後報了警,然而當時警察只當做一般案件不了了之。諷刺的是,看到警察的態度後,他也成為了N號房某一房間的房主。

善與惡的距離,有時候就僅在一念之間。

這場“N號房”事件不僅僅讓韓國人感到恥辱和憤怒,更值得所有人深思:

不同於校園霸凌、職場霸凌等發生在特定場景的欺凌事件,這是針對特定群體、特定性別的赤裸裸性剝削,是對所有女性包括未成年人的一次挑釁。

數字時代下,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和安全?每一位家長,都需要和孩子好好討論下這個話題。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02

網絡的陷阱

很多人可能會說,為什麼受害者們不擺脫掉經營者們的控制?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脅迫

經營者通過推特尋找一些曬自己照片的未成年人,然後假冒警察向她們發送“已接到發佈淫穢信息舉報,進行調查”的信息,並要求她們輸入個人信息。

因為害怕被父母看到,這些被脅迫的女孩不得不聽經營者的話,否則會被“告訴周圍的人”。

為了獲得更多“奴隸”,他們還在網絡上以“高額打工”為誘餌,引誘未成年人。

然後一步步設局,套取她們的個人信息和裸照。

一旦拿到裸照,經營者的要求會變本加厲,繼續威脅受害者拍更露骨的視頻、照片等,而

受害者們為了避免隱秘信息被曝光,往往不得以接受這些要求。

實際上,像“N號房”這樣的事件不是個例,很多人可能還記得2019年的“藍鯨(死亡遊戲)事件”。

這款遊戲藉由網絡,從俄羅斯傳到其他國家,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間快速風靡。

遊戲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他們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佈與威脅,幾乎沒人能夠活下來。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這些犯罪行為最為可怕的是,它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甚至有可能就在家長眼皮底下發生。

科技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另一方面,互聯網的犯罪變得越來越隱蔽,影響的面積越來越廣。

未成年人,成為其中最需要保護的群體。

03

無論家長或孩子,都要建立邊界意識

首先要提高孩子們對社交媒體的應用能力。

實際上,我們並不應該讓未成年人過早擁有自己的社交帳號,除非家長在社交媒體上已經對孩子做到了充足的教育。

前不久,同樣是在韓國,有未成年人將媽媽甚至姐姐的暴露照片發到網絡上。背後所隱藏的驅動心理,無外乎是想得到大家的追捧或讚美。

在這點上,很多家長自身並不是一個好榜樣。

有位老師就曾抱怨,一位媽媽為了表現孩子日常生活的頑皮、喜歡玩水,竟將三歲女孩在浴室裡的正面裸照上傳到微信朋友圈。

對這位媽媽而言,就是簡單的發個照片,卻沒想過這樣傳播出去意味著什麼。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孩子並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只有家長尊重孩子的生活邊界,孩子才能懂得保護自己。

因此,家長要做好表率,認真告訴孩子:

“你們的個人信息,包括名字,學校,照片,以及父母名字,都是非常私人的信息,絕對不能在網上隨意向他人透露!”

還有,要教會孩子一些保護自己信息的小技巧:

▪ 肖像、名稱、電話是非常私人的隱私,不能輕易告知

▪ 取了包裹之後,記得撕掉上面的地址和電話

▪ 網上購物時,不要留自己的本名,用網名更好

▪ 在公共網絡登陸郵箱及社交賬號後,記得退出前刪除密碼和痕跡

▪ 網絡密碼不可全部一樣,且用數字+字母的組合

▪ ……

今天的孩子們已經是互聯網的原住民,網絡的存在與學習、生活結合在一起。因此,必須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04

讓孩子正視“性”,打破偏見

值得注意的是,“N號房”事件中,絕大部分的侵害都是在網絡上發生的。受害者被脅迫完成受虐視頻,上傳至網絡平臺,大量圍觀者共同構成事實上的性侵。

為什麼“N號房”的主犯能夠對受害者們實施精神控制?

因為內心的恥辱感與恐懼感!

她們害怕親近的人知道,害怕祼照被人看到,那是一種來自於“性”的羞恥感,促使她們一步步掉入陷阱,成為受害者。

缺乏支持系統,會讓一個人變得孤立無助、無法反抗。

因此,讓孩子對“性”有正確的認識也是極為重要的。

家長和孩子是否能夠良好溝通,不在於溝通的時間長短,而在於溝通的深度。比如孩子是否願意主動與你談起一些較為敏感的話題,比如“性”。

“性”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與構造,也不是讓他們去認識性行為,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愛”的教育先於“性”的教育。

“愛”意味著的是尊重世界的不同,不同性別、甚至是不同性取向的人士。這種尊重意味著你絕對不會去違背所愛之人的意願,懂得去尊重女性,同時也尊重男性。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韓國“N號房”事件中,針對女性的侮辱如此醜惡到令人髮指。這背後值得分析的是他們傳統文化中,缺乏對於女性人格的基本尊重。

父母其實是最好的範本,家庭更是整個社會的縮影。

孩子只有在家中目睹了男女性之間的平等相處,才會真正意識到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如果一個男孩,他從小目睹著家庭當中的不平等關係,他將很難看到女性的價值。

信息化的社會危機四伏,我們應該陪著孩子直面恐懼,學會尊重生命,建立起自己的邊界意識,同時也要看到他人的價值。

“N號房”,被26萬人圍觀的網絡性侵:我們該拿什麼保護孩子?

願所有孩子,無論男孩女孩,都懷著勇氣向未來走去。

縱然有未知的風險,用智慧與頭腦,做自己的騎士,勇敢成為自己!


— END —

言談之間 · 專注女性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